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七沒有直接回復他。

“你們為何到現在還沒有將我的人放出來?”

甲娃堅贊趕緊說道:“放心吧,大王,劉先生在我們那裡並沒有受到任何怠慢,反而是受到了優待,不愧是大王的人,他竟然會藏話,還想讓我們來協助大王”

張七不置可否,“協助我擊敗達什巴圖爾?就憑王偏頭的三千人馬?達什巴圖爾可是有一萬騎兵的,還有,若是擊敗了達什巴圖爾,你們又有何打算?需要我做什麼?”

甲娃堅贊似乎有些猶豫,半晌才說道:“朵思汗手下還有不少原本是青海一帶的牧戶,他們很想重回那裡”

“這些人現在已經皈依了黃教?”

“那是肯定的”

“這麼說朵思汗在左近還藏了一支人馬?”

甲娃堅贊點點頭,“距離這裡不遠的木裡土司也是朵思汗的姻親,他在那裡駐紮了一支騎兵”

“多少?”

“三千騎,都是和碩特蒙古人和喀爾喀蒙古人的後代,清一色的河曲馬,是大汗在昌都地區的精銳”

“達什巴圖爾雖然兵力強大,但一萬五千騎也到頭了,若是能在四川將其擊敗,朵思汗就能收容他的餘部,然後進入青海,那裡還有不少卻圖汗的餘部,他是卻圖汗的女婿,還是有些號召力的”

“無論是烏斯藏還是康藏,還是比不上青海一帶......”

張七笑道:“您是帕巴拉大活佛的使者,不將這支武力留在昌都地區,反而巴巴地向著時刻想溜走的朵思汗,我還真是想不通”

甲娃堅讚的臉色頓時又有些羞紅了。

“唉,一切瞞不過大王,不瞞你,以前,老僧是在松潘的寺院裡的,可惜寺院在一場叛亂裡被清軍毀了,老僧的家也被毀了”

張七突然想到八年前那位留在寧遠河西岸的松潘副將徐學易突然消失的事情,據說是因為中途被調到松潘一帶平叛,難道就是這件事?

便道:“與徐學易有關?”

一聽到“徐學易”三個字,甲娃堅贊頓時有些咬牙切齒。

“不錯,他現在不是松潘副將了,而是黎雅總兵,兼管松潘一帶,他的手下也有兩千來自松潘蒙古人的騎兵”

“蒙古人?”

“嗯,確切地說是來自卻圖汗和白利土司的殘部,他們走投無路之下只好投靠了松潘副將,那時,徐學易還是大明的人”

張七心裡一緊,“這麼說徐學易此時也在建昌?”

“那倒不是,他在成都,協助大清康親王傑書守衛那裡,手下有三千騎兵,達什巴圖爾的牧區在成都以北,他的則在以南”

此時,張七心裡完全明白了,還有一個問題他沒有問出來。

“甲娃堅贊背後的帕巴拉大活佛難道沒有一丁點想法,若是能依靠朵思汗一統青海和康藏,那麼他的地位就能與達萊、班禪兩位並駕齊驅了,甚至超出他們亦未可知”

又想到一事,“成都就有達什巴圖爾、徐學易八千騎兵,若是建昌有事,他們最多三日也就到了,如果沒有外援,我還真不是對手啊”

“不過,有如此多的騎兵在此,若真的擊敗了他們,就能俘獲大量的騎兵和戰馬,對於我來說也是一件好事,今後將其繼續養在建昌就行了”

一想到又要捲入藏區、和碩特、準噶爾的紛爭,不禁又皺起了眉頭。

最後還是定下心來。

“管他呢,有了朵思汗的三千騎,才有擊敗四川清軍的可能,幸虧我是走這條路,若是走北勝衛一帶還錯過了”

“但自已又怎麼知道這不是清軍設下的圈套,什麼達什巴圖爾、達延汗都是他們的一面之詞,若是兩軍正在交戰之際他們突然反水自已又該怎麼辦?”

“眼前這位甲娃堅贊不過是帕巴拉大活佛的使者,多半是為其主持外務的,自然可以機動靈活,但若是有大活佛的真正背書才能最終確定這一點,畢竟,對於對於像帕巴拉大活佛這樣地位高的人來說,使詐說謊也是不容易的”

便道:“大活佛現在在哪裡?”

“吉日宗的吉日寺”

“吉日宗在木裡以北兩百餘里”

吉日宗,就是後世涼山西北的九龍縣,可以透過雅礱江一側的道路與木裡相連。

張七掏出地圖看了看,頓時明白了。

“我能否見一見大活佛?”

