茵兒你好:

近日和家中聯絡,聽說你開始戀愛了,姑姑我很感慨。

還記得當年你快出生時,全家熱情地討論你的名字,還記得我第一次聽你說話,是你指著一根雞毛說“毛毛”。在你還是幼兒時,我常抱著你上街,你哭鬧著要果子吃,我就哄著你叫好姑姑,那時候,懷抱你這個幼小的生命,餵你吃果子,感覺好像能到永遠……

可一轉眼,你都到了婚戀的年紀,怎能不讓人感嘆歲月無情呢?

在你來到這個世界之前,我們也曾是孩子,是你的到來讓我們升為了長輩,從那時起,我們才算是真正的大人了。

做了大人,就意識到大人的責任,就會自發地去呵護你。畢竟大人經歷的事兒多,走過的坎兒多,從我們牽住你小手的那一天起,我們就一心一意地教給你哪裡有危險,哪裡有快樂。不養兒不知父母恩,等將來你有了自己的孩子,你才會明白,我們這是為什麼。

如今,你開始戀愛了,婚戀是為了組建一個新的家庭,新家庭中生活的主角是你,而不是我們,可為什麼我們卻如此在意、如此關注你的戀情呢?那是恐怕你將來受到委屈、受到傷害啊!這是做長輩的一種本能,你要懂得大人們的心。

也許你認為自己擁有了愛情,那現在我就和你聊一聊愛情。

愛情,和所有的愛一樣,分為付出方和承受方。

付出方在付出愛的同時,也會產生愛的滿足,就比如父母對孩子的愛;

承受方在承受愛的同時,也會產生愛的回饋,就比如孩子對父母的愛。

付出方和承受方的身份是可以互轉的,所以孩子長大後會孝敬父母。愛情也是同樣的道理,你先愛上他,或是你愛他更多,你必然就是付出方,反之你就是承受方,若兩情相悅,身份也可以互換,但角色卻不會消失。每當愛情遇到挫折時,你所有的付出將轉化為等量的痛苦。

世上從未有過一帆風順的愛情,即使是在戲裡也沒有。轟轟烈烈的愛情確實存在,但長久轟轟烈烈的愛情卻從未有過,即使是在戲裡也沒有。

你一定要記住,愛情是有時效的。

為什麼呢?因為在面對戀人時,人的智商和理性會大幅下降,情商和感性會大幅攀升,由於這一升一降,戀人們在相處時會極為敏感,常會因為很小的事而愉悅,也會因為很小的事而傷懷,正因為這樣,愛情也叫情劫,再加上世間規矩、親友衡量,愛情怎麼可能會一帆風順呢?熱戀中的情侶,理智是處於非正常狀態的,而非正常狀態又怎麼能持久呢?所以,從未有過長久轟轟烈烈的愛情,愛情是有時效的。

愛情的結局通常有三種,一是在情劫中因愛生恨,兩人帶著滿心的傷痕不歡而散。二是受到世道人情的所限,不得不散,只讓此情可待成追憶。三是比較極端的情況,雙雙殉情而去,這在戲裡戲外都是悲劇。

那麼有沒有愛情在歷盡悲歡之後,終成正果的呢?

沒有!自古到今,從來都沒有。

因為,結婚並不是愛情的成功,而是愛情的終結。

戀人們在結婚後將面臨繁雜瑣碎的日常生活,那種理智與情感的非正常狀態,會迅速回復到正常狀態,你會發現他不再是從前的那個他,他會發現你不再是從前的那個你,這時,愛情就宣告結束了,兩人若是不適應這種新情況,就只能面臨煩惱和分手,這就是“婚姻為愛情墳墓”的原因。

如果兩人適應了這種新情況,經過重新磨合,愛情會轉化另外一種感情——親情。此時,愛情同樣也會結束,但相依相眷的親情卻開始了,這才是“有情人終成眷屬”的真實含義。

愛情和親情有什麼區別呢?區別太大了,一個是情愛,一個是疼愛,根本就不是同樣的感覺。情愛是親人們無法替代的,而疼愛卻是所有親人都能給你的。當愛情變成親情後,還自以為是愛情,那是錯覺。事實上,很多婚姻並沒有愛情基礎,但雙方若能建立起親情,這也是成功的婚姻。

