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孫無忌雖然不喜歡李楓這個人,但是他並不否認李楓這個人的才華。

李楓的有些觀點和這個時代的價值觀格格不入,但是長孫無忌每每都能從那些看似“離經叛道”的言論中獲得不少靈感。

兩人在一邊聊了兩刻鐘,李世民終於結束了自己“體察民情”的活動,他對於此次活動的收穫很是滿意。

“賢弟啊,你這莊子經營的頗為富裕啊。”李世民一邊喝著侍從送上來的清水,一邊說道。

“兄長謬讚了。還有很多需要改進的地方,距離富裕還遠著呢。”

“李縣子,這都叫不富裕,那什麼叫富裕?那不成錦衣玉食才算?”長孫無忌不懷好意的問道。

“錦衣玉食的確可以說是富裕,可我的莊戶每戶一年所有的收入摺合銅錢不過二十餘貫,這點錢怕是都不夠孫員外在平康坊喝頓酒的吧?這也稱得上是富裕?”李楓嘲諷地說道。

“額……”長孫無忌啞口無言了。他在平康坊喝頓酒的話費可不止這倆錢兒,起碼得五六十貫的開銷。

長孫無忌無言以對,李世民到是先驚了:“二十餘貫?賢弟莫不是算錯了?”

“可能算少了,但是大致應該差不了多少。”

“賢弟,你莊上莊戶收入怎麼會這麼高?”李世民饒有興致的問道。

“我莊上有些工坊,莊戶可以進去做工,另外莊上農閒時會有一些活計,莊戶們也可以掙些工錢。”

長孫無忌有心想反駁,但一想到李家莊那高到離譜的工匠工錢,想來這數字應該是錯不了了。

“唉。”李世民嘆了口氣,略有些惋惜的搖了搖頭,本來還想看看李楓有什麼致富之法可以借鑑一二,結果完全沒辦法借鑑。

長孫無忌見狀,眼珠子一轉,問道:“不知道李縣子可有讓百姓富裕之法?”

“富裕不敢說,增加些許收入倒是問題不大。”

長孫無忌愣了一下,你丫這麼自信的?旋即問道:“不知可否賜教一二?”

“可以啊。”李楓回答的很是爽快。不過回答完就閉口不在言語了。

長孫無忌等了半天也沒等到下文,略有些不滿地說道:“你倒是說啊。”

“李兄,去我府上坐坐?”李楓鳥都沒鳥長孫無忌,看向李世民說道。

“好啊。”李世民樂得看到兩人不對付,樂呵呵的同意了。

說罷兩人便往李楓的宅子走去,長孫無忌只能憋著一肚子氣跟了上去。

李宅,前廳

小菊給三人送上茶水便安靜地站在一旁。

喝了一會兒茶後,長孫無忌開口問道:“敢問李縣子,富民之法具體如何?”

這倒不是長孫無忌沉不住氣,單就喝茶聊天這事兒,長孫無忌能和李楓東拉西扯一下午。可是總不能讓李世民先開口吧?在長孫無忌看來,他這是看在領導面子上給李楓一個臺階下。

李楓好整以暇的呷了口茶,才緩緩說道:“可以讓農戶養雞鴨豬。”

“養雞鴨豬?”

“是的,一家養個七八隻雞,一兩頭豬想來不是問題。養肥了賣錢即可,自己也可以吃。”

“養雞鴨這事倒是不難,可豬這東西吃的多不說一年也長不了多少,肉質腥臊,百姓怕是不願養殖。”

“那是飼養不得法,我這裡有一套完整的養殖之法,不僅可以改善肉質,一年內把豬養到一百五十斤問題不大。”

“眼見為實,耳聽為虛。不知李縣子可否讓我見識一二?”

“當然可以。馬漢,帶孫員外去咱家豬舍看看。”

“是!”守在廳外的馬漢聽到李楓的呼喚,馬上走進廳內,對長孫無忌道:“孫員外,請隨我來。”

長孫無忌沒想到李楓真敢讓人帶他去眼見為實,只得硬著頭皮跟著馬漢去了豬舍。

至於李世民,自然是留在前廳和李楓繼續喝茶。這位爺從小錦衣玉食,馬圈都不曾去過幾回,怎麼可能會去豬圈那種腌臢的地方?

兩刻鐘後,長孫無忌腳步有些飄忽的回來了。李家的豬圈雖然每天都有人打掃,但依舊很臭,畢竟誰也不會閒的每天給上百頭豬挨個洗澡吧?

“這才兩刻鐘,孫員外就眼見為實了?”李楓促狹的笑道。

“只是看到了豬,其他的並沒有看到。”

“要不孫員在我莊上住上一段時日,參與一下養豬,這樣就可以充分的瞭解養豬的方方面面。到時候孫員外上書朝廷推行養豬之法,以陛下愛民之心屆時孫員外必得重用,加官進爵指日可待啊!”

長孫無忌聞言好懸沒跳起來,他雖然從小被趕出家門,和母親妹妹投靠舅舅高士廉,可高士廉也沒虧待他們一家,不說錦衣玉食,衣食無憂是有的。別說是養豬,他連活豬都沒見過幾回,這讓他養豬不是要他命麼?

還加官進爵,他再加官加的也是散官,除了加些俸祿屁用都沒有。進爵就更別想了,再進就要封王了,怕是要死無葬身之地啊!再說了,就一養豬的法子,能弄個七八品的散官就不錯。

長孫無忌剛想開口辯駁,就看到一旁的李世民露出了一副若有所思的表情,心裡一驚,自己妹夫不會是真的心動了吧?趕緊出言道:“李縣子說笑了。”

“我可沒說笑,認真的。孫員外你要能把養豬之法推行天下,天下百姓都要謝你,絕對青史留名。”

長孫無忌:我謝謝你啊!

“賢弟,莫要再打趣孫員外了,他是工部官員,懂得甚畜牧之事?回頭我幫你問問太僕寺。”李二再次解救了自己的大舅哥。

“那就先謝過兄長了。兄長明日可有公務?若是沒有不若留下吃頓便飯,休息一夜再回長安?”

“那便恭敬不如從命了。”李世民稍一思索就同意了。

酉時三刻,李府飯廳

李世民和長孫無忌對著面前的紅燒蹄髈、滷豬蹄、豬頭肉、白切肉瘋狂的輸出。

尉遲寶琳和程處默也不甘落後,就差沒當場表演三口一頭豬了。

一頓晚飯吃的是山崩地裂。

眾人酒足飯飽後,李楓笑著問道:“孫員外,這豬肉吃的可還滿意?”

“這豬肉甚好!我回去就上書陛下,讓太僕寺務必派人過來學習養豬。待此法造福百姓之日,為兄必為賢弟請功!”

“多謝兄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