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老師,通常人間把各大教派統稱為“儒釋道耶回”,您講了佛、耶、道,還沒說儒和回呢,這兩家之中就沒有什麼分真相嗎?
米:也有啊,不要急,咱一樣一樣講。上回說到建設宇宙用了靈術程式“道”,後來稱之為天道,宇宙建造好之後,又把天道進行了應用拓展,使之能夠自行維護宇宙的運轉。這天道雖然強大,卻只是個程式,讓它按照設定完成任務還可以,無法主動指導眾生修行,這樣就需要把天地間的基本道理和法規傳下去。
根據和平合作這個“和合原則”,形成了一套評判善惡是非的標準,需要人們在事物的動態中去把握。我在之前詳細說過這些,你是不是已經熟悉了?
易:是的老師,我已經理解了,還需要在運用上加強。
米:你認為善惡是非的標準,重點是什麼?
易:我認為是“先善原則”,主動地、先對別人好永遠是對的。
米:回答正確,把握好先善原則,就是把握了天理。那麼你想想,天理這一支分真相,是由哪家傳到人間的?
易:肯定是儒家,儒家講的仁和義就是先施善與後報善嘛。
米:對啦,這種施善與報善,在家庭中就是父母養育子女,子女孝敬父母的關係,在社會上就是上級先關懷下屬,下屬報答上級的關係,比如君王先施仁於臣民,臣民則忠義於君王。所以有“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教導。
易:儒家的“君臣父子”真實含義是這樣的啊!以前總聽到批判的聲音,原來是誤會儒家理論了。
米:倒也不是誤會,後來的儒生們搞出了什麼君臣父子的綱常,再後來只是強調下位者對上位者的單方面服從,這就曲解了先儒的本意,應該批判的。
易:後輩儒生的閱讀理解不行了嗎?怎麼還能曲解先儒的本意呢?
米:不是閱讀理解的問題,無非是為了利益而已。
易:先儒書中白紙黑字寫的很清楚,他們是咋給改變意思的?
米:那還不容易,文字遊戲唄。在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中,前一個君臣父子都是動詞。你也知道,古漢語中的動詞有“使動用法”和“以動用法”的區別,先儒的原意是使動,“君君臣臣”就是使君王做好君王之事,使臣子做好臣子之事,君先臣後,代表著先仁而後義,父父子子也是如此。可是後來之人都給改成了以動用法,以君為君,以臣為臣,這一下子意思就反過來了。
易:天理都給曲解了,老天也不管嗎?
米:閉卷考試之中,監考老師都不能干涉考生答卷,何況上級領導呢?先賢已經把道理傳了下來,考生們如何選擇,那就反映到功德分數上了。
易:哦對,一著急忘了考試的事兒了。
米:咱們再說另一部分真相吧,那就是關於法規的。在閉卷考試的隱文明當中,人類不知何來何去,也不知生存的意義,就很難剋制自身獸魔心性中的不良方面,對此,上天略施超自然之力,傳下來一些行止守則,亦稱“天法”,這就是回教的那一支分真相。
易:難怪回教經典之中有很多都是關於法規方面的內容!
米:好,關於拆分真相的事情,咱們已經講完了。
易:在隱文明階段,上天還真是費盡了心思呀。
米:上天費的心思還不止這些呢,除了拆分真相,還搞了幼教真相。
易:幼教真相?什麼意思?是幼兒教育嗎?
米:意思差不多吧,上天想讓人們講品德,卻又不能暴露天機,怎麼辦呢?在人類文明初期,科學還沒發展起來的時候,就只能用到幼兒教育的方法。你想想,要讓一個幼兒聽話,你會用什麼法子呢?
易:哈,我雖然沒結婚,可也幫親戚帶過孩子。想讓一個小孩子聽話,一是用好東西晃著他,二是用厲害的事情嚇唬他。比方說聽話就給糖吃,不好好睡覺就有老貓來咬耳朵。
米:對呀,這樣的幼教方式可能所有的家長都會吧,上天也是這麼辦的。在人類社會發展的早期,人們思想處於矇昧的時候,只能採用威嚇與利誘相結合的方式讓人類聽話,聽話的、相信的會得到某某獎賞,不聽話、不相信的會受到某某懲罰,什麼天堂啊,地獄啊,末日審判什麼的不就有了嗎?就跟家長們對付孩子的方法差不多,意思就是讓人類聽話守德守規,別像野獸那樣過日子。
易:我天,還能這樣啊!