愛情就像燃燒中的明火,熾烈而短暫;

親情就像燃香中的闇火,溫馨而悠長。

愛情會隨人、隨事、隨心而轉,但親情卻不會。

愛情可以在愛與不愛之間做出選擇,而親情只能在親與更親之間做出選擇。

在這個世上,只有我們這些親人才永遠不會背叛你,因為我們根本沒有背叛這一選項。比如我是你的姑姑,我這輩子再也無法選擇不做你的姑姑,你可以有前任男友,卻不可以有前任姑姑,什麼叫骨肉至親?什麼叫斷了骨頭還連著筋?現在你該明白了吧!當你遠離家鄉,你可知有多少親人在守望著你的方向?

由愛化親,情可永恆。

戀愛中的你,在享受甜蜜愛情的同時,也要保持最基本的理智,看看你們的這份感情有沒有轉化為親情的可能,如果沒有,那你要警惕,如果有,那姑姑祝賀你今生獲得了一份圓滿的感情。

當然,人生的圓滿離不開幸福生活,不知你如何看待幸福?姑姑告訴你,人生沒有標準的幸福,也沒有絕對的幸福,幸福是人們心中計算出來的一個得數。

你的際遇,與你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做一道算術題,得數是正,你就會感到幸福,得數是負,你就會感到不幸福,這個數值越大,你的感覺越深刻。

兩個人即使是幹同樣的工作,吃同樣的飯,一個人可能會心滿意足,而另一個人則可能認為自己非常不幸,這就是因為兩人的思想觀念不同。沒有正確的觀念,就不可能擁有幸福。

想想我們的父輩祖輩,他們在你這個年紀,每日在風吹日曬中辛勤勞作,還照樣積極樂觀地生活,我們再苦再難,還能比得上他們嗎?正是他們成功地養育、教育了我們這些後代,才有了我們的今天。人心都是肉長的,時代在發展,而人心卻從未進步過!否則何來人心不古的嘆息?我們不是那個時代的人,為什麼就不能有那個時代的心?

父母養育兒女是天職,但兒女長大成人之後,就到了回報父母的時候,按理說,兒女應該靠自己打拼,靠自己才是硬道理,不能把自己的未來建立在父母的支援上。

父母對成年兒女的任何付出,雖然合情,卻不是合理的,那都是為人父母的給予的恩情!當下世風,浮誇虛榮,為了兒女們的幸福,無數老人甘願當牛做馬,而少年人重視物質享受,競相攀比。往往父母付出的越多,兒女們的要求卻越高,年輕人不但不知感恩,反而理直氣壯地要錢要物,只顧自己享受,把責任和債務全推給父母,這是傷天害理啊!

人在做,天在看。人生如考場,別忘了上天時刻在考核著我們。

我們沒必要去和別人攀比、炫耀,因為真正的幸福只有自己知道,外人永遠無法知道。人家說自己幸福,你就相信嗎?你覺得人家幸福,他就真幸福嗎?天公地道,誰家的日子不是有苦有樂呢?別人上天堂也好,下地獄也罷,難道還能帶上你嗎?不能。既然這樣,為了與別人攀比而透支自己,不就太傻了嗎?

俗話說,知足才能常樂,不知足,不離苦。不知足,無幸福。

懂得了愛情和幸福的實質,那就能懂得選擇伴侶的標準。

找伴侶最重人品,其他的都次要。對方的人品好,就會給你帶來一份安全感,將來的生活、事業無不建立在這份安全感上,如果沒有這份安全感,夫妻之間就缺乏最基本的信任,連信任都沒有,日子還怎麼過呢?

