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確定要參加大考?”考場內,一個留著八字須的考官接過靈天的牌子,有些驚異地看著他。“還有半個多時辰就到終場了,你還能答幾道題?”
“我試試吧,謝謝考官大人!”
考官不再說什麼了,他取過一個籃子,裡面裝著一卷密封的紙筒、一頂帽子、一小罐墨,一支筆。交到靈天手裡後,考官說道:“到場中找個地方坐下,戴上這頂帽子,然後開啟試卷答題。記住,終場之前不得摘下帽子,這裡可都看著呢!不要搗鬼。”
靈天應了,拿著試卷與帽子進了場。場中的學員坐的到處都是,有的低頭沉思,有的奮筆疾書,有的抓耳撓腮,卻對靈天視而不見。靈天看到馬思與王大國就坐在前面不遠處,就向他們揮了下手,打個招呼,可他們明明面對著靈天,卻毫無表示。靈天暗笑:這兩個傢伙,裝的還挺像,想當遵紀楷模吧?
來到了一處空地,靈天席地而坐,按考官說的,先摘掉自己的帽子,又把籃子中的那頂扣在頭上,登時眼前一黑,把他嚇了一跳,再看四周時,什麼也看不到了,只能看見試卷紙與筆墨放在那裡,微光瑩瑩。哦!靈天明白了,怪不得眾人看不見自己,原來這頂帽子有古怪,戴上它不但看不到周圍的人,還聽不見聲音了,雖然坐在千百人當中,倒像與世隔絕了一樣。那試卷與筆墨不知用了什麼東西塗過,還可以看到。
原來,靈天與眾學員們頭上戴的,是靈符門生產的一種產品,叫“通冠”,原理是從靈符咒中發展出來的一種靈術附著在帽子上,使戴帽之人產生暫時與世隔絕的感覺,有了這個帽子,修者就不用專門到深山絕壁上開闢洞府去閉關苦修,只須在家中把這帽子一戴,就不會受外界事物打擾,可以靜心修煉。為此,特取名為“通冠”以圖吉利,也就是“通關”的諧音。
此帽推出後,銷路卻不太好,因為大多有志於修行的修者加入了各門派,這些門派久踞奇絕佳境,有很多靈氣充裕的清靜洞府,哪裡用得著花錢去買這種“仿洞府”?而市井之中專心苦修的修者又太少,且因“通冠”售價高,買來後還要花費靈元去維持,所以銷量很低,導致這種帽子在靈符門積壓很多。
大考之前的籌備會上,為防止考生作弊,眾人真是煞費苦心。有位執事靈機一動,把“通冠”給考生們用上,不正好可以防止考生傳紙條、打暗號、夾帶小抄等等考場作弊的行為嗎?只需把筆墨試卷塗上專用的瑩粉,就能叫考生們在“閉關”的狀態下,專心去對付卷子了。這主意一出,馬上得到了一致贊同。
靈天此時可沒空去琢磨這帽子的來歷,他恨不得多生出幾隻手來,一起執筆答題。題目對他來說都不難,關鍵是搶時間!靈天開啟一頁試卷,圓睜雙眼,一目十行,先把題大致看一遍,同時梨兒也看完了一遍。然後他寫著上面的,梨兒就準備下面的答案,等寫下面的題時,他連題都不看,不假思索地照著梨兒說的答案抄錄。
儘管如此,時間還是不夠用,兩個時辰的考試時間,只給靈天剩了半個時辰,什麼奇蹟也發生不了。正當靈天埋頭揮毫的時候,突然眼前閃出炫目的光來,他愣了一下,發現頭上的帽子被摘了去,手裡的答卷也被收走了。
“這就到時間了?”靈天喃喃地說。
前面有不少學員在那裡揉著眼,交頭接耳地議論著。回頭看過去,收試卷、收考帽的考官們還在向後面走著,靈天不禁大為懊惱,早知道這樣,就到最後面一排去找個地方多好,那還能多寫兩道題!正胡思亂想著,馬思與王大國看到了他,一邊招呼著,一邊跑了過來:“你跑哪兒去了?到處找不到你!什麼時候入的考場?”
靈天隨口應著,排在隊伍裡,從封陣的開口處出了場。路上又匯齊了李德陽與劉偉,跟著亂成一鍋粥般眾學員回了學區。
哥兒幾個見靈天悶悶不樂,就問:“怎麼啦靈天?這場考試對你來說還不輕鬆?”靈天沒回答,反而沒頭沒腦地問了一句:“試題一共有幾頁?”
