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雨涵成親那天,房裡擠滿了她的姐妹好友。

沈秀還看到了陸采薇,陸采薇的婚期也快要到了。她如今正在家裡趕繡嫁妝,若不是要參加陸雨涵的喜宴,估計還窩在家裡。

兩人剛寒暄了幾句,陸采薇便偷偷問沈秀:“你和七妹一向交好,這次她成親,你打算送她什麼好東西?”

沈秀道:“我準備了一幅送子觀音繡像,保佑她早得貴子。”說完對陸采薇笑道,“四姑娘放心,等你成親的時候,我不會厚此薄彼,也會繡一幅這樣的繡像給你。”

陸采薇紅了臉道:“人家正經問你,你卻開這樣的玩笑。”

沈秀微微一笑道:“看來四姑娘是不打算要了,好吧,那我當日送一件首飾罷了。”

“誰說不要。”陸采薇紅著臉道,“不要白不要,我才不稀罕什麼首飾。”

兩人正說著話,陸雨涵的丫鬟找了過來,“沈娘子,我們姑娘請你過去呢!”

沈秀跟著丫鬟來到裡面的房間時,陸雨涵正在試嫁衣。這嫁衣是老早就託繡莊做好的,上面穿戴的雲肩,則是沈秀親手縫製。

陸雨涵照了照鏡子,回頭看見沈秀,便不滿地噘了噘嘴,“你可算來了。我還以為正日子這天,也見不到你呢!”

“七姑娘見諒。”沈秀解釋道,“前段時間把鋪子關了,也是情非得已。”

陸雨涵道:“那你後面怎麼不來看我,虧我還把你當好姐妹呢!”

沈秀前段時間只顧著想怎麼扳倒施縣令了。

如今見陸雨涵抱怨,她只能不好意思的笑一笑道:“我心裡時不時地倒想來看看你,只是一忙就忘了。看在我幫你繡了這麼漂亮的雲肩份上,七姑娘原諒我好不好?”

陸雨涵本來就是小姐脾氣,來的快去得也快,臉上便好看了一些,“以後等我嫁去袁家,你可得常來看我。”

沈秀想到翠妮成親的時候,也跟她提過這話,知道陸雨涵此刻也很是忐忑不安,便勸慰了幾句。

陸雨涵馬上就要嫁去袁家,心裡自然有些緊張,被沈秀勸了幾句,心情才慢慢變好。

沈秀看著她含笑的臉龐,始終沒有刻意提及,自己與衛宴的身份。

她無法預料陸雨涵知道真相後的心情,可她不願意失去陸雨涵這個朋友,便打算隱瞞到底,就當做什麼也不知道。

日後就算陸雨涵知道了她的身份,沈秀賭她也不敢跟自己坦露心跡。

這事說到底,是陸雨涵更不願意讓人知道,她暗戀衛宴的事。

所以沈秀覺得,還是當做什麼也不知道的好。

這樣陸雨涵面對她,最多覺得有些不自在,而不會覺得她是在刻意隱瞞。

沈秀想明白以後,便和平時一樣跟陸雨涵相處。

一會兒,喜娘帶著人給陸雨涵梳頭、上妝。

沈秀看房間裡被擠得滿滿當當,便退了出去。

陸家和袁家這次辦喜事,都極盡鋪陳。

尤其是陸家,雖然只是嫁女,可排場比別家娶妻還熱鬧。

中午吃喜宴的時候,桌上擺滿了各種山珍海味。戲臺上還有熱鬧的戲文雜耍。

沈秀和陸采薇坐在一起。陸采薇繡了這麼多天嫁妝,早就悶得狠了。

這次難得出來,她便拉著沈秀問東問西,還問到被罷官的施縣令。

“我只聽說施縣令被罷官了,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啊?”

沈秀當然不會把內幕說出來,只微笑道:“具體的緣由,我也不清楚。想來是那施縣令自己倒行逆施,出了人命,也只知道推卸責任。所以才得了這樣的下場。”

旁邊有個人聽他們談起施縣令的事,

便湊過來輕聲道:“我聽說是新上任的縣丞,因為不滿施縣令的所作所為,所以便寫了封奏摺,彈劾施縣令。”

“這事是真是假?”陸采薇感興趣地問道。

那人說道:“坊間都是這麼傳的。這位姓羅的縣丞大人,背後可有大家族做靠山呢!”

