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位莫怪!小子本是困龍崖的一教書小匠,偶得仙人託夢相授,也略微懂些驅鬼祛邪的微末法術。”

“可不知曉這夢中所習得術法是真是假,是高是低。”

“故聽聞此地有仙師謫凡普渡眾生,心生仰慕,莫名前來,求請仙師指點指點。”

“耽誤諸位些許時間,不知可否?”

臺下眾人,除去虔心前來求仙的少數人,更多的則是看熱鬧的閒人。

本就是夜間無事茶餘飯後的消遣。

看著祭壇上仙師仙姑單調重複的施展那斬鬼見血和凌空斬鬼之術,千篇一律,本就少了初見時的震撼。

人嘛,都是這樣,再神異的事物,看多了,也會覺得就那樣吧。

湊熱鬧的眾人看了幾日,白蓮教的術法還是千篇一律,一成不變,本早已興趣缺缺。

如今竟然冒出一個不知天高地厚的少年。

話裡話外間,俱是表現出與那仙師有鬥法之意。

不由瞬間打起精神。

七嘴八舌,大聲起鬨。

“你這小子怕是昏頭,急著求死...”

“無礙無礙...盡情鬥去...”

“管他呢鬥吧...等著看就是...”

“敢在這種場合挑釁...膽子真大...”

“小子,莫要搗亂...”

“拿出點本事來,我看好你少年郎...”

...

看熱鬧嘛,當然是越熱鬧越好。

不看白不看,是輸是贏跟自己又沒半顆銅錢的關係。

當然是任他們鬥去,爭個你死我活最好。

雖然也有不少白蓮教的忠實信眾,紛紛出言維護巫婆神漢團伙。

順帶著義憤填膺的譴責菌子瀆神。

...

“請仙師出手,狠狠教訓一下這個小子...”

“你算什麼東西,滾下臺來!”

“找死何需仙姑仙師出手...”

...

可少數終究奈何不得多數,這些信眾才一出言,就被多數看客的起鬨聲淹沒。

無奈下只好惶恐磕頭,作揖不止,唯恐仙師發怒時,將他們與瀆神者同罪。

菌子朝臺下揮揮手,示意眾人安靜。

回頭看著白蓮聖母,再次挑釁說道。

“看來大家興致頗高,都想看看在下到底有幾斤幾兩,是前來找死還是當真有幾分真材實料,不知仙師意下如何?”

“接...還是不接?”

進觸眾怒,退失眾信。

白蓮聖母還未想好如何回答,方才一直故作高深不言的白蓮教主忽然挪動腳步,去到祭臺邊猛然直跺而下,跺完還不知他腳下似乎有什麼東西,不停碾踩。

白蓮教主橫眉冷目,盯著菌子率先出言道。

“總有些未曾見過天高地闊的低賤螻蟻,生出些不知死活的妄念。”

白蓮教主言罷抬腳,剛才他碾過之處,赫然是幾隻死得不能再死的尋食螞蟻。

“生命這般脆弱,何不珍惜?“

“活著...不好嗎?”

菌子不為所動,淡漠開口。

“如此漠視生命,莫非也是仙師的慈悲之道?”

白蓮教主滿臉孤傲,一副你不懂老夫之慈愛的神情,嚴厲訓斥。

“生是螻蟻,就該有做為螻蟻的覺性。”

“賤種,爬上了神壇還是賤種,來了它不該來的地方,那就該死。”

“你說呢,少年?”

“壇下眾位苦主冤魂纏身,枯等一夜,你卻突然冒出橫插一腳!”

“你可知,你每耽誤一刻,就有苦主要多遭罪一刻?你又可知,你上來大放厥詞的時間裡,老夫本可再救一人,卻被你生生耽誤!”

“你卻還在此處假裝大義的憐憫幾隻螻蟻生死。”

“在你眼中,人命還比不得螻蟻金貴嗎?”

白蓮教主的連番追問,差點把菌子都給逗笑了。

不過不得不說,即便是當神棍,也得有些過人的本事才能立足。

這白蓮教主也算是個怪才,一手運用邏輯謬誤,施展詭辯之能發揮得爐火純青。

為了混淆臺下看眾視聽,將一個原本不相關的議題強行插入原本議題,此為其一。

又將原本對他來說明顯兩難的議題,偷換成另一個對他有利的議題,此為其二。

短短几句話就將所有矛頭全部指向自己這邊。

好似他真就是那悲天憫人的活佛,而自己卻是那妨礙活佛救苦救難的跳樑小醜。

果然,霎時間,臺下看眾看菌子的眼神也紛紛變得不善起來。

特別是那些被完全洗腦的信眾,似乎隨時都有暴起的跡象。

看眾看戲,往往帶有一種從眾的慣性。

他們不喜歡自己獨立思考。

戲臺上說這人好,他們便跟著覺得這人好;說那人壞,則跟著覺得那人壞。

“你若執迷不悟,老夫可要不客氣了。”白蓮教主佯裝震怒,直接出言威脅。

菌子不卑不亢,看著他那似乎想要暴跳如雷的作態反譏道。

“呵!這就氣急敗壞了?”

“果真醜陋的人,半夜裡生個兒子,急速去取來燈火照看,匆忙急迫,唯恐孩子像自己一樣醜陋。”

“心裡越想回避什麼,便容不得別人說什麼。內心有多齷齪,就率先出言把他人說得多齷齪。”

“小生不過是想請仙師支教一二,仙師不能正面回應不說,還滿口噴糞的給在下頭上安了那麼多汙名,莫非仙師當真是那沽名釣譽的裝神弄鬼之輩?請仙師賜教。”

白蓮教主臉色氣的鐵青,這小子竟然沒有踏入他的言語陷阱,不僅沒有急著出言為他自己開脫自證清白不說,還曉得把矛盾點推回自己身上,看來不能小視。

不過他也不乏應對之法,再度冷眼斥問。

“你幾番作亂,本座倒要問問你,若執意如此,待會身敗名裂之際,你有何可付出之物,添作彩頭?”

菌子漫不經心,慵懶答道。

“就賭命吧,如何?”

白蓮教主原本是想著提出一些讓菌子心生恐懼不敢答應對賭的險惡條件,以嚇退這不知天高地厚的毛頭小子。

卻沒想到菌子出言便要與他賭命,一時也是騎虎難下。

雖說心裡跟吃了十八隻蒼蠅一樣難受,不過面上還是裝作不屑一顧般帶著饒恕心再次勸誡道。

“你若此時滾下臺去,本座念你迷途知返,還可饒你不敬之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