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斯的稱讚沒有影響到什麼。

對秦明來說,他們這賽季的目標就是以一號種子進入世界賽,這是他在去年接手時就說過的目標,隊員們也都是按照這個方向努力。

一路走來,越來越多的電競媒體都這麼評價:g會是奪冠大熱門,連騰競都喜歡這個說法,明裡暗裡的幫忙推廣。

所謂的流量就是如此:一個被造星的選手,一支氣勢正盛的隊伍。

在這樣反響熱烈的情況下,連帶著畢女士都不能否認是隊伍的成績讓她的營銷工作變得輕鬆。

打完比賽的次日。

秦明正在辦公室看一些比賽資料。

現在的lck,異軍突起了一支lz,上單正是他所熟知的khan。

看著資料上顯示的,5局使用了4個不同的英雄,從武器到皇子再到傑斯、酒桶,還在前天打kt的對位上,使用皇子單吃了sb的酒桶,最終戰績6-2-7,拿下個人的第三個p。

毫無疑問,資料好、表現好、還能贏,沒什麼可這更吸引目光的。

一如g的話題每天都在冒出,有關lz的報道最近也多了起來,戰勝kt後,最大黑馬的名頭已經冠上——lck的賽事生態還是更適合天賦高的上單選手發揮。

秦明想。

倒不是他貶低什麼,而是lck已經習慣上單挑大樑,想想看,作為一個新人,上來就要跟huni、sb、rin這樣的上單博弈,且一定會在邊路上分個誰上風誰下風,因為按照戰術或陣容搭配,lck的上單主流就是牽扯,管你玩不玩肉、犧不犧牲,你都得適應這一套,在這樣的磨鍊裡,最出挑的全是戰士英雄有一手的天才。

大環境如此。

而當前lpl賽區的上單主流就是參團,為下半部犧牲,你非得牽扯不是不行,而是能團就能贏的比賽,沒人跟你一直牽扯啊,沒有強度對抗怎麼往特定的方向成長?khan在lz,全隊有多套圍繞不同局勢,幫助上單開展的戰術。

他在lpl可沒享受過這樣的待遇。

所以從次級聯賽到短暫的jdg生涯,khan能看的就是前十五分鐘的線殺率和補刀壓制,一旦進入轉線期,就很混亂,拿個東西概括就是“資料贏了比賽沒贏”,加上抱團不及時,tp總比別人晚,吃了經濟後終結能力很一般……很多lpl觀眾對他的印象只停留在對線還行。

等到lz的誇讚報道出現,一些收看lck比賽的觀眾都對這個選手有了很大的改觀——原來,khan有這麼強。

勝經理敲門進來的時候,秦明剛把lz的資料歸類。

“勝經理啊,你這是?”

秦明毫不掩飾自己的疑問。

他確實奇怪。

要知道,自他帶隊以來,兩人的見面次數屈指可數,只有陪同白星,秦明才能看見勝經理出現,平時,隊員見到他的次數都比秦明多,因為丫喜歡在訓練室逛逛,顯示存在感,而不是到他這裡來強調存在感——白星只是想好好經營俱樂部,不代表他傻。

g成績這麼好,沒人會說是經理的功勞。

勝經理只能去管“後勤”。

“哈哈,秦教是個大忙人哈.”

勝經理不軟不硬的刺了一句,知道自己有事商量,立馬把話題轉過來,“你肯定對隊員瞭解嘛.”

“嗯,所以?”

“是這樣的……”勝經理說了一大通,大意是小狗身上的傷痛、肌肉勞損需要暫緩。

秦明打斷道:“這些我都知道,我給他安排的rank量最少,還有康復師每週過來檢查,平時膏藥也沒停過.”

