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這麼快就有思路了?果然專業的事還要交給專業的人啊。
米:我先看看天工給我發來的靈念資訊,嗯……哦,這樣啊。好了,現在跟你說說怎麼寫論文才能把北斗導航跟咱們的實驗聯絡上。
易:好的老師,我認真記。
米:天工告訴我,你們地球上的衛星導航有兩大核心要素,一是時間的精準性,二是訊號的精準性。那麼可以從時間的精準性引出水平雙表實驗,再從訊號的精準性上引出風洞光速實驗。
易:從時間的精準性上怎麼著手寫論文呢?之前我們說過時間不是客觀存在,而是主觀印象,既然是主觀的,又怎麼保障精準性?
米:我勸你寫論文的時候先別提時間存不存在的事,寫這些就變成哲學論文了,不符合大賽主題,評審不是要求創新和實用嗎?就從這兩樣上來,閒話不說,簡單粗暴說事就行。
易:哦,那好吧。
米:在論文中先要明確一個概念,那就是鐘錶本身並不是時間,鐘錶只不過是時間的計量儀器,因為鐘錶的停轉並不代表時間的靜止,這一點誰都能理解。
接下來你要說一說,既然鐘錶不是時間,那麼人們為什麼要選用鐘錶來計量時間呢?因為鐘錶有一個極為重要的特性:運動有規律。
易:老師,之前您給我們講過關於時間的事情,對“運動有規律”這一點我非常明白。凡是運動有規律事物,就可以當做計量時間用品,在鐘錶出現之前,人們會用太陽的升落、日晷、沙漏、燃香等物品來計量時間,正是因為這些物品的運動變化是有規律的。
米:對。用這些有規律的運動去定位無規律的運動,比如在道路上時快時慢行駛的車輛,就可以得知車輛運動了多久,其實就是在計量用品上走過了多少刻度。
如今地球上廣泛運用鐘錶來計量時間,而鐘錶實現規律運動的原理是什麼呢,你有沒有想過?
易:我對鐘錶構造不太懂。
米:天工說了,鐘錶能夠進行規律運動,是因為鐘錶裡面有一個震盪器,震盪器的規律運動帶動了鐘錶指標的規律走動,或是顯示屏上的數字精準變化。
易:震盪器是啥?
米:舉個最簡單的例子說明情況吧,這裡面的道理說開了,連小學生都能聽明白,就看你們科學家那些固化的腦袋能不能聽懂了。
說一樣東西,老式掛鐘你見過吧?
易:就是那種帶著一個擺來擺去的錘子的老掛鐘吧?見過啊,我爺爺家就有一個,小時候我老愛抓那個掛鐘的擺錘,沒少挨訓。
米:你說的那個擺來擺去的錘子,叫做鐘擺,它就是掛鐘的震盪器,所有鐘錶都有震盪器,那是鐘錶的心臟部件。在機械手錶裡叫擺輪,在石英錶裡叫石英震盪器,就算是最精密的原子鐘,也不過是用原子震盪替代了鐘擺而已,其本質都是把震盪器的規律運動轉化為鐘錶的讀數。
易:謝謝老師的講解,想不到地球上的知識還要勞煩天人給科普,這些鐘錶知識和我們的科學實驗有什麼關係呢?
米:當然有關係了,還至關重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