甲娃堅贊與朵思汗對望了一眼,最後都點了點頭。

見狀張七更是篤定了這位大活佛的心思。

於是三方約定了在木裡司再會,朵思汗向吉日宗派出了快馬,又從永寧府帶出了一千騎,永寧府城也對張七部進行了補給,次日一早便開往了木裡司。

木裡司距離永寧府並不遠,但由於山道崎嶇,直到次日下午才到。

又過了兩日,那位大活佛終於到了。

一位只有二十出頭的大活佛。

大活佛的漢話並不流利,只能讓甲娃堅贊擔任翻譯。

“我在北京呆了一年”

張七這下明白了。

“估計我的威名他不是在藏區得知的,而是在北京得知的,故此才起了拉攏我的心思,多半在他看來大清的江山並不穩固,他也在尋找後路”

大活佛繼續說道:“只有偉大的汗才能穩固藏區”

“哦?難道皇太極還不夠偉大?他不是你們尊稱的輪轉王嗎?”

“這......此一時彼一時,現在看來,大王更有資格成為大輪轉王,也即金輪大法王”

“哦?”

“只要大王在四川擊敗清軍,那麼大明肯定復興了,就能在藏地恢復宣慰司的設定......”

張七暗忖:“這才是他的真正目的吧,與清人相比,明國對於藏區的管轄可謂是天壤之別,雖然現在的藏區尚沒有真切地感受到這一點,但他們在松潘地區的平叛已經宣示了這一點”

“若是放在大明,那肯定是放任自流的,明末時分已經完全失去對於松潘地區的控制了”

“對於遊牧部族和宗教的理解,皇太極比朱元璋和朱棣強一萬倍,作為藏區的人來說顯然更願意接受大明的羈縻式管轄”

“什麼朵甘思宣慰司的復設那都是冠冕堂皇之詞,時下藏區的大喇嘛與汗王分庭抗禮,在固始汗還在的時候興許汗王的地位還高一些,但固始汗一死,他的幾個兒子都沒有他的威望,大喇嘛的影響力就更大了”

“如果藉助我軍擊敗了已經投靠清軍的和碩特汗國最大一股勢力達什巴圖爾部,再以宣慰使的名義羈縻藏區,以眼下這位朵思汗的表現,完全可以被大喇嘛們玩弄於股掌之中”

“不過,對自已來說,藉助朵思汗的騎兵對抗達什巴圖爾也是必須要做的,管他呢,走一步看一步吧”

便點了點頭,“大活佛,茲事體大,我必須要有書面承諾才行”

大活佛點點頭,於是三人就在木裡土司所設的寺廟裡簽訂了“木裡協議”,為了不被騙,他還派人將正在北勝衛懂得藏文的木榽請了過來,得知自已的妹夫竟讓請動了名滿麗江一帶的帕巴拉大活佛,木榽也是目瞪口呆。

看過漢藏兩種語言的內容後,木榽表示並無差池,張七這才放心下來。

“大王”

這時朵思汗突然說話了。

“大汗”

“我能否與您結拜為兄弟?”

張七已經差一點失去了結拜兄弟王偏頭,此時對於這個關係也是免疫了,便點點頭:“本王求之不得”

於是,在大活佛的見證下,兩人就在佛祖面前結拜為兄弟。

“大兄”

“二弟”

“大兄,你這支部隊暫時還不能出現”

“哦?”

“若是我帶著你的騎兵突然出現在建昌,那麼駐守建昌的清軍肯定不會出城與我軍交戰的,你可以帶著你的騎兵沿著雅礱江前往吉日宗的道路在二灘附近折向建昌”

“一出來就是冕寧衛,然後就藏在冕寧衛附近的地方,當我軍與建昌的清軍交戰時,你們再從冕寧衛繞到南面,然後渡過寧遠河,夾擊清軍騎兵,那樣的話可以收到奇效”

“冕寧衛只有少量步軍,絕對擋不住你們,也絕對不會想到附近還有一支大軍”

“可以,就依二弟之言”

之所以選在冕寧衛,他也是有考量的。

還記得八年前他在鹽津古道見到的那位大涼山一帶前楊展部將麻鋒嗎?他後來投靠了清軍,並被安置在冕寧衛,時下以冕寧衛守備的職銜鎮守那裡。

那裡,也是他唯一能夠安插密探的地方。

而這幾年隨著自已屢戰屢勝,麻鋒也不時暗中聯絡他,想要反正歸來,於是,當朵思汗的大軍透過冕寧衛時,麻鋒是絕對不會說出來的。

而隨軍的楊無畏是楊展的義子,聯絡麻鋒的任務就要落到他身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