吳國安,今年也才二十歲。

實際上,歷史上當永曆帝、李定國死後依舊在雲南活躍著一支抗清明軍,那就是吳三省統領的“大明王”軍隊。

吳三省擁立明朝宗室後裔朱洪珍為大明王,以自已的侄子吳國安為禁軍統領,一直堅持到了三藩之亂,由於此時吳三桂知道吳三省的部隊不是他的對手,又在緊鑼密鼓忙著叛亂的事,便坐視吳國安部在少數民族地區活動。

三藩之亂後吳三省也誓師北伐,後來不幸中毒箭而死。

吳國安上次跟著吳三省來到巫山一帶探查,雖然沒有深入到茅麓山一帶,但能夠千里而來再安然無恙地回去,顯然也不是泛泛之輩。

吳三省是李定國麾下有數的猛將,吳國安也相差彷彿,張七退往密支那後吳三省部雖然重回李定國麾下,但他也知道一件事。

那就是明軍能夠成功收復雲南,張七的功勞至少佔了一半,故此,得知李定國讓其帶著五百人加入到張七的東征隊伍時,他沒有絲毫猶豫就答應了。

山道崎嶇難行,吳國安部雖然速度極快,但也花了一整日才抵達上壪附近!

到了這裡,就不能大大咧咧繼續往前行了。

吳國安叫來一人,那人是為數不多跟著吳三省平安回到雲南的夜不收,名叫吳國棟,是吳國安的堂弟。

“國棟,你帶上五名夜不收秘密前往上壪村,檢視那裡的動靜”

......

那邊廂。

急於立功的劉雄接到命令後趕緊忙乎起來。

綠營軍制,基層軍卒又分為跟役、餘丁、守兵、戰兵、馬兵幾類,馬兵顯然就是軍官的親信了,把總相當於連長,劉雄父親是與許定國一起降清的,後者及其子孫如今都有前程在身,他老劉家不但沒有前程,反而還只做了一個區區把總。

眼下清軍以好幾倍的兵力將李來亨部圍在一隅之地茅麓山,取勝的機會極大,明顯是立功的大好機會,故此劉雄不敢怠慢,他從許爾吉的親兵營中挑選了五十名馬兵、五十名戰兵就上山了。

沈家坪以西的大山他以前也探查過,不過沒有探查多遠就停下來了,在他看來,這世上沒有軍隊能夠從這裡越過去,就算有人,那也只能是少數,大軍想要透過簡直是異想天開。

不過這一次他就不會這麼想了,一百人分散開探查後,他就帶著十人來到了他之前來過的最遠地方。

又往前探查了一陣,前面實在無路可走了,兩側都是懸崖峭壁,稍有不慎就是萬劫不復,他只得帶人回到了沈家坪。

“大人”

雖然只是一個連級把總,但依舊是有品級的,此時往其它方向探查的人都回來了,西邊是重點,他佈置的人最多,情形都與以前一樣,就在他有些悵然若失時,在南路探查的一位馬兵開口了。

“哦?”

雖然西面沒有情況,若是南面可以摸上來也是要防範的,不過之前他也探查過,與西面相比,南面更是崎嶇陡峭,估計只有飛鳥能過。

“我等抵達那處峭壁之上後,掏出千里鏡望了望,雖然到處都是密林、大山,但在峭壁之下的密林中一處屋頂隱隱約約露了出來”

“峭壁約莫一百丈高,我等趕緊將攜帶繩索連起來往下攀登,果然在那裡發現了一戶人家,原來這地方叫陰坡村”

“原來是一戶躲在這裡的獵戶,我等拿了那獵戶,並以殺死其年幼子女為威脅逼迫他講出附近可能的道路”

“那獵戶在逼問之下吐露了事情”

劉雄頓時眼睛大亮。

“他說在沈家坪以西有一條密道可以通往更西之地,最近的是一個叫做上壪村的地方,他的妻子就是來自那裡”

“那人呢?”

馬兵頓時囁嚅起來。

另一位跟著這位馬兵去過陰坡村的戰兵說道:“大人,那人想要前往上壪村也必須先用繩子攀上崖頂,然後經沈家坪去往那裡”

“當然了,他們是當地人,身手矯健,絕壁上有多處可以借力的崖松和石臺,他們手中都有飛鉤,利用飛鉤就能慢慢爬上來”

“當時我等只有三人,若是讓他先爬上去,保不準就跑了,一百丈的距離,上下說話都聽不清楚”

“若是前後夾著他往上爬,繩索、飛鉤都承受不住,若是讓其最後爬上去也不妥,那人身材健壯,手中既有弓箭,又有勾刀,必須留下一人看守他的家人,而此人不一定是獵戶的對手”

“我等急於向大人彙報,只得逼迫其說出密道的具體路徑,然後用隨身攜帶的炭筆畫好後拿了回來”

“為防明狗從陰坡村摸上來,職等只得將其一家全部殺了”

劉雄點點頭,“圖呢?”

......

