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盲圈子有兩大笑話,一個不列顛空戰時期,倭國要給德國援助零戰,而且還是一千架。
德國人因為面子問題,拒絕了倭國的好意,否則不列顛空戰就要改寫。
另一個是,花旗撿到古賀忠義的“零戰”的殘骸,才研發出剋制“零戰”F6F戰鬥機。
後者以後再表,先說說前者。
不列顛之戰始於1940年7月10日,這個時候“零戰”才剛剛定型,到了年底也才生產出9架。
而叫囂著“需要1000架零戰”的山本五十六,到了1941年1月,手頭還沒有400架。
這個時候,不列顛之戰都結束半年了。
靠倭國那點可憐的產量,德國人早被打得滿地找牙。
而且,德國飛行員要是發現自己的駕駛的戰鬥機,連點基本防護都沒有,不拿提著槍幹掉設計師才怪。
言歸正傳,“零戰”又出事了,這次還是空中解體。
當時間進入到1941年,“明眼人”都知道,與英美兩國作戰,已經是一個必然。
為此,各航空隊的飛行員都在進行高強度的訓練。還高出一個幾乎全面無休的訓練方式,即“月月金木水火火”方針。
但在這個時候,他們卻遭遇了一個怪問題。
之前的公佈的資料,零戰俯衝時速度可以達到500-600節。即95-1110公里/小時,飛機也不會震顫。
可他們才進入00節,也就是555公里/小時,飛機機翼就會出現蒙皮脫落的事故。
下川大尉就是在俯衝的時候,因為水平尾翼脫落,而墜海身亡。
堀越二郎再一次被拉來做泥菩薩,就在他等著事情結束時,新的事故又出現了。
飛行員相生高秀大尉的僚機忽然陷入螺旋,他緊急俯衝追上去,提示僚機飛行員改出。
就在這時,相生高秀卻愕然的發現,自己的飛機右翼發生褶皺。
還在這一次,飛行員是平安落地。
不然,堀越二郎的麻煩就大了。
可即便如此,他也被飛行員們痛斥為“殺人犯!”
還好這事沒發生在德國,否則堀越二郎早被飛行員拖出去打靶。
經過一系列的研究,技術人員終於把問題找了出來。
機翼的蒙皮太薄,鉚釘的數量不夠。
說白了,就是機體結構被過度的削弱。
堀越二郎執意減重的惡果,終於被釋放出來。
按照常人的想法,現在該把他送到憲兵隊哪兒長住了。
可出人意料的是,海軍方面竟然沒有追究責任。
給出產的零戰打了補丁之外,還撇清了相關技術人員的責任。
這一反常態的舉動,很不“倭國軍方。”
可要不是他們提出那樣變態的要求,恐怕堀越二郎也不會使用這麼的極端的方法。
而且,海軍空技廠的計算也有問題。
500-600節的速度,不要脆皮零戰,就是P51野馬戰鬥機,也一樣扛不住。
不管怎麼說,堀越二郎稀裡糊塗的清白了。
而他設計的“零戰”終於修成正果。
回顧完這段歷史,林超問道:
“能飛的是什麼型號?”
趙錘答道:
“是一架零戰型。”
零式戰鬥機能飛的還有7架,其中一架為“零戰5型”,其餘的大多是“零戰型。”
這一次參戰的這一架零戰型,是倭國人花了億5千萬日元,約合1萬美元,從花旗的博物館買來的。
讓人啼笑皆非的是,飛行員竟然是個花旗人。
194年1月,倭國海軍修改了命名規則。
“零式1號1型”改稱為“零戰11型”艦載戰鬥機。
它就是“1試艦載戰鬥機”的量產型,由於缺少著艦裝置,“零戰11型”是不能上航母作戰的。
所以,倭國海軍內部將它稱為“局地戰鬥機”,作用是“空防迎擊。”
不能上艦,“那蝗軍豈不是白來了?”
為此,三菱重工在“11型”上,加裝了著艦鉤、無線電導航儀等等裝置。
但零戰的翼展已經達到1米,已經超過航空母艦升降機的寬度。
於是,又將左右兩個機翼的翼梢改成可摺疊的。
這款改進型就是“零式1型”艦載戰鬥機。
倭國偷襲花旗珍珠港,就是使用這一機型。
在太平洋戰爭的前期,透過狂虐其它落後的飛機,贏得了“零式不可戰勝”的神話。
但為了進一步提升效能,1941年6月,三菱重工又開始研製新的改型,即“號零戰。”
194年6月,號零戰進入量產,被稱為“零式型”艦載戰鬥機。
這一次,它換裝了擁有級機械增壓器的,110馬力“榮1型”發動機。
因為,發動機變長變重,飛機也做了相當的調整。
為了改善工藝,將原來的半圓形機翼改成平直機翼,將翼展減少了大約1米,總載油量從518升減少到470升。
雖然空重增加100多公斤,但零戰型的爬升、翻滾效能,俯衝速度都有了一定的提升,唯一的缺點是續航力下降了0%。
一貫對飛行效能斤斤計較的倭國海軍,也不知道出於什麼原因,竟然接受了這一款“短腿零戰。”
誰知道,零戰型剛剛投入使用,瓜達康納爾戰役就開打了。
花旗軍在瓜島登陸以後,零戰型被迫從107公里外起飛。
不過,它的航程只有1800公里,根本不可能給轟炸機群護航。
只能眼睜睜的看著,轟炸機群成為花旗戰鬥機的靶子。
吃了大虧的倭國海軍,立刻終止了“零式型”的生產。
氣急敗壞的要求,把“零戰”的續航力恢復到零戰1型的水準。
三菱隨即在“零戰型”的基礎上,開發出“零戰型。”
設計師們在機翼內部增加了一個40升的油箱,同時恢復了“零戰1型”的摺疊機翼。
雖然提高了續航能力,但飛行效能又有所下降。
不過,“零戰型”總算是改善了機炮射擊的精度。
在此之前,因為機炮的彈道彎曲,又被飛行員叫做“小便炮,”非得是老手射擊才打得中。
大部分菜鳥飛行員,寧可用另外兩挺7.7毫米機槍。
但在這時,海軍方面對續航力的要求已經大為降低。
裝備了這麼一架效能全面倒退的戰鬥機,情況可想而知了。
這個時候,“零戰神話”已經被戳了一個個的窟窿,尤其遇上“F4U海盜”、“P8閃電”時,它已經力不從心。
尤其後者,還撕開零式戰鬥機的防線,把聯合艦隊司令長官山本五十六從天上打下來。
面對日新月異的對手,倭國海軍再次要求三菱拿出方案,這一次他們又會得到什麼?(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