秦明不知道勝經理想強調什麼,他本能的不想被插手指定訓練的權力。

事實上。

沒有哪個職業選手很注意自己的身體。

職業病的選手不少,天天大吃大喝、夜間外賣也是常態,畢竟都是群20歲的小青年,打職業有錢還能忍住不消費是咋滴,只要不影響訓練,秦明想在乎都在乎不起來。

他總不能規定俱樂部不許點外賣,不許喝談碳酸飲料吧。

他連提倡身體鍛鍊,隊員都做不到,寧願多打一局,都不願下去跑跑。

秦明很清楚,他可以對訓練嚴,但如果這份嚴格過於寬泛,他還開展什麼教練工作?去當聖人不好嗎。

哪怕明面上,大家得聽他的話,可背地裡呢?路是自己選的。

也沒人喜歡被管教——秦明就沒看到這群問題少年有家庭關係特別和諧的,大多數家長都是看在打職業能賺錢的份上,當做沒看見,要是打個職業還得家裡補貼,你看會不會鬧得斷絕關係。

只怕是會的。

“不是,我的意思是能不能二隊提個人上來首發一段時間.”

勝經理可沒想鬧誤會,他這次過來是因為二隊挖掘了一個好苗子,天天在他面前提,再加上簡自豪本人也有這個需求,他才過來商量。

“一號種子還爭不爭了?”

秦明不開心。

以世界賽那不變的賽制規則,和他對鳥巢的渴望,一號種子的便利他很想拿到。

“就是這個理啊.”

勝經理奇怪,“正因為我們要有一個好狀態迎接季後賽、世界賽,才需要讓小狗緩一下.”

勝經理看到秦明那臉色,突然明白過來:“你是覺得提個新人上來,其他位置不變,我們連前六的積分都保不住?只打一段時間,我帶自豪去運動康復,他現在那個背、頸,手往上抬牽扯到肌肉群就疼.”

秦明不用勝經理來告訴他手下隊員的身體狀態。

這還不是最嚴重的,小狗的手腕也有問題,可大部分ad選手都有腕管綜合症和腱鞘炎,從這方面來看,反倒不是最影響發揮的,小狗至少不像水晶那樣,一秒五噴,極致走a時,痛到手不想移動。

畢竟,小狗已經習慣補刀帶四下點地板,手部神經形成烙印,反倒是他的背讓他睡不好。

勝經理這次還真是為了保持隊伍戰鬥力,“只要能進季後賽,不都是要打。

如果小狗在,我們不能第一,不還是目標成空?反倒是現在做出調整,季後賽之前以最好的身體狀態出戰,不是更能保障一號種子的席位?萬一,我是說萬一,四個主力帶個新人的班底一直輸,連下游隊伍都打不過,那我們也還有迴旋餘地,到時候再把人抬上來不就行了.”

話糙理不糙。

秦明被說服了。

全隊就小狗的身體最嚴重,需要康復訓練,其他隊友都是職業小毛病,“提誰?”

“able.”

……一個不算意外的答案。

秦明雖然重視一隊,對二隊的精力不多,卻也知道5月的時候,招進來一個17歲的王者ad。

在通知二隊把人叫來之前,秦明先去了訓練室,跟小狗溝通了一下。

“是我自己要求休息.”

小狗很有主意,“不是我想退縮,我很想打下去,但……”小狗伸出右手往上抬,抬到與肩膀呈70度的時候,還能假裝輕鬆:“到這,我就有點刺痛.”

他繼續抬,面部抽抽的,眉頭很快擠在一塊,“抬不起了.”

只堅持了幾秒,他就有點顫抖,立馬把手放下來,用左手扶了扶肩膀。

正常人,哪怕亞健康的人,舉起手行個標準的法國投降禮都沒問題(高舉過頂),但小狗只舉到80多度就說不行了。

他本就不是一個精神堅韌的人。

“春季賽打完i,i打完洲際賽.”

小狗覺得自己沒得辦法,“這個強度太高了,我真的要休息一下,保持狀態衝擊冠軍.”

正是2個亞軍的刺激,和秦明對隊伍的改造,讓小狗第一次覺得離冠軍的距離並不遠,也是如此,i和洲際賽消耗了他很多的能量——全神貫注打比賽和只用5分力就能贏對身體的損傷完全不是一個等級。

越是想爭成績,越是需要好的身體狀態。

聽小狗這番話,秦明知道他是仔細思考過,可能夜深時刻小狗多次質問過自己,帶著這個身體,完整的首發夏季賽,還能以最好的姿態征戰世界賽?他心裡出現了疑問,他不想最關鍵的時候身體撐不住他的操作強度。

“我能理解.”