沒多久,前去探查上壪村情形的吳國棟回來了。

吳國安見他的臉色有些凝重便知道不妙。

“清狗來了?”

吳國棟點點頭,“顯然也是剛剛抵達那裡,彼等正在拷問那裡的村民”

“有多少人?”

“起碼上百,都帶著弓箭、單刀”

“著甲了嗎?”

“每人一件棉甲,看來是綠營兵中的精銳”

吳國安隱隱有些不安。

半晌,他打定了主意。

“這裡去上壪村還有一里地,不過都是山路,上去至少要花費小半個時辰,上壪村三間土屋都是依山而建,這樣,我立即帶領腳程最快的三十名刀盾兵、弓箭手抵近該村”

“然後從土屋後面摸過去,清狗知曉此地後肯定會向山下的沈家坪派出報訊的,按照我之前與安神醫來時詢問村民所知的,那條下山的道路更難找,也更難走,清狗想要回到沈家坪至少需要一個時辰”

“我必須在清狗抵達之前攔住他們”

說著從懷裡掏出一張紙,上面是安神醫畫的路線圖,還有一些文字,諸如“出了上壪村後向東北行走約莫一里會見到一棵極為高大的松樹,松樹三面皆是懸崖峭壁,只有向南的一面看似陡峭,實際上也能用繩索攀下”

“攀下後撥開灌木叢,會發現一條隱藏在裡面的獸道,沿著獸道往北走約莫半里是一塊大石,此時又要用繩索攀下”

諸如此類。

“至於你等”

吳國安站了起來,“我若是順利抵達村落,會親自帶著十人前去追擊報訊的清狗,剩餘二十人留在大石處,此處只能容一人透過,站在大石上就能居高臨下攻擊”

“小半個時辰後你等立即全數開往上壪村,然後將那裡的清狗一網打盡,記住了,萬不得已之時才能使用火器,若是槍炮聲讓東邊的清狗大隊知曉了就是前功盡棄!”

“從上壪村向西下山只有一條道路,我等前往時沒準會碰到清狗,也會盡量暗中悄無聲息地將其消滅”

“我等走後一刻左右你們再出發,山路崎嶇,只能容一人透過,屆時一名刀盾兵在前,一名弓箭手在後,時刻注意周邊情形,我等手裡都有雙筒望遠鏡,相比於韃子就有很大的優勢,時時用望遠鏡檢視”

又看了看天色。

“算了,太陽已經落山了,此時下山肯定極為危險,韃子們多半會在次日天亮後再下山到這邊來,這樣,我等一起上山......”

“不行”

他又拍了拍自已的腦袋,“我等昨日剛剛來過這裡,韃子肯定會逼問村民,他們既然能發現這裡,顯然也是費了很大功夫,得知有人提前來過,並詢問了路徑之後保不準也會連夜下山”

“還是一起上山吧,還是同樣的佈置,夜不收在前,之後是刀盾兵,弓箭手再次”

......

上壪村。

劉雄的人正在逼問村民,有的還逼著村民為其做飯,劉雄一人獨自站在村子外側的懸崖邊上沉思。

“昨日來過的人多半是明狗了,不行,不能再耽擱了,必須連夜下山”

轉過身來後正要釋出命令,又想到一事:“既然村東只有一條小道能摸上來,我等若是貿然下山,若是遇到明狗大隊人馬肯定抵擋不住”

“乾脆就在村頭設防,來一個我就射一個,村民屋後還有大量砍成三尺一段的圓木,也有十幾斤重,屆時也能將其扔下禦敵,只要熬到許參將大隊人馬到來就是大功一件”

便叫來一人。

“你,帶著三十人立即四處尋找石頭,算了,將村民們的門簾、被褥等拿過來,將其裝填土石後壘成矮牆,然後將屋後的所有圓木都搬過來”

清兵們馬上忙了起來,一時又是雞飛狗跳,山中獵戶往往只有一兩套衣服,一床被褥,眼下要被他們奪走自然捨不得,清兵惱怒之下開始了殺人了,這才將局面穩定下來。

不過,他們這樣行徑顯然激怒了村民。

前面說過,一旦有大量人馬到來,村民們肯定會逃到附近山上的,劉雄等人抵達時就有人跑出去了。

當吳國安帶著大隊人馬走到半途時就遇到了一人。

那人頓時嚇得驚慌失措,不過在按照提前佈置的方式行動時,吳國安一早就發現了此人。

“老鄉莫慌,我們與前面那幫人不是一起的,我們就是來殺韃子的,對了,到了村頭時有沒有另外的道路摸到村子裡去?”

那人顯然半信半疑,吳國安只得將自已的鐵盔摘了下來,果然沒有剃髮,那人頓時相信了。

“村頭往東雖然只有一條下山小道,但在這裡折向西北有一條小溪,沿著小溪往前走,不遠處有一條瀑布,約莫三丈高,可用繩索攀上去,上去後再折向東邊,最多一里半就是村子”

果然好人就有好報,吳國安頓時大喜,立即讓他帶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