瀘沽湖,位於高山之上,兩側都是崇山峻嶺,都只有險峻的茶馬古道相連,顯然是易守難攻之地,若是佔據此地稱王稱霸,官府一時半會兒很難看顧到這裡。

多少年來,所謂土司實際上是一些漢人將領佔山為王所致,這一點,不少明軍將領都是心知肚明。

明末清初之際,又有一些人開始動起這個心思來了。

永寧府城,後世永寧鎮所在,是麗江北部群山之中不多的有大塊平地的地方,時下雖然已經是三月中旬了,但依舊是春寒料峭,山上、地上、樹上的雪層仍未融化。

寒風中,一位年輕將領正站在府城城頭眺望著。

只見其約莫二十多歲,生得倒是十分英俊,頭卻向一旁偏著。

此人就是王偏頭、王會了,後來吳三桂旗下有名的三驍將、三王之一,另外兩人則是王緒、王屏藩。

王會後來還成了吳三桂的女婿,除了他驍勇善戰,未嘗沒有雖然偏著頭,但長相還過得去的原因。

張七這隻蝴蝶在磨盤山造成的動靜顯然影響到了方方面面,原本的歷史上王會在麗江向吳三桂投降,後來被吳三桂編入降將八部,後來演化成了“八大營”,每營三千人,營官都是赫赫有名的驍將。

他們中的每一人無一不是年級既輕,又驍勇善戰者。

他們是:

馬寶;

李如碧;

高啟隆;

劉之復;

塔新策;

劉偁;

馬惟興;

吳子聖;

楊威。

其中最年輕的王會、塔新策還成了吳三桂的女婿,自然也是最勇猛的。

這其中只有王會是雲南當地人,他母親還是一位倮倮人土司之女,故此在雲南這夷人遍地的地方很是吃得開。

別看他偏著頭,也別看他驍勇善戰,卻是一位有著玲瓏心思之人。

在張七這隻蝴蝶的煽動下他並沒有立即投降吳三桂,而是盤踞在麗江不動,後來又在母族頭人的煽動下東進永寧府,一舉佔了此地。

在此之前,他顯然與這裡的莫西人、西番子、倮倮人進行了連番大戰,這樣的地方沒有一個部落不會動心的,何況還是在這局勢異常混亂的明末?

不過,還是王偏頭的正規軍厲害,不但擊敗了原本盤踞在這裡的羅古部,還擊敗了準備前來分潤一二的本地倮倮人土司、西番土司的聯軍。

土司之間的戰鬥顯然比土司與官府之間的戰鬥更為慘烈,他們除了奪取土地,更多的是奪取奴隸娃子。

前幾次大戰,王會以損失大約三百人的代價殲滅了瀘沽河附近方圓百里的莫西人、西番子、倮倮人土司三個,殺死殺傷土兵超過三千,不但收穫了大片肥沃的土地,還抓了好幾萬年輕力壯的奴隸娃子。

更是讓自已的手下每人得到了一名頗有姿色的土人女子。

加上從各個土司那裡搜繳而來的財物,此時的王會完全稱得上一方豪強了,按照他與母族的籌劃,無論是明軍、清軍哪一方取得最終的勝利,都會承認他的這個新近崛起的“土司”。

屆時,他就因為扼控川西滇東最重要一條茶馬古道以及最好的一塊平地而興旺起來,進而成為不亞於麗江木府的一方真正豪強。

在此之前,他的心情顯然是愉悅的,連帶著他的偏頭似乎也正了一些,直到有人通報他東邊來了一支軍隊後這偏頭似乎又傾斜了一些。

實際上,經過大戰後,他的軍隊只有一千五百人了。

一千五百人,守住永寧府城自然不在話下,但想要擊敗眼前這支明軍顯然力有未逮,就連擊退也很難辦到。

因為首先躍入他眼簾的是兩百多騎兵,還是一個個精神抖擻的騎兵。

經過勝利還是大勝更是以少擊多的空前大勝的王虎部剛從險峻的茶馬古道出來後,顯然恢復了意氣風發的糾糾模樣。

能被後來的吳三桂看中並被招為女婿,王偏頭顯然明白這一點。

王會目前只有二十五歲,但依舊是孑然一身,以他的地位想要娶一個門當戶對的人家自然不成問題,不過他還是拒絕了好幾門親事,為的就是與麗江木府或者更北面的朵甘思宣慰司的西番土司聯姻。

若是真成了那他王會就會真正崛起,成為川藏滇之交的三大土司之一。

成為世代土知府、土總兵是他自十五歲那年從軍以來真正的夢想。

好不容易拿下了永寧府城,豈有輕易讓出去的?