沈秀輕咳一聲道:“既然是坊間之言,那未必可信。我聽說官場最忌諱彈劾上官,想來羅縣丞不會不知道這個道理。我想彈劾施縣令的人,大概是朝廷的御史。”

彈劾上官,到底是官場大忌。

沈秀不知道羅恭在不在乎,可是她以後還有用得著對方的地方,便想著,能給他洗清一點嫌疑也好。

反正大家都知道,所謂坊間傳言有真有假。

果然她這麼一說,那人便猶疑起來,笑了笑道:“那看來是我聽錯了。”

後面的話題,便又轉到了新任的縣令上。

有人在席間道:“我聽說新任縣令,已經派僕人過來傳話,說是三五天就會到縣城。”

“也不知道這位新縣令官聲如何?”有人開口道,“只希望別像施縣令做得那麼過分就行了。”

“我倒只希望這位縣令大人,別有馬伕人那樣的女眷就好了。”

這句話說完,大家都笑了。

沈秀笑的時候還想,這話倒說得實在。若縣城再攤上馬伕人那樣的縣令夫人,那麼城裡的店鋪便都要賠掉本錢了。

不過新縣令上任也是三天以後的事情了。

當新郎過來迎接新娘時,大家的注意力又放在了新人身上。

等新郎官袁子文帶著一群人接走新娘,陸家這邊的喜宴便也都散了。

沈秀和陸采薇一起結伴往回走,路上陸采薇提起府城的俞淑雅。

“我姐姐前日寫信過來,說是陶家的長輩想早點抱孫子,因此想早點把俞淑雅娶過門。婚期已經定了,就在今年冬天。”

“我大姐還讓我問你,俞淑雅的那幾件嫁妝繡好了沒有?”

沈秀道:“已經繡得差不多了,等我過幾日去府城,便把嫁妝一起捎過去。”

“你過幾日要去府城嗎?”陸采薇問道,“你要去的話,能不能幫我捎點東西給大姐。”

沈秀當然是沒問題。她要去府城,是因為衛宴以後要長居府城了。

文華書院在縣城是很有名氣,可是在衛宴考中童生後,幫助就不是那麼大了。

原本衛宴想在考中秀才後,去縣學或府學繼續求學。不過後面卻承蒙秦知府幫忙,把他引薦給了孟老先生。

孟老先生把他收到門下後,便與他商量了一下,打算讓他長期住在府城。一來能時時指導他的學業,二來多帶他見見世面,開闊他的胸襟。

衛宴在權衡過後,也覺得跟在孟老先生身邊益處良多。

只不過他離開縣城很長時間,便跟孟老先生告了一個月的假,想回家好好陪陪妻子和父母。

沈秀不捨歸不捨,但是很支援衛宴的這個決定。

不過她為了能多和衛宴相處幾天,便提出和他一起去府城,然後再見一見孟老先生。

衛宴本來不想她這麼奔波的,但是拗不過她,只能答應下來。

兩人已經商議好,等參加完袁家和陸家的喜宴,便回衛家村住些日子,好好陪陪衛父和楊氏。

只是衛宴去袁家參加喜宴的時候,碰到了幾個同窗。

幾個同窗知道他連中兩個榜首,紛紛嚷著要他請客。

衛宴不能不應酬一二,應酬完同窗,衛宴覺得,李夫子那裡也不能落下,於是又去李夫子家待了一天。

這樣等衛宴抽出時間,已是三天以後的事情了。而這天,也剛好是新縣令到來的日子。

一大早,羅恭就領著縣衙的大大小小官吏,等在門口。

可是從早晨等到晌午,眾人也沒等到要上任的新縣令。

羅恭看看天色不早,便先讓眾人去吃飯,等吃了飯再說。

衛宴和沈秀大丫這時候也在吃飯,而且是在縣城的一個麵攤前。

本來三人想早晨動身的,哪知道僱的馬車沒走幾步,車軸就斷了。

三人等了許久,那車也沒修好,眼看晌午到了,沈秀覺得還是先填飽肚子再說。

麵攤前忙活的是一對中年夫妻,手藝比不上苗老大,好在麵條筋道,分量給的也足,因此攤子上有不少客人光顧。

沈秀胃口不錯,吃了一碗羊湯麵後,又要了一碗。

老闆娘剛把一碗羊湯麵端來,攤子前又來了幾個客人。

這幾個客人中,以一箇中年白面書生為首。等那白面書生落座後,其他人才圍在他身邊坐下。

這白面書生隨意在攤子前一掃,目光在看到沈秀的側顏時,不由愣住了。

沈秀半碗麵還沒吃完,便感受到了對面投來的視線。

她微微抬頭,剛好與白面書生的目光相撞。

白面書生在看到她的長相後,不由喃喃道:“真像。”

“老爺,面來了。”旁邊的僕從看他對著一個小娘子愣神,不由提醒了一聲道。

白面書生這才回過神來,覺得自己剛才那麼盯著一個小娘子不放,有些失了禮數。

衛宴很快就察覺到了沈秀的異常,“怎麼了,是不是吃太飽了?”

他背對著白面書生,便沒看到白面書生望過來的目光。

沈秀不想多生事端,微微點頭道:“我已經吃飽了。天色不早了,我們還是趕緊動身吧!”

於是衛宴便掏出銀錢付了賬。

等白面書生吃了幾口面,心不在焉地再朝沈秀那邊望去時,只見座位上的人早已經離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