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惡夫一行人,出了咸陽向東而去,行經宜陽、陳城,以此如入了楚國,遞交官書公文後到達壽春暫且落腳,待三天後前往五十里外的楚國國都巨陽。

“大哥,這楚國也真夠可以的,人家都是國都不可輕換,他倒好....換多少個地方啊?”二牛一邊卸甲,一邊吐槽。

惡夫聞言笑了笑,“這事你怕是要去問問武安君白起了。”

楚國曆經多次變遷,從丹陽遷至鄢郢,又遷都至載郢,在此地發展了二百多年,又因白起攻破郢都,無奈遷都至陳,發展了二十五年又轉遷於巨陽,最後為避秦軍鋒芒來到壽春定都,最終被滅。

人家都說國都在,人就在。

他楚國倒好,處處是國都,這裡不行我就撤,堅決貫徹狡兔三窟的理念。

平白無故讓他們多走了大半路程,緊趕慢趕才沒破了禮數。

“哈哈哈,大哥,您現在比起武安君可半點不差,不知這名頭最終能不能落到您身上。”春寧笑著插話。

現如今,整個秦國翹首以盼,想要瞧瞧這‘武安君’之名,在這一代是否能重現,落在惡夫身上。

“武安君?”

惡夫嘴角勾起一抹笑容,這三個字的份量自然不需要多說,他心頭也甚是期盼,畢竟此乃大成就之一。

來此一遭,若不能拿個名,人生總歸是不夠圓滿。

秦有武安君,漢有冠軍侯,中間還生了西楚霸王。

此三名號,基本成了後來之武將的夙願,縱使名號再高再響亮,可終究差這三個名頭幾分意思。

“武功治世,威信安邦。想來若是將楚、趙、燕、齊四國滅了,大哥怎麼也都該賞此爵號了。”春寧笑了笑。

說這話的同時,全然沒注意到剛剛走入房門口處的楚國大臣,他臉色不斷變幻,最後強擠一絲微笑,輕咳道:“下官乃楚國典客常青,拜見秦國太尉和兩位將軍。”

他也是服了,心頭一陣腹誹:麻煩你下次蛐蛐人的時候,能不能揹著點人?

卻沒想,春寧壓根沒當回事,跟個沒事的人一樣,彷彿方才在背後蛐蛐人的並不是他,如此反倒讓常青自已有點難以自處。

你蛐蛐人被撞見本就是件尷尬的事,可你竟然還敢理直氣壯???

“狗東西...這不是讓我成偷聽的人了??”常青心裡是又氣又怒。

惡夫斜了春寧一眼,而後這才擺手道:“常典客客氣,不知前來所為何事?”

常青眼神落在惡夫身上,見他面帶笑容,不似傳言那般凶神惡煞,心頭頓時放輕鬆了不少。

“下官早已等候多時,聽聞太尉到達,特此前來拜見,順帶商量下提親下聘流程。”常青露出和善的笑容,彷彿方才並沒有聽到春寧的話一般。

“流程,還有什麼流程?”惡夫眉頭微挑,顯然對此事感到意外。

“正是,太尉大人,兩國聯姻,定能加深秦楚之誼,故此必須重視,這禮節也需恪守,以此可證我兩國姻親之好。”常青語氣中帶著幾分恭維。

惡夫沉吟片刻,然後緩緩開口:“進來說話,需要如何本太尉配合你就是。”

常青見惡夫態度和緩,便邁步進入屋內,詳細解釋了提親下聘的各個環節。

他提到,按照楚國的習俗,男方需準備豐厚的聘禮,包括金銀珠寶、綾羅綢緞,以及象徵吉祥的玉器等。

此外,還需派遣使者前往國都遞交喜蝶正引,楚王方能在三日之後下詔惡夫入城接親,以示尊重和誠意。

惡夫聽後眉頭皺起,對這繁文縟節頗顯不耐煩,況且那些金銀珠寶等聘禮他哪出的起,小心眼的嬴政又只想白嫖自已。

春寧和二牛在旁聽著,也逐漸收起了先前的輕鬆態度,眼神也變得冷峻起來。

他們乃行伍出身,信奉弱肉強食那一套理論,如今我秦國比你楚國強,你哪來這麼多臭毛病,當即就忍不住發火呵斥。

“我家大王日理萬機,我家太尉更是身兼數職,能來是給足了你們楚國面子。”

“這親事是你們楚國求著我們秦國,如今怎得好似我秦國求著你們一樣?”

“又要這要那,要不....我們直接滅了你們楚國,那時想來應當也不需要這麼多繁文縟節了吧?”

常青臉色一變,心頭頓時怒氣叢生,眼神下意識落在了惡夫的身上。他知道,這兩位小將軍乃軍中粗獷之人,沒必要和他們爭論。

哪曾想惡夫並沒有說話,而是低頭吹著杯中酒水,酒水本就是涼的,有什麼可吹?不就是在敷衍他麼。

確實沒錯,春寧和二牛的話就是他心中所想表達。

“太尉這...禮法如此...希望別為難下官啊。”常青只能陪著笑臉,小心翼翼的看著惡夫。

“住口,豈可如此失禮?”惡夫抬眼斜了春寧和二牛一眼,裝作訓斥。

緊接著,他又看向常青,露出一絲和煦笑容,“俗話說得好,嫁雞隨雞嫁狗隨狗,你楚國的規矩要隨著我秦國來。”

常青一時語塞,當即反駁:“下官認為....”

“我不要你認為,我要我認為。”惡夫不等他說話便直接打斷,而後起身背對常青,“回去告訴你家大王,我秦國的規矩就是規矩,一切禮儀法制按照我秦國來。”

“本太尉一路顛簸,有些累了...”

春寧和二牛立刻上前,一左一右將常青夾在中間,同時伸手,皮笑肉不笑道:“常典客,請。”

常青見惡夫等人態度堅決,只能跟隨兩人離開,臨走前還不忘說道:“太尉大人,下聘之日,還需您親自前往楚王宮,以示對楚國的尊重。”

“屆時我楚國大王亦會設宴款待,屆時兩國的文武百官都將出席,場面必定盛大,還請您務必參加。”

這點小事惡夫自然點頭應允,本來過來就是幹這活。怎麼說也是提親,走到哪裡都是男方上門的規矩,他自然不會計較到要人家把閨女送來。

“回去告訴你家大王,三日後,晌午前,本太尉必定按時到達,絕不會失了禮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