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七又改變了主意。

姚元貞大營一戰後他意識到了清軍綠營兵的戰力,而他手下夷兵的戰力顯然遠不如李定國的大定營,再加上郝承裔部突圍後的損失肯定不小,在北有李國英、南有鄭蛟麟的夾擊下能成功撤出來兩千人馬就不錯了。

兩千,加上建昌城的兩千人,四千人馬,周圍都是清軍,李定國大軍又還在楚雄與清軍對峙,糧草短缺,絕對不能持久,而自已先前設想的進入西川平原與清軍打游擊戰是建立在大量殺傷清軍的基礎上的,現在顯然很難做到了。

故此,只能迅速掩護郝承裔部撤向建昌城,然後再次南撤,最好撤到雲南,到了雲南,雖然李國英部極有可能繼續追擊,不過他終究是川陝總督,雲南如今清軍大軍雲集,可以說滿蒙漢八旗兵的精銳以及綠營精華都在那裡。

在這種情況下他還冒然追擊的話豈不是看不起吳三桂和卓布泰?

當然了,依著李國英對我大清的忠心耿耿,也有可能不管這些,直接進入雲南作戰也是極有可能的,想要李國英放緩進入雲南的腳步,就必須在其追擊途中發動一場決定性戰役,讓其暫時停下步伐。

按照張七的想法,以現在建昌四千人馬想要殲滅李國英部無異於痴人說夢,能消滅兩三千就不錯了,他還要看顧偌大的四川,想要繼續進入雲南追擊明軍就要掂量掂量了。

無論如何,需要先撤到建昌城再說。

陸陸續續有郝承裔的明軍過來了,等到抵達的明軍約莫一千人時,張七決定離開了,郝承裔不熟悉路徑,還等著他來帶路呢,而在之前,張七將段少傑派了出去,讓其領著夜不收取尋找王虎。

留給他的時間不多了,到了明日,寧遠河對岸的松潘副將徐學易部肯定會過來,若是不能利用時下寧遠河東岸已方騎兵較多的優勢阻擋住清軍可能的追擊,郝承裔部想要撤到建昌城也不容易。

何況,無論是李國英還是鄭蛟麟,顯然都意識到建昌城的明軍來了,極有可能不管郝承裔部了,而是分出一部先行抵達建昌城以逸待勞,那樣的話張七就欲哭無淚了。

事情的關鍵顯然就在王虎的五百騎。

王虎,你可得給我堅持住啊。

張七現在很矛盾,既希望瀘沽鎮的郝承裔部能夠將清軍追擊的步伐拖得更久一些,又希望他們能夠撤出來更多的將卒,要知道,郝承裔部是劉文秀經略四川留下來的核心精銳。

要不是郝承裔舉止失措,他這五千人馬完全能抵擋李國英一陣子。

他讓已經抵達的郝承裔部一個遊擊將軍帶著五百人馬鎮守桐槽城,自已帶著三百夷兵以及郝承裔的三百騎先行出發了。

從桐槽上游渡河後,立即向小道奔去,等抵達小道後,果如他之所料,周圍已經出現了少量清軍!

看來鄭蛟麟已經意識到了什麼,並向大山派出了先頭部隊,不過,在山上作戰,他的夷兵並不弱於清軍,在他們的護衛下並又損失了接近五十夷兵後,剩下的五百五十人馬終於抵達了大山南側。

已經是下午時分,看太陽的方位,估計是兩三點的時候了,張七十分著急,到了這裡,郝承裔部完全可以自行前往了,張七則繼續帶著夷兵向西奔去。

大山南側又出現了陸陸續續的小股清軍,張七等人又是一陣拼殺後終於抵達了寧遠河東岸官道附近。

“噠噠噠......”

聽到馬蹄聲嗎,以及明軍旗幟後張七的眼淚差一點要掉出來了。

他見到了高得傑!

“如何?”

他迫不及待詢問戰況。

高得傑的神色很複雜,不過他現在也有些騎虎難下了,不錯,他是準備利用張七重新回到清軍懷抱,但經過鹽渡古道、鹽井衛、德昌所三個地方張七一連串動作後不禁又打了退堂鼓。

當然了,張七在建昌城那句極為鄙視“金錢鼠尾”的話讓他更是大為觸動,於是又留了下來,留下來後又讓他協助王虎統帶騎兵,眼下越過大山過來的清兵都是小股部隊,最大的也就是把總。

你讓堂堂平西王的家丁隊副總管向一個綠營把總祈求顯然是做不到的,而王虎帶隊抵達大山南側附近後顯然也殺傷了不少清兵,他自已也下手了,這讓他更是有理也說不清了,只能繼續跟著張七一條道走到黑。

高得傑收拾了心情。

“老七,果如你所料,我等抵達大山附近後很快就見到了清軍的少量人馬,自然將其擊殺驅散了事,但我等不敢繼續往北深入,到了正午時分,從從官道來了一支大軍”

“打的是‘張’字旗,多半是鄭蛟麟麾下的左營遊擊張洪範,幾乎有兩千人,不過騎兵很少,我軍衝殺一陣後彼等又退了回去”

張七自然大喜,見他麾下約莫兩百騎,便道:“可有多餘的戰馬?”