米:在人類文明的早期也只能這樣啊,之所以稱為幼教真相,是因為這其中也是包含真相的,並沒有騙人。天界和佩境不就是天堂嗎?勞改煉獄比地獄還要受罪呢,這都是真事啊。如果我們講的這些天機奧秘人類不接受,不能順利轉型為開卷的顯文明階段,那麼舊文明的末日就快到了,所有人類都要結算一下功德總成績,這不就是末日審判嗎?
易:老天想到的這些法子真是絕了!即達到了教育引導人類的目的,又分散隱藏了天機,服了!這都是誰想出來的主意啊?
米:你可別忘了,宇宙生生滅滅經歷了多少屆?天界已經存在了N億年了。這麼長的時間裡什麼事情沒經歷過?那麼多的天人,什麼主意沒想過?文明劇本早就很完善了。實話跟你說吧,拆分真相、幼教真相都不算完,還有混淆真相呢。
易:啥?混淆真相?
米:是的。為了掩蓋天機,上面經常在人間製造迷霧,比如和外星人接觸啦,地外文明傳訊啦,還有虛擬世界等等各種號稱真相的說法,都是混淆真相。
另外,分真相、幼真相、混真相都是互通互融的,再加上人們自己大開腦洞,琢磨出來的諸多“真相”,以及各種真假參半的、邪的歪的“真相”。就能很好的把水攪渾,把真實天機深深隱藏起來。
易:我簡直要暈了,為什麼要這麼做呢?
米:既然人類來世上是參加考試的,那就要按考試的規矩來。你在考試的時候做過選擇題吧?
易:做過呀。
米:選擇題一般都會給出ABCD四個選項,讓你選一個正確的對不?如果咱們說的這些天機就是正確選項,那總要配上三個其他選項吧?否則就咱一個選項,這道題也不用做了。
易:哦,您這麼一說我就明白了。那些分真相、幼真相、混真相,都是我們正本真相的選配項,讓大家憑自己的思考和覺悟去選擇,這樣就能考出分數高低了。
米:大致是這意思吧,但不是絕對。很多心地純良的人文化水平並不高,甚至連字都不認識,根本搞不懂這真相那真相的,可是隻要人家說話辦事都憑良心,同樣可以考出高分。
易:若是學者和文盲都有道德,誰的功德分高呢?
米:當然是學者的分數高啊,功德是能力和品行的總稱,如果大家的品行分都同樣高,可有學問的人在能力分上還要高一些呢。
但是不論一個人有沒有學問,都不要搞迷信崇拜,當初上天派人下來分別傳達天機真相,凡是下來的人,不論身份高低,都懂得天道規矩,嚴令後世傳人不得立像搞迷信崇拜,但後人愚昧,漸漸地越來越迷信了。
以佛教為例吧,早期是沒有佛像的,後來剛開始搞迷信時,也沒敢公然立像,只用一朵蓮花代表佛,再後來就大膽地立起人像了,不過早期的佛像還是真人的樣子,有頭髮也有鬍子,多少還尊重了佛陀的生平,把佛像做的瘦如乞丐,隨著迷信的加深,佛像就變成今天看到的胖乎乎的模樣了。就算佛陀再來人間,看到佛像也得跟人家打聽這位是誰。
易:後人這樣做,會不會損傷佛陀的功德呢?
米:不會的,佛陀以及各位天上來的指導老師,在人生際遇中覺醒了自己使命的同時,也覺醒了天道規則感,所以他們堅決拒絕對個人的迷信崇拜,後人不聽教導,非要那麼搞,那就跟指導老師沒關係了,誰敢自稱神聖搞迷信崇拜,就扣誰的功德分。
易:老師,有人問在現實中燒香拜佛等行為算不算迷信?會不會被扣功德分?
米:這些行為,如果沒有到痴迷、病態的地步,倒也不會被扣分,頂多是不給加功德分。因為那些信仰畢竟是正本真相中的分支部分,主旨是導人向善,人們不管按照哪家的信仰,只要去實施良知善行,都有功德增長。
注意,不要依賴外力來增加功德,功德就如身上的力氣,只能自己練出來,別人的力氣再大,也不能送到你身上。靈魂的前途與命運,完全是透過自己在良知善行上的努力爭取而來,不會被施捨、贈予、求取,也不能用財物和虔誠來換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