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鹿顧不得再去理會身上的落葉泥土,爬起身三步並作兩步挪到了菌子身邊。

試探了生命體徵猶存後,她那一夜魂不守舍的積鬱才一掃而空。

手掌快速在衣裙上胡亂擦拭幾下,探入懷中。

將一顆青光熒熒的珠子輕放進菌子口中,抱著他痴笑了起來。

她再也經受不起有至親在她眼前消逝的場景了,特別這個人,是菌子。

痴愣愣半晌後,白鹿將菌子背起,想要帶回青山草堂。

已經有好些年,沒有再揹著他趕路,菌子再不是那個只有巴掌大小的幼嬰,他此時的身高和體重早已遠超了這數年間沒有菌子長大得快的白鹿。

四野無人的夜,沒有人看到一個瘦弱女子揹著一個高大少年在蜿蜒山道上不知疲累奔走十幾裡的艱難。

白鹿將菌子置放在夜衍亭,他蜷縮著身軀,時而發寒,時而高燒,時而發抖,時而抽搐,如前幾日狸娘垂死之際一般。

-----------------

菌子仿若墜入一個無邊無際的暗黑空間,噩夢一層套一層的不停前來侵襲。

他想掙脫,卻無從下手。

肉身的疼痛依然清晰。

一道未知的陰毒力量在體內四處亂竄,每到一處停頓,就是肆無忌憚的破壞。

這陰毒力量仿若具有靈智又被什麼限制一般,只會在特定的通道中奔湧,丹田、督脈等等。

依照著舊有的常識,菌子知曉那是人體的經脈。

沒法形容那種痛感,求生不得法,求死不能動,痛不欲生,大概也就如此吧。

全身如被凍住,所有器官,所有感官已經失去了自我意識控制。

唯一還有反應的,恐怕只有因為痛苦直接受神經支配的,不斷震顫的肌肉。

痛苦不知道持續了多久,噩夢不知曉前來侵擾了多少次。

直到意識幻做虛無,感知不到天地,也感知不到自己的存在。

只有無邊無際的混沌,一片虛無,沒有方位,沒有天地,沒有光,沒有聲音,沒有存在物,什麼都沒有。

-----------------

白鹿不停的在給菌子擦拭身體,想讓他身體上恐怖的高溫退散下去。

再次拿開覆蓋在菌子額頭的溼布。

白鹿愕然發現,原本在菌子眉心,從他出生時就伴生而來的硃砂小痣,不知在何時已經消散無形。

-----------------

一道空靈之音忽然出現在混沌中,又仿若那根本不是聲音,像是直接作用在意識中的意志。

它像是在講經。

“在宇宙最初只有虛無,沒有存在物,沒有名稱。”

“混沌未分的一出現,只有這個整體的一而沒有呈現任何形狀。”

“萬物得一而生,稱之為德;”

“沒有形狀的混沌中包含有矛盾對立之區分,而且又渾然一體,沒有間隙,稱之為命;”

“混一之體運動變化的暫時靜止,就生成物,物生成而具有條理屬性,稱之為形;”

“形體與精神合一,又各有條理準則,稱之為性,自性經過修養而返於德。”

“凡有完全形體的人,無知無聞的為多;”

“運動轉化為靜止,死亡轉化為新生,廢棄轉化為興起,這些都不是有意所為。”

...

“天地未分開而成形之時,深邃遙遠,寂靜而無形無象。”

“混沌然處於一個整體而未分化的元炁之中,陰陽尚未分化,不可見不可聞無形之體。”

“但混沌為一體的元炁,其中包含著陰陽兩個對立的方面。”

“經寂然分化之後,陰氣凝聚滯沉而為大地,陽氣散發上升而為清天,陰陽分離,元炁一分為陰陽化為四時,清氣化育了人,清氣化育了萬物,故人及萬物,都是由陰陽二氣相反相成而產生的。”

“精神和形體兩個部分就組成了人,精神產生於輕清的陽氣即生於天,形體產生於重濁的陰氣即生於地。”

“天地造化萬物也同樣生人,人死各有所歸,精神返回上天,形體返歸大地,重新迴歸於陰陽二氣。”

“人稟炁而生,死後復歸其根,以何種形式存在呢?”

“聖人法天順地,不拘泥於社會,不迷惑於人。”

“以天為父,以地為母,以陰陽為綱,以四時為舉世準則。”

“天以清為靜,地以寧為定。”

“萬物違背了它就會死亡,順從了它就會生長。”

“靜漠是精神之宅,虛無是道之居,精神是秉受於天的,形體是稟賦於地的。”

“道生成統一未分的原初物質,也即元炁。”

“元炁生出天地,天地生出陰陽二氣以及和氣,和氣生出千差萬別的東西。”

“萬物都包含著陰陽,陰陽二氣互動衝蕩就生成新的和氣。”

“人受天地變化而生成,孕育後的第一個月為膏,二個月為血脈,三個月為胚,四個月為胎,五個月筋成,六個月骨具,七個月成形,八個月開始活動,九個月已不安分,十個月就出生。”

“形體己成,五臟已分工,肝主目、腎主耳、鼻主舌、肺主鼻、膽主口。”

“人體的外形如四肢九竅為外表,體內的各種臟器如五臟六腑為內裡。”

“頭圓是效法於天,足方是取象於地。”

“天有四時,五行,九曜,三百六十五日,人有四肢、五臟、九竅,三百六十五個骨節。”

“天有風、雨、寒、暑,人有取、舍、喜、怒。”

“膽為雲,以為勇威之象,肺為氣,以為皓速之象,脾為風,以為磨動之象,腎為雨,以為陰澤之象,肝為雷,以為震怒之象。”

‘人與天地相類似,而心為萬物的主導。”

“人的耳目是日月,血氣是風雨,日月失去了執行的規律,就會發生日食和月食而暗淡無光,風雨不按時而降,就會毀壞萬物而發生災害。”

...

“道是客觀存在的,又是無為無形的;”

“可以心傳而不可以口授,可以領悟而不可以認識;”

“自己為本,自己為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