高得傑笑道:“自然有的,繳獲了七八匹”

張七對張九說道:“你帶著剩餘部隊迅速趕回建昌城,我與李忠明留下來”

又對高得傑說道:“這裡道路狹窄,留下一百騎就行了”

看了看騎兵,知道多半是狄龍的家丁隊李投靠他的,而王虎顯然只帶著自已原來那三百騎,便道:“老高,敵人的大股人馬估計還是在西邊官道上,王虎只有三百騎,極有可能直面徐學易的上千騎,你帶著一百騎還是回到那裡協助王虎”

“給我留下一百騎,以協助郝承裔部順利撤到建昌城”

見他說的鄭重,高得傑也沒說什麼,扭轉馬頭就想離去,張七叫住了他。

“老高,徐學易是松潘副將,麾下肯定有不少松潘那一帶的土人騎兵,彼等人數又佔優,王虎雖勇,但顯然不如你,若是遇到大股騎兵,與其拼人數顯然是下策,若是能擊殺其大將,或許能讓其膽寒”

“進而揮兵殺入,也或許能擊退敵騎”

一聽此話,高得傑頓時眉開眼笑。

“老七,您就瞧好吧,老高我也要陣斬敵人大將”

張七白了他一眼,“好了,這不是三國演義,也不是水滸傳,人家的主將不可能與你捉對廝殺,我說的瞅準機會,一旦有擊殺或者射殺敵人主將的機會,一定不要放過”

高得傑點點頭,“老七,你不要瞧不起人,咱老高也不是那種莽夫,也曉得見機行事的道理”

說完扭轉馬頭就帶著一百騎離開了。

看著他離去的背影,張七忍不住大笑起來。

一旁的李忠明見狀便問道:“將軍,你這是何故?”

張七笑道:“此人真正有萬夫不當之勇,還在你我之上,帶兵打仗估計也是一把好手,這樣的人才歸順於我,我豈有不笑出來的?”

李忠明說道:“一路上我見將軍並沒有強迫或者拉攏他,還明裡暗裡示意他可以自行離開,為何他反而留了下來?”

張七答道:“高得傑這樣的人才,強迫他顯然是不行的,至於拉攏,我憑什麼與吳三桂爭?”

“幸好他現在只是一個家丁隊的副總管,若是已經被吳三桂放到部隊裡獨當一面,恐怕就沒有我的機會了”

“不過,也是因為他現在還在家丁隊裡,帶兵打仗那一套縱使會也是徒喚奈何,能夠憑藉的也就是武勇,至於武勇,我雖然不如他,但也差不多了,都說英雄相惜,我兩人自然談不上英雄,但好漢之間惺惺相惜也是有的”

“這是好漢的通病”

說著拍了一下李忠明的肩膀,“忠明,你的武勇我也很欣賞,姚元貞大營一戰,當我提刀迎上去時也只有你跟在後面,顯然也是一條好漢,對於這樣的好漢,我是很欣賞的,也能成為與高得傑那樣的關係”

李忠明頓時單膝跪下了。

“將軍,我這一生從此就賣給您了”

“不”,張七將他扶了起來,“我與高得傑是兄弟,與你同樣是兄弟,何須說出這種主僕之間的話來?今後叫我老七就是了”

李忠明點點頭,雖然他以奴隸娃子的身份被李定國所賞識,但在他看來,依舊是李定國麾下名不見經傳的忠僕而已,眼下顯然即將在明軍陣營裡大放異彩的張七卻與他兄弟相稱,豈有不感動的?

夷人擅長雙手長刀和弓箭,李忠明能夠被李定國看中,自然是在這兩樣上十分擅長,不但擅長,張七可是看到他使用的長刀份量明顯比一般夷兵重一些,隨身攜帶的大弓也有一石力,而且還能步騎兩用。

這就很難得了。

說話間,已經有明軍從小道上下來了,由於張七從桐槽回到這裡時沿途擊殺了不少小股清軍,也損失了一些人馬,自然耽誤了一些時間,不過也為後續撤退的明軍創造了機會。

大涼山,可不是那麼好穿越的,鄭蛟麟也只能派出小股部隊前來,更多的部隊就不可能過來了,楊阿卓就是本地人,說這裡只有一條小道便只有一條,連平時習慣了爬山涉水的夷人都不走的,清軍顯然也過不來。

當然了,像鄧艾那樣奔著巨大目標不顧已方生死的強制性行軍,古往今來也只有少數軍隊能辦到,但顯然不會是眼下的鄭蛟麟或者李國英部。

想到這裡,張七頓時心裡一動。

“既然如此,我何須還待在這裡,明軍及其家眷估計已經將小道完全佔據了,就算桐槽附近有敵情,我一時之間也過不去,何不繼續西去協助王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