李德陽他們大吃一驚:“一共有十頁啊?你沒數數?”
靈天在頭腦中回憶著作過的題目,嘆道:“我大概才寫了五頁多些。”
“啊?不可能吧?!你的學習水平誰不知道?”
“我是在終場前的半個時辰才入考場的。”
“哦,這樣啊……啊?不會吧?!你半個時辰就答了五頁題?”
回到客房,靈天倒頭睡了個足覺。這幾天他太緊張了,這一睡就是一整天。醒來後,在床上發了一會兒呆。
唉,不就是個不及格嗎?算了,在乎它做什麼?反正該學的也學到了,這個學堂念不念也無所謂,至於那本《靈符心經》下篇,既偷不到手,也學不到手,還是不必理它了。嗯,就這麼辦,要是考不及格,叫我交罰款,乾脆就退學走人。
想到這裡,他心情又好些了,忽想起很久沒和聖女團員們說說話了,她們一定要抱怨了吧?於是就把阿月、水容兒她們找來聊天兒,頓時燕語鶯聲,一室皆春。靈天道:“這些天我太忙了,沒去招呼你們,大家沒生我的氣吧?”
“哪能啊,我們現在已經很快活了,隊長哥哥不在我們眼中時,就在我們心中,怎麼會生氣呢?”
靈天一聽,心想:這幫女孩兒,難道沒心沒肺沒苦惱嗎?這還是不是人了?簡直就是一大把會說話的鮮花兒。無影谷的聖女訓練真是慘無人道。
靈天一直呆到吃完飯的時間才出屋,找到了李德陽他們,又大吃了一頓。飯桌上討論的,無非是考試的事,成績沒公佈,都提心吊膽的,誰也沒有吃喝的豪興。反而是靈天放得開,在席間談笑自如。
散席的時候,靈天告訴他們,自己還要閉關幾天,有事給個傳話,說著把一張自己作的傳話符交給了李德陽。
李德陽道:“你怎麼這時候閉關修煉?馬上就放假了,你就不能再等幾天?”
【章末密言】---------------------
易:老師,我看了不少關於孝道的資料,感覺我們中國特別提倡孝道,這裡有什麼天機嗎?
米:肯定有,中華就是傳承天機的民族。文化元素中包含著宇宙與生命的深層奧義。
易:您能給多講一講嗎?
米:可以,我在這方面的學習成績還不錯呢。你知道中華代表著什麼嗎?中華並不是簡單的地名、族名,中華是文化的名稱。中華文化還有一個別名,就叫孝文化。
易:孝文化?
米:是的,在中華傳統思想中,父母雙親,是人生第一親。養親是贍養。順親是恭順。敬親是禮敬。祭親是追思。《說文解字》有言:“善事父母者”為孝。中華文化正是從孝這條根上成長起來的。你可以細想想,普天之下億萬生靈,是不是隻有高階生命能認知長輩?是不是隻有人類能有意孝行?
易:還真是這樣唉,這樣的孝心從何而來呢?
米:從上天打造有物種開始,就在培養育子與孝行了。靈魂從混沌中混然生成,本是各自獨立的,相互之間沒有關係,哦,要說有關係,那也是吃與被吃的關係,來到宇宙之中,進入生命體中輪迴,先是培養能力,考的是功德中的功能、功力、功效分數,在有德物種出現之前,靈魂們完全保持著混沌中的原態品質,沒有任何道德意識,生命之間的基本上還是吃與被吃的關係。
易:是的,我就見過家裡養的熱帶魚,母魚把剛生的孩子當飯吃。
米:一直到了爬行動物時期,能力考核才告一段落,天工們開始改造出哺乳動物和鳥類,把它們的孩子設計成不能自理的狀態,親獸必須照顧子獸才行,這時就開始考核功德中的品德了。之前咱講過,照顧孩子這種品德不是突然出現的,而是真靈界中的靈聖們在漫長的人際社會輪迴中培養出來的。
易:哦,當地球上出現人類後,品德考核就進入頂峰時期了吧?
米:是的。到了人類階段,品德就不再是親獸向幼獸單向輸入關愛,而是親子之間的雙向輸出了,父母先養育孩子,孩子長大後再孝敬父母,這就是孝道的來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