聽教練這麼說,小狗心裡鬆了一口氣,他還是很怕秦明的,原因就在於管理嚴格,遊戲理解又高,如果不是i之後緊跟著洲際賽,他覺得撐一撐也不是問題,但洲際賽之後,打完ig回去休息的晚上,他疼的翻身都不舒服,這實在是一種警告。

見秦教揮手讓他回訓練室,小狗最後道:“後天我再打一個bo3,edg那場打完我再去康復中心.”

秦明笑了。

顯然。

他的弟子想給新人進隊磨合,擠出一點時間,再加上a組就剩一個強敵,打完edg,就是跟b組搶分,而b組表現比較穩定的只有、o,再加一個時強時弱、以doinb為核心的jd,和有點跟不上版本、運營底子不錯的i—說實話,與a組的競爭強度比起來,b組肯定差了一點,接下來的輪轉保持積分壓力沒那麼大。

秦明揮揮手,這一次,小狗離開了。

打出抽屜。

秦明拿出了二隊的資料報告。

這時候,剛進隊不到2個月的able連首發都不是,但二隊分析師給的評價是:視野弱、走位激進,但ap人!!!什麼概念?說明手很快。

ap是用來測試手速的,可聯盟這款遊戲,對手速要求並不高,很多英雄的微操,多練練都做得到,只有像傑斯一切高攻速下的普攻選取,才需要手很快。

比起手速,教練更喜歡意識、大局觀和英雄池。

因為聯盟的有效運算元並不多,不像星際那樣切來卻去,恨不得每一個單位都去反覆設定程式。

當然。

這種實打實的天賦也是最難抹殺的,你打個幾千把遊戲,認真看了職業比賽的覆盤,對線不太行,都能憑意識和遊戲理解混上去,但真到了拼刺刀的時候,手殘一點都會放大失誤。

換句話說,able有效操作內的極限讓人驚豔,所以他剛進隊不久二隊教練組就想把他往上推,覺得次級聯賽的舞臺太小。

報告給的資料不多,有用的資訊更少。

秦明當然不能透過一份紙面的觀察,看出able的才華與潛質。

但他前世聽過這個名字,一個能被最看重ad的俱樂部推出去當了一陣子門面,跟阿水、iboy並稱三大新生代ad,如果沒天賦,誰去吹啊,營銷不花錢是吧。

青訓ad來來往往,怎麼就able被推出來?天賦是肯定的。

可這人是怎麼“墮落”的呢。

iboy剛出道就驚豔眾人,反應極快,盲視野躲技能的賽場鏡頭都能剪成集錦;阿水最佳副c,負重前行,只要不是絕對的輸出主力,他就是最好的;那able呢,able成績在哪?沒好的隊伍?可他就是在看重下半部的g出道,沒打出讓粉絲覺得能接班uzi的表現。

那時候觀眾想的都是:不說出道就各項資料前三,起碼大半要跟新生代的那兩位看齊吧。

再放低一點,ad裡穩定中上?秦明所費解的,正是這個。

按說如此選手,應該很快的綻放光芒,絕不只是闖出一個電競愛迪生,因為發明家這個名頭,其實是教練組該乾的事,他們才是研究套路和走向的人,選手作為具體的操作者,永遠是打得好,能秀,這才是對選手的評判。

他倒不是覺得二隊的人看走眼了。

因為“異於常人”這個東西,它是很難被看走眼的,當一個人坐在你面前秀他的手速,冷冰冰的鍵鼠在他手上如同火山一樣噴發,長了眼睛的都知道他就是吊啊,就好像很多職業上單都知道,theshy巔峰期使用的那個傑斯,那流暢的拉扯防禦塔,就是做得沒人家好。

完不成就是完不成,只能規避短板。

所以,秦明好奇的是,他為什麼打不出來,或者說,為什麼沒打出粉絲期待的那種高度,畢竟uzi接班人的名頭被冠在身上,哪怕年輕、沒經驗,這些都是短板,可花裡胡哨沒丟吧?怎麼推出去之後,評價變的那麼快。

總不能是尬吹,隨便拉個人上來就覺得是接班人吧,那此前過來試訓的新人,怎麼都被放棄了?秦明突然對這個選手有了興趣。

他已經見過不少天才,各個型別的都有,有些還優缺點分明,但還沒有一位隕落的天才讓他研究。

關於able的真相到底是什麼,他很快就能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