故此,面對著趾高氣揚飛奔到城下、讓其或開啟城門或接濟一些糧草的王虎的喝叫,他依舊不為所動。

直到這支明軍後軍的到來。

張七的部隊是最後一個進入瀘沽湖西側平原的。

此前,他也沒忘了整肅軍紀,還殺了好幾個因為罔顧軍紀擅闖民宅強取財物計程車卒,同時將從李國英大營繳獲財物的大部分分給了他們,恩威並施之下這才完全壓服了這支部隊。

雖然之前一連序列動或震懾或感動了他們,但他們畢竟是末代亂世的軍隊,想要輕易就將他們收為已用顯然很難做到。

故此,當他們剛剛開到平原處時,面對著大片田地、村舍,張七當即下達了列隊行軍的嚴令。

於是,與王虎、曾雪麟、郝承裔、馮萬寶等部亂哄哄模樣不同,他的部隊完全是另一幅模樣。

當然了,光是整肅也不起作用,他的部隊,可是在與清軍作戰中大顯神威的主力,故此,那不經意流露出的殺伐之氣和得意之氣也是掩飾不住的。

成軍後,張七立即對部隊進行了重新編組:

高得傑統領兩百四十五名騎兵;

李忠明統領四百左右多西番、莫西兵;

楊阿索統領四百多倮倮兵;

蒯方統領五百原郝承裔部步卒;

自已親自統領一千降兵,段少傑副之;

自已則將各部的夜不收全部收攏在一起,約莫三十人,以張九為首,作為自已的夜不收、軍紀官、親兵;

至於王定藩,則協助自已看管家眷、輜重以及護理隊。

得知時下佔據永寧府城的竟然是王偏頭時,張七略一思忖就明白了,他帶著夜不收也來到了城下。

眼下的王偏頭顯然得到了楚雄之戰的訊息,但建昌之戰的訊息則沒有傳到他這裡。

故此,當張七向他說出明軍在建昌大敗李國英部,他一開始自然不會相信,不過,當張七讓人將已經癱軟的像一條狗一樣的李國英押到他面前時便由不得他不相信了。

“好傢伙,這廝竟然擊敗了清國的川陝總督並將其俘虜了!”

說起來這一路走來李國英可是吃了不少苦頭,經過茶馬古道時自然不會有人揹著他走,都是拖著他走的,眼下的他可謂是命懸一線,若不是張七用藥物吊著他的命,估計早就一命嗚呼了。

不過,王偏頭顯然是不可能輕易就範的。

“爾等!”

他雖然偏著頭,當嗓門極大,又極粗獷,吼起來令人震耳欲聾。

“不管你等如何,想要進城歇息抑或接濟糧草那都是萬萬不能的,在下有好生之德,你等過路時不追殺就是了,若是惹惱了老子,再後悔就來不及了!”

“莫謂言之不預也!”

王虎還想說點什麼,卻被張七拉住了。

“我等走遠些再說”

兩人帶人離開了城頭弓箭的射擊範圍。

“如何?”

說起來王虎對於張七還是由衷地佩服的,也想加入他的營頭,但他畢竟是馮雙禮一手提拔起來的,馮雙禮手下的人馬本就不多了,若是他再加入,那後者就真正成為光桿司令了。

何況張七也不會同意,他現在手下這些人不是因為狄龍反叛沒人敢接受的夷兵,便是俘虜兵,再就是像蒯方這樣真正因為感動、親近而加入的明軍。

馮雙禮等人也說不出話來,若是他將手插入王虎部、曾雪麟部,就算馮雙禮氣量再大也是會動怒的。

張七說道:“永寧府城雖小,但也很堅固,若是攻打,沒有個七八日是拿不下來的,之後我軍的損失也不會少”

“那?”

“我曾聞此人有萬夫不當之勇,想必對待勇士有不同的眼光”

“你準備怎麼做?”

張七笑而不語。

“高得傑!”

“在!”

建昌之戰後高得傑便再也沒有心思回到清軍那邊了,雖然他也聽說了楚雄的事,不過在他眼裡,只要跟著張七走終究會闖出一片真正的天地。

對,是真正的天地,那種憑著自已的雙手和頭腦打出的一片天地,而不是像吳三桂那樣憑藉著賣國得來的恩榮。

張七、高得傑兩人騎馬再次抵近了永寧府城東門,距離城門還有大約兩百米時他們停下了,這裡已經遠離城頭弓箭的射程了。

“看到沒有?”

張七指著城門樓上那杆大旗。

“老七的意思?”

“旗杆估計有小碗口粗,必須用鏟型重箭射之方能射倒,你我先後發箭,看誰先射倒”

在張七的部隊也就他與高得傑擁有開動一石半力以上硬弓的實力,高得傑的力氣比他還大,能輕鬆自如地拉動兩石力的硬弓,不過這廝顯然也不是一個莽夫,他見張七隻帶著一石半力的硬弓,自已也只選了一把同樣的硬弓。

“好嘞!”

出身遼東的高得傑十分豪爽,當即叫好。

兩人都舉起了弓箭,城牆上的王偏頭倒是有些奇怪。

“這兩個傢伙想作甚?這麼遠的距離還想射中老子?”

雖然這麼想,他還是退出了女牆。

“咻......”

張七率先發箭了,一石半力的大弓被他拉的形如滿月,霎時一隻鏟型重箭便奪弦而去!

他顯然是有能力一氣發出三箭的,不過見到自已這一箭並未將旗杆射倒時並未發出第二箭,而是等著高得傑。

“咻......”

高得傑發出了第一箭!

兩人顯然都是箭術上的高手,高得傑更是神乎其技,這一箭竟然插在剛才張七那一箭之處!

旗杆先是搖搖晃晃,接著便倒下了,還直接掉落在城門外!

王偏頭傻眼了。

雖然他自詡也有萬夫不當之勇,但顯然做不到這點。

終究是有名的勇將,他一個箭步就再次撲到在女牆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