栓子還沒說話,衛宴已經走了出來,淡淡笑道:“大哥別那麼緊張,栓子還是有些讀書天賦的。”

剛才他問了栓子幾個問題,栓子都答得不錯,《三字經》和《百家姓》,也都能熟練地背誦下來。

除了背誦,衛宴還讓栓子寫了幾個字。

大概是衛平沒有捨得給栓子買筆墨紙硯,栓子的字寫得不是太好。

不過字寫得不好不要緊,後天可以用勤學苦練來彌補。

這次考試,衛宴對栓子還是比較滿意的。栓子的天賦雖然說不上出眾,可記憶力不錯,悟性也還行,只要加以培養,將來衛家未必不能再出個舉人。

衛平在栓子進去的時候,一直都提著心,如今聽到衛宴這麼說,方才放下心來。

“栓子,快來給你二叔磕頭,以後爹就把你託付給你二叔了。”衛平說完,就按著栓子磕頭。

哪知道栓子揚著頭道:“我不磕頭,娘說我若是跟著二叔走了,那就成二叔的兒子了。我不要做二叔的兒子。”

衛平聽到兒子說的這些話,當即就愣住了,等反應過來,便給了栓子一巴掌,“你說什麼呢,什麼叫成了你二叔的兒子。你娘犯渾,你怎麼也胡說呢!”

“大哥,別打孩子。”衛宴制止道,說完還把栓子叫了過來,“你若是跟著二叔走,當然還是你爹孃的孩子。二叔將來自然會有自己的孩子,所以不會讓你做二叔的兒子的。”

栓子道:“可是我娘說,你們成親這麼久,也沒生出孩子來,將來恐怕不會有孩子了。所以才想把我搶過去。”

衛平絕想不到鄒氏私下裡竟然會跟栓子說這種話,看著衛宴的臉沉了下來,心裡有些慌張,忙道:“老二,你嫂子就是個渾人,你可千萬不要跟她計較。回去我就好好收拾她。”

衛宴當然不會因為鄒氏而遷怒於栓子,只是鄒氏的話簡直就是在挑戰他的底線,只淡淡嗯了一聲,扭頭就回了書房。

衛平從小跟他一起長大,自然看出衛宴因為鄒氏的話而氣得不輕。

他越想越覺得鄒氏是個攪家精,忍不住狠狠瞪了栓子一眼,“你娘說什麼話你都聽,爹跟你說的全都耳旁風。以後爹沒有你這個兒子了。”

衛平是氣頭上說的,可是栓子卻當了真,以為爹不要他了,當即抹起了眼淚。

楊氏從外面回來,看見栓子哭得厲害,便問道:“這孩子是怎麼了?”

衛平氣惱道:“平日被他娘慣壞了,真是不知好歹。”

楊氏再問,衛平便把栓子剛才的話說了出來。

楊氏也氣得不輕,當即就要找鄒氏算賬。

沈秀本來正在屋裡和大丫說話,聽見楊氏高聲嚷嚷,便出來問出了什麼事。

楊氏怕沈秀聽了這話糟心,沒說什麼,只說要去老家一趟。

楊氏和衛平走後,沈秀看院子裡只剩下了栓子一人,便讓他去找大丫玩,自己去書房找衛宴。

推開門後,只見衛宴靜靜地坐在桌前,手上破天荒地沒有捧著本書看。

沈秀納悶道:“這是怎麼了,栓子沒有達到你的預期嗎?”

衛宴搖搖頭:“不是,栓子的天賦還可以。”

“那你的心情怎麼這麼差?”沈秀看著衛宴的臉色道,“誰惹你生氣了?”

衛宴深吸口氣:“沒什麼事,就是從栓子那裡聽到了幾句話,有些生氣而已。”

“什麼話?”沈秀道:“是不是嫂子說的?你也別放在心上,狗嘴裡還能吐出象牙來嗎?”

她沒問衛宴,鄒氏到底說了什麼,既然衛宴不想說,那這話一定很難聽。不知道就不知道吧,起碼不用生氣。

衛宴靜靜平復了好一會兒,才道:“剛才栓子跟我說,他不想跟著我們走。如果他實在不願意,我也不勉強。”

如果栓子不想去府城,衛宴打算出一筆錢送栓子去縣城讀私塾。

沈秀道:“可是這樣一來,栓子就得一直留在嫂子身邊了。嫂子的為人你是知道的,栓子跟著她,即便是個好孩子,將來也有可能被她教壞。還不如從這時候把栓子帶走,這樣他就不會受嫂子影響了。”

衛宴當然明白這個道理,栓子既然是個讀書苗子,自然跟著他們夫妻比較好。

只不過鄒氏的話實在誅心,若是留栓子在身邊,只怕真會被人誤會是他們夫妻不能生育。

衛宴不過分看重名聲,可是關乎到生育問題,他不想讓人說三道四。

至於鄒氏說的那些話,他不想告訴沈秀讓她煩心,因此只是沉默不語。

在沈秀與衛宴在書房說話的時候,楊氏已經和衛平氣沖沖地趕到了老家。

鄒氏正在給栓子做鞋,就見母子倆氣勢洶洶地走了過來。

“娘怎麼過來了?”鄒氏站起來道,自從衛宴中了舉人後,鄒氏對楊氏的態度也好了許多。

楊氏瞪著眼道:“當初我真是瞎了眼睛,早知道你這麼攪家,我就不該讓你做我們衛家的兒媳婦。老大,昨天你不是還說,要是她不聽話,就把她休了。如今我這做孃的準了,等把你媳婦休了,娘再給你說門好親事。”

衛平就等著這句話呢,他早嫌棄鄒氏了,聽到楊氏這麼說,當即就要趕鄒氏回孃家。

鄒氏都懵了,不明白自己犯了什麼錯,要被這母子倆這麼對待。

衛平道:“你還有臉問我們,你跟栓子說了什麼,他二叔和二嬸成親才幾年,什麼叫生不出孩子了。就算他們將來生不出孩子,那也是被你咒的。”

楊氏更是氣不過:“你個爛了心腸的婦人,竟然說我們老二以後不會有孩子了。你別以為給我們衛家生了三個孩子,老孃我就不敢休你。老大,給她收拾衣裳,趕快送她回孃家。”

鄒氏聽完母子的話,才知道後悔,“娘,孩子他爹,我知道錯了。我不該說二弟他們生不出孩子。當時我只是隨口一說罷了。”

衛平卻不理她,直接就去給她收拾衣裳了。

而楊氏為了要給鄒氏一個教訓,硬著心腸讓衛平把鄒氏拖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