怎麼考察對方的人品?你應當透過觀察瞭解,看他在敬親、敬業、敬人這幾方面是如何表現的。

首先是敬親,恩情莫大於父母,如果一個人對生養自己的父母都沒有敬意,那你就不要指望他能真心對別人好。

其次是敬業,一個人走向社會,不論他從事什麼行業,也不論他是否熱愛這個行業,既然工作了,那就應當忠於這份職業,對的起這份工作和薪酬。否則,他就缺乏最起碼的社會責任心,而家庭正是社會的最小單元,他對家庭也不可能真正負責。

第三是敬人,看他待人接物是否知禮,多瞭解一些他的上級、同事、客人對他的評價,良好的人際關係將影響到他的進步和未來。

如果這三方面都合格,就證明他不是個忘恩負義、好吃懶做、玩世不恭的人,若沒有別的不良惡習,那就可以交往。

在交往過程中,你還要注意他的言談舉止,如果他有一說一,那他是個實在人;如果他有二說一,那他是個聰明人;如果他有一說二,那麼你要留神,他是個不太可靠的人。

除此之外,你還要儘量搞清楚,他與你交往,究竟是看中了你的品質,還是看中了別的。畢竟你能把握的只有自己的品質,如果他是貪圖別的,在他有所收穫之後,你這個人就會被他最先忽略掉。

至於其他方面的條件,不是太重要。有句話叫“莫欺少年窮”,人若有志,前途無限。現今的很多高官和富豪,在你們這個年紀,起點並不比你們高。

在這個世界上,人是離不開人的。任何人來到這個世界,三天沒人管就活不成。人這一生就是在付出與承受之間不停變換,誰能一輩子只承受,不付出呢?因此,人最基本的品質就是能願意為別人負責,人最基本的道德就是能願意為別人考慮。因主人生在世,常要關注別人的感受,常要顧及別人的需要。只為自己打算的人,人類社會是容不下的。是非對錯,並不在於你怎麼做,而在於別人怎麼想。

人想活的好並不難,難的是活的明白。只有活的明白,才能活的更好。

不要嫌長輩們嘮叨,長輩對晚輩的關懷,往往都是不計得失,甚至不計後果的,為的是什麼?不就是為了讓你們少走點彎路,多得些快樂嗎?我說的這些,都是我們長輩歷盡坎坷、看遍紅塵才悟出來的道理,雖然是寫給你,但這些道理是天下通用的啊。

有人曾經問我:“把孩子教育成什麼樣才算是成功?”

我說:“每個人心中的標準不同,但有一樣最低標準是應該達到的:你若為人父母,當你和孩子在一起時,孩子的眼裡能夠有你,當你和孩子分開時,孩子的心裡能夠有你,那就足夠了。”

其實,人與人相處,又何嘗不是如此呢?當你和另一個人相處時,他能願意為你著想,那是他眼裡有你;當你和另一個人分開時,他能牽掛著你,那是他心裡有你啊。這是什麼?這就是人間的真情。

真情無形,真情無聲,但真情是無價的。

願你一生真情常在,美滿幸福!

姑姑:羽

【章末密言】--------------------

易:老師,我好像一下子融化了,不,是昇華了!徹底明白了人世間的真情,那位羽仙人真是洞見人生!我不知她曾在哪期文明入世輪迴,也不知是在哪屆宇宙所寫,但《羽戀書》我們今天完全可以用上,可見人世間的情與理永遠是相通的。

米:這篇文章,再加上我給你講的靈息共振,足夠你談好一場戀愛了。

易:是的,我心中有了憧憬。

米:此文是寫給戀愛中的女孩子的,但你可以反觀自照,若你是女孩的戀人,你應該怎麼做。

易:那不用說,我們先要一起學習《羽戀書》,每一段話,每一個字都要記住,在今後的人生道路上再也不會迷失。我要告訴我的戀人,我願意付出,也願意承受,我願意擁抱熱戀,也願意化愛戀為親情。當生活歸於平凡時,我願意擔起責任,守護我的家庭。

米:這麼說,你還算個可靠的人,那你是實在人,還是聰明人呢?

易:我……我要當實在人,哦不對,我要當聰明人。嗯,也不對,我再想想……

米:還是我來告訴你吧,該實在的時候實在,該聰明的時候聰明。懂了不?

易:懂了,謝謝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