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秀想到的辦法是十字繡。

十字繡不需要多高明的繡技,只要會針線就行。

不過十字繡需要很多準備工作,沈秀便找來了槐花幫忙染色。

槐花幫著沈秀染了很長時間的蠶絲繡線,知道什麼染料不褪色,同樣也知道什麼染料最易褪色。

有槐花幫忙,沈秀很快選定了容易褪色的染料。

光有染料還不夠,還要選適合十字繡的布料。

沈秀選了好幾天,最終選中了一種市面上的粗布,只要再加工一些,就可以製成適合十字繡的布料。

染料和布料都有了,曲桓那邊也找到了幫手。

老實可靠的婦人,曲桓第一時間便想到了自己出嫁的兩個姐姐,因此便把兩人請了過來。

曲大姐和曲二姐,一看就知道是本分人,也都會些針線活。

沈秀在粗布上繪製好蘭花,把槐花也叫上,將十字繡的繡法傳授給了她們三人。

十字繡的繡法其實一點都不難,三人都做過針線活,自然上手極快。

不過幾天的功夫,三人已趕製出來了一幅蘭花繡屏。

沈秀看著眼前的蘭花繡屏,問曲桓道:“怎麼樣,這蘭花繡屏應該能賣出去吧?”

曲桓認真地打量著面前的蘭花繡屏,這繡屏給他的感覺,並不像上一次那樣震撼,少了幾分鮮活與靈動,但是蘭花繡屏上的蘭花仍然栩栩如生,就好像是畫上去的一樣。

他想了想道:“應該能賣出去,只是如嫂子所說,價格不會太高而已。”

“這屏風怎麼說也是嫂子幫忙弄好的,所以我打算和嫂子三七分賬,我只要三成利潤,剩下的七成利潤都是嫂子的。”

屏風的本錢都是沈秀出的,自然她佔大頭。

沈秀覺得曲桓這樣太吃虧,便道:“三七分賬有點不公平,這樣吧,我六你四。”

曲桓心裡想的也是四六分賬,不過這屏風全指著沈秀來做,所以他不敢多要,生怕對方會不願意。

如今沈秀這麼說,曲桓只一推辭就答應了下來。

依著沈秀的意思,本來是多做幾架屏風再拉去府城的。不過曲桓說他想先試試水,因此第二架繡屏繡好後,他就僱馬車把兩架屏風拉去了府城。

私下裡,沈秀便對衛宴道:“你這個同窗家裡是不是出了事,所以急等著錢用?”

衛宴道:“那倒不是,只是曲桓這人本就喜歡做生意。而且他的心思我也能猜到幾分,若是他這一趟順利,那麼考過縣試,將來參加府試的時候,正好可以多帶點繡屏到府城。”

“原來他是這麼想的。”沈秀道,“他考慮的倒也長遠,是塊做生意的料。”

曲桓走的時候,已經是正月十六。

沈秀看曲大姐三人已經將十字繡練得純熟,便把心思放在了蘭花冊子上。

羅恭總共訂了二十本冊子。

當沈秀繡好兩個冊子後,曲桓便從府城回來了,而且還帶來了一個好訊息。

“府城的人如今正稀罕這蘭花繡屏。這兩架繡屏一露面,立時就有不少人找我問價,還說以後有多少收多少。”曲桓臉上都是笑意,“最後每架屏風都賣了五十兩銀子,這一趟便掙了一百兩銀子。”

五十兩銀子不少了,畢竟一架繡屏的本錢才一兩銀子。拋去本錢,一架屏風能掙四十八兩銀子。兩架屏風差不多就是一百兩銀子。

沈秀現在見多了銀子,還能平靜如常。

可是曲桓第一次掙到這麼多銀子,興奮得不行,打算等將來考府試的時候,多帶些繡屏過去。

沈秀冷靜道:“這蘭花繡屏最多隻能賣十架,再多就賣不了這個價格了。”

曲桓本來正在興頭上,一聽說這蘭花繡屏只能賣十架,就好像當頭被淋了一瓢涼水。

可是他細想了想,沈秀說得沒錯,這蘭花繡屏畢竟是仿品,不是真正的蘭花繡屏,能賣到這個價格已經很不錯了。

可他又不甘心失去這個財路。

沈秀不等他說話便道:“蘭花繡屏是不能賣了。可是我們能賣其他繡屏。”

這蘭花繡屏之所以能賣好價格,她的繡技是一方面,可更多的是繡屏上繡的蘭花。那蘭花有一半是後世的品種,對於這個時代的人來說,當然覺得新奇得很。

照著這個思路,只要她畫的十字繡花樣夠新奇,那麼這十字繡的繡屏便能一直賣出去。

沈秀已經想到接下來要繡什麼,除了蘭花以外,這個時代的人們還喜歡梅花,喜歡牡丹,喜歡菊花。

這些花卉繡完以後,她還可以繡人物,繡金陵十二釵,繡四大美人。

沈秀沒跟曲桓細說,只簡單描述了一下。

曲桓一聽眼睛就亮了,覺得和沈秀搭夥做生意,簡直就是他人生中做得最對的一件事。

“嫂子,我聽你的。等這十架繡屏賣完,我們就繡其他的花卉。”

沈秀預料的一點沒錯,十字繡因為上手簡單,就是粗通針線的人也能繡製出一幅蘭花繡屏。

可正因為這個特點,十字繡也極為容易被模仿。

曲桓的兩架蘭花繡屏運到府城後,很快就被有心人注意到了。

沒有幾天,府城的一家繡坊就推出了同樣的蘭花繡屏,幾乎和曲桓所賣的蘭花繡屏一模一樣。

無論是上面的十二種蘭花,還是旁邊點綴的山木草石,總之是一模一樣。

曲桓把這個訊息告訴給沈秀時,後者並不意外。

“既然府城已經有了同樣的蘭花繡屏,那我們就不能再把繡屏運到府城了。府城畢竟不是我們的地盤,我們是不可能爭過那些繡坊的。”

曲桓道:“那我們怎麼辦,總不能把這些繡屏砸到手裡吧!“

沈秀道:“砸到手裡那不至於。你回頭在縣城散播一個訊息,就說府城那邊正流行蘭花繡屏。想必那些大戶人家知道這個訊息後,總會有人跟風。只要有人跟風,那我們的蘭花繡屏就不愁銷路。”

曲桓道:“我怎麼就沒想到在縣城賣,我這就找人散播這個訊息。”

光是散播訊息還不夠,沈秀又讓人把一架繡屏放到了店裡,讓忍冬接待客人的時候,多推薦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