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六。

八一建軍節。

烽火博物館外熙熙攘攘。

很多人一邊看錶,一邊焦急的說道:

“快了,快了!”

此前,林超宣佈。

為了佈置南昌起義主題展廳,烽火博物館暫停營業7天。

本來這是件尋常的事情,但卻被一張“諜照”攪得滿城風雨。

畫面上,只有一座碩大的城市模型。

雖然還來不及上色,但從細節上看製作十分的精良。

評論區再一次火爆起來。

扛十牛:

“林館長,你準備去幹房地產承包商?多少錢一平米,超過00,我可買不起啊!”

猴村村長:

“林館長,您那還缺掃地、擦窗戶的嗎?不給工資都成,我只要一張玲玲的簽名照片。”

只有一個叫那年那兔ID的說道:

“這不是老南昌城嗎?居然恢復到了這個程度,林館長的考證功夫一流啊!看看哪些招牌、布幡,以及街邊的桌椅板凳,這些細節讓人歎為觀止。”

“我都有些等不及了,等到開放時一定登門拜訪,到時候還請林館長照應一二。”

二團團長也開了口。

“各位兄弟姐妹,烽火博物館的事,就是咱們大家的事。都把訊息發一發,朋友圈、微博,手指頭一點就能給林館長做宣傳了。”

他的招呼,立刻帶起了強烈的回應,很快網上就選起了一股浪潮。

有正,自然就有反。

前段時間刪除微博的那些人,又迫不及待的跳出來。

路景文:

“博物館是耐得住寂寞、清貧的地方,容不得半點譁寵取寵。可是烽火博物館的林館長,又按耐不住他躁動的心,居然搭建起城市模型。我不知道,這會帶來什麼效果,也許影視城的人比較喜歡吧!”

華東省歷史學家於德月:

“這次是建一座城,下次是不是要建一個國?這種形式主義的歪風,早就應該批判了。我還是奉勸林館長,勤勤懇懇做事,老老實實做人。”

歷史作者水流月:

“我看到了奢靡,歷史應該被銘記,但不能用這樣的手段。今天,林館長造一個城的模型。明天,就會有無數的人效仿。這是一種極大的浪費,這也是一種背叛!”

這些質疑的聲音,立刻引起了附和。

海城市博物館薛恩:

“我贊同各位老師的話,海城的經濟並不富裕,同時搞兩個顯得太浪費了。林館長應該放下心中的芥蒂,積極配合市博物館搞好宣傳嘛!”

沒想到的是,這條訊息才發出來。

烽火博物館的官方微博,立刻回應道:

“烽火博物館將於八月一日恢復正常營業,歡迎單位、個人前來參觀!”

下面還有附著一張照片。

背景。

硝煙瀰漫。

古老的南昌城,更顯得斑駁滄桑。

前方,一隻巨手緊握著紅旗。

“我們來了!”

短短的四個字,道出人民軍隊從這裡誕生。

他們經過了無數血戰,最終洗刷了近代的屈辱!

為華夏民族的復興,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這句話一出,網上更是熱鬧了。

不過,大多數的訊息並不利於林超。

“烽火要和市博物館打擂臺啊!不過,我收到一個內幕訊息,今年市博物館重新做了設計,已經不同於以前了。”

“烽火固然不錯,就是館藏的藏品不豐富。僅有的幾門火炮,據說也是破爛不堪,實在不看好他們的表現。”

“市博物館還有省博物館撐著,烽火的後面什麼人都沒有,勝算幾乎為零。林館長,就不要掙扎了。”

事件有了一些熱度,入口網站立刻來湊熱鬧。

某狐華東地區新聞。

《碰撞,兩個博物館的競爭!》

報道才出,點選率立刻達到8萬,各路媒體立刻跟進。

《創新還是毀滅,如何經營民營博物館。》

《力量懸殊,烽火博物館真的能來嗎?》

林超再次被推到風口浪尖,各種質疑紛至沓來。

不過,他的心思本沒有放在這上面。

7月8日。

清晨。

一個宣傳片忽然出現在C站!

看著釋出人是都大俠吃烤鴨,C站的吃瓜群眾們立刻興奮起來。

影片的開頭依舊是一片黑色,緊接著出現了舊中國的版圖。

武昌起義。

辛亥革命。

……。

一連串的歷史事件,出現在地圖上。

與之相配的是圖片、影片。

上面的國人無不神情激昂,他們在與舊軍閥進行著殊死搏鬥。

音樂也同樣雄渾,讓人覺得胸前熱血翻湧。

恨不得回到那個時代,與先烈們並肩作戰。

可就在這時,音樂變得悲傷起來。

就在大家不明就以的時候,才發現時間到了197年。

“四一二。”

“馬日事變”

“……。”

人頭滾滾。

血流成河。

看到這自相殘殺的一幕,所有的人只覺得胸中鬱結,不禁想發出憤怒的吼叫。

這時,所有的聲音都消失了。

時間定格在八月一日!

緊接著,一張張歷史照片出現在螢幕上。

或是偉人指點江山。

或者戰士浴血疆場。

土地革命。

抗日戰爭。

解放戰爭。

戰爭越來越激烈,音樂也越來越雄壯。

彈如雨下。

炮火連天。

無數的戰士倒下去。

但又有更多的人衝上來。

一直到,1949年10月1日。

主席在天安門城樓,看著威武雄壯的人民軍隊,緩緩走過天安門廣場。

抗美援朝。

97年大洪水。

汶川地震。

英雄們的身影輪番出現在螢幕上。

他們就像一滴滴的水,最終匯成了大江大河。

影片結尾,一個磁性的聲音說道:

“我們來了!”

畫面最後定格在一面軍旗上。

迎風獵獵。

勢不可擋。

無數的人愣住了。

過了好久,才有人打出第一個彈幕。

“我想參軍!”

“我先擦擦眼睛,今天風沙略大。”

“哎,一個大老爺們對著螢幕流眼淚,臉都臊紅了。”

1萬條。

5萬條。

10萬條。

整個影片,都被文字遮蓋住了。

但最多的一句話是“祝你生日快樂!”

無數的人轉發個這影片,C站、D站瞬間湧數百萬的觀眾。

這浩大的聲勢,最後引起了很多部門的關注。

“贊!”

國防部的微博率先表態。

接著,就是各大軍種的院校。

一時間,烽火博物館的粉絲數量直線上升。

而這一幕,也嚇到了那些質疑的人,他們趕緊把所發的帖子都刪掉。

看著@的資訊統統變成空白,林超搖著頭的說道:

“你們這是何苦呢!”(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