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重天,凌霄寶殿。

玉帝端坐於上,蹙眉冷冷地望著案下躬身聽命的眾將,一言未發。

少頃。

居於右側的王母感覺這氣氛頗為尷尬,強壓心中怒氣,望向垂著頭的太白金星說到:

“太白金星,當初是你在殿前多番遊說,陛下與本宮才納你之言,許這潑猴職位,賜予官邸,厚待於它,如今頑畜惹下這潑天之禍,令天庭威嚴掃地,你可知罪!”

“下臣知罪!”太白金星聞言,慌地側掠出一步,一躬倒地。

玉帝看著佝僂在地的老臣,微感煩亂,但也知道現在不是怪罪他的時候,玉帝說道:“罷了,你雖有過錯,但心實為天庭著想。先起身,想想該怎麼處置這劣畜吧。你說說。”

太白金星聞言深感不安,心想雖然目前二郎神率領十萬天兵天將,浩浩蕩蕩殺赴花果山,在太上老君的金剛啄輔助下,已將孫悟空擒獲,並使用九天玄鐵洞穿其琵琶骨,現下入天牢待罪。但他因跟孫悟空以往交遊頗多,怎番回話才能既合上意,又能規避責任,讓玉帝和王母都不會疑心他為猴子開脫罪責,遷怒於他呢。

雖說玉帝已暫免太白金星之罪,讓他起來說話,但太白金星仍默不吭聲,伏在地上,為保全自已,心思急轉中下了絕心:

“回稟玉帝,老臣思慮再三,孫悟空受恩深重,不思回報,卻大鬧天牢、私放囚犯,又攪亂蟠桃盛會、偷吃蟠桃、偷喝御酒、更趁醉闖入離恨天兜率宮內,竊吃金丹無數,私自搬運下界,在花果山肆意橫行,屢犯天規,冥頑不靈。老臣以為孫悟空其罪當誅,願請法旨,親赴斷頭臺監斬!望玉帝恩准。”

好一個太白金星,為了保全自已,竟全然忘記往日交情,揣摩上意,直接要求處死孫悟空。

玉帝聽完太白金星發言後,面無表情,冷雋的眼神中有了絲不易察覺的笑意,看來太白金星的一番話是搔到了他的癢處。

玉帝環視著玉案下的眾神:“眾卿意如何?”

托塔天王李靖出列言到:

“臣贊成太白金星所言!”

巨靈神、武德新君跟隨到:

“臣也贊同!”

隨即仙班眾神紛紛附和,八仙、哪吒、福壽祿三星等以往與孫悟空交好之流,見眾人均已表態孫悟空該殺後,只有無奈地沉默,然後附和。

你我昔日友情,明日把酒來送。

別怨恨我們,猴子。

眾神表態之後,玉帝那威嚴而又不失慈祥的面龐之上浮現出一抹淡淡的笑容,顯然他已經從眾人的言辭之中接收到了令自已內心感到無比滿意的答案。此刻的玉帝,正欲開口授權並下達旨意之際,突然間,一陣低沉而又沉穩的聲音傳入耳中:“玉帝,老道有一言相稟。”

這聲音猶如洪鐘大呂一般,在整個大殿內迴盪著。玉帝循聲望去,只見居於左側座位之上的太上老君正微微躬身,向他施禮。玉帝見狀,臉上的笑意更濃了幾分,連忙說道:“老君但講無妨。”語氣之中充滿了對這位德高望重的仙人的敬重之意。

太上老君先是再次稽首行禮,然後才不緊不慢地直起身來。他那雙深邃的眼眸彷彿蘊含著無盡的智慧和滄桑,讓人不禁為之折服。接著,他用一種平緩而又莊重的語調緩緩說道:

“石猴神通廣大,此前眾神在殿中曾用千里眼法寶通天鏡探查它的來歷,只知是天地靈氣所孕育一神猴,天生天養,出生之際,地動山搖。然道法神通卻無法天賦。想追根溯源,查其師承何方,通天鏡卻只能探查到西牛賀洲,再想深入探究具體所在,畫面靈感皆一片迷茫,此乃前所未有之事。通天鏡乃天界至寶,輕易不會故障,貧道懷疑,此必高深之障眼法,目的為阻礙眾神探知石猴的來歷。

石猴現在琵琶骨已被我九天玄鐵所穿,雖不至道行盡毀,一身神通卻已被壓制,能施展之處不過二三,但此猴背後之根腳,不可不慮。

玉帝聖心寬厚,屢赦石猴罪衍,已顯仁德。誠如太白金星所言,此次石猴罪責實不容赦,若下決心,當規避意外情況出現,老道屆時願往行刑現場護法,以策萬全。”

玉帝細細聽完太上老君所言,思索片刻後對下面眾神道:

“石猴孫悟空乃天地靈氣養育,朕本不欲殺傷其性命,奈何它乖張難訓,屢教不改。此乃天意,朕亦當順應天意,準太白金星所言,眾神當盡力配合。”

然後轉向左側的太上老君:“老君剛之所言甚善,如此有勞老君了。”

太白金星領旨謝恩後緩慢起身,與眾神告退自去,著手準備行刑各項事宜。

天牢裡很乾淨。

孫悟空目前關押之處,跟他之前砸毀放出紫衣仙子的天牢不是一個地方,這裡沒有雜草,沒有老鼠,亦無聲音,只有光禿禿的牆壁,和從合金欄杆縫隙中灑進室內的月光。

這是天庭專門關押罪大惡極囚犯的特殊牢房,進入這牢房待罪的人只有兩種結果——一種是死,一種是打入輪迴,生不如死。

孫悟空看著那窗外的月光,清冷斑駁,與凡間之月別無二致。他不言不語,但眼神仍然透著股桀驁不馴。

這裡要簡述一下孫悟空大鬧天宮的起因:

孫悟空自因嫌棄弼馬溫官小職微,反下天庭在花果山自封為齊天大聖後,又被太白金星前往詔安,天庭不僅承認了孫悟空的齊天大聖職位,更賜予他一座齊天大聖府,送安靜寧神二司侍奉日常生活,並起監視作用。

因齊天大聖乃有官無祿,並無具體管轄的事物,孫悟空便天天遊手好閒,四處結交天庭神官,遊玩嬉鬧。

安靜寧神二司將情況報於玉帝后,玉帝擔心這麼下去,天長日久必生禍端,為了約束孫悟空,便讓他管理王母娘娘的蟠桃園。

孫悟空並非野性難馴,自有了任務,也是兢兢業業,來蟠桃園視察甚勤。

那日正在園內閒逛間,遇到了王母娘娘的幾位仙女,奉王母娘娘之命來點視、採摘蟠桃,卻獨不見了與孫悟空一向熟稔的紫衣仙子,他好奇地問道:

“七仙女今天怎麼少了一個呀?”

“你是說紫衣妹妹嗎,大聖?”青衣仙子說道。

“正是、正是。”

青衣仙子將紫衣仙子昨晚在天河附近玩耍,不小心失足掉落天河,今早便開始發燒難受,渾身無力只能臥床養病的情況告訴給孫悟空。

孫悟空聞言二話不說,轉身就去摘了一個蟠桃,遞到了青衣仙子的手上,讓她帶回去給紫衣仙子吃掉。

孫悟空在蟠桃園日久,早也跟蟠桃園的土地混得爛熟,他聽土地說起過蟠桃的功效,知道蟠桃不僅可以延長壽命,更可以包治百病。

青衣仙子不敢領受,需知自她們服侍王母開始,就知道蟠桃的貴重——乃是專供太乙散仙、大羅金仙、西天諸佛渡劫飛昇使用,數量極其有限,尋常小仙根本無福消受,她怕王母娘娘知道後怪罪。

“沒事,青衣姐姐,你別怕,王母問起你們就說齊天大聖給的,不礙事。”孫悟空自信滿滿,他認為有名的神仙都有定額享用蟠桃的指標,如果王母問起,大不了他少吃幾個,把指標轉給紫衣罷了。

但這次孫悟空卻估計錯了,他的齊天大聖名頭雖響,卻是蒙人的勾當,有官無祿,有名無實,所以,蟠桃實際上根本沒他的份兒。

七仙女卻是不知,青衣仙子推卻不過,見齊天大聖孫悟空堅持要給,只好收下蟠桃後,拜別孫悟空而去。

夜幕降臨,華燈初上,萬籟俱寂之時,青衣仙子邁著輕盈的步伐前往探望紫衣仙子。她手中小心翼翼地捧著一顆嬌豔欲滴的蟠桃,那蟠桃散發著誘人的香氣,彷彿蘊含著無盡的生機與活力。

當青衣仙子來到紫衣仙子面前時,她輕輕地將蟠桃遞過去,並關切地說道:“這是大聖託我特意帶來給你的蟠桃,希望它能對你有所幫助。”然而,紫衣仙子望著眼前的蟠桃,眼中閃過一絲猶豫和恐懼。她顫抖著聲音回答道:

“我……我不敢吃啊!萬一讓王母娘娘知道了,定會怪罪於大聖的。”

青衣仙子微微一笑,輕聲安慰道:“莫要擔心,今日白天我遇見了大聖,他曾對我說過一些話語。

他告訴我,這蟠桃乃是天庭之物,但也是用來造福眾生的寶物。既然我們有緣得到,就應當珍惜這份機緣,不必過於畏懼。王母娘娘如若責罰,就直接說是齊天大聖給的便是。”聽完青衣仙子的轉述,紫衣仙子心中稍安,終於鼓起勇氣接過了蟠桃。

那蟠桃入口即化,化作一股清涼甘甜的汁液順著喉嚨流淌而下。剎那間,紫衣仙子感到一股強大的力量在體內湧動,原本困擾著她的病痛,竟然奇蹟般地消失無蹤。

當晚,紫衣仙子安然入睡,夢中彷彿置身於一片美麗的仙境之中。

次日清晨,陽光灑落在宮殿之上,熠熠生輝。紫衣仙子一覺醒來,只覺得神清氣爽,身體已經完全恢復如初。她滿心歡喜地起身,梳妝打扮後,如往常一般登上了披香殿,開始盡心盡力地侍奉起王母娘娘來。

然而,就在這時,一場意想不到的風波悄然襲來。不知是誰暗中向王母娘娘告密,聲稱紫衣仙子偷吃了來歷不明的蟠桃,所以才能如此迅速地康復。王母娘娘聞言頓時大怒,立刻傳召紫衣仙子前來問話。

面對王母娘娘的嚴厲質問,紫衣仙子咬緊牙關,堅決不肯吐露實情。她堅定地表示:“這蟠桃確實是我自已偷來的,與他人毫無關係,請王母娘娘降罪於我一人吧!”儘管內心充滿了恐懼和不安,但紫衣仙子深知不能牽連到其他人,尤其是對她有恩的青衣仙子和孫悟空。

王母娘娘見紫衣仙子如此執迷不悟,更是怒不可遏。她當即下令將紫衣仙子打入天牢,等候發落。青衣仙子得知此事後,心如刀絞,淚水默默地流淌下來。她想要為紫衣仙子求情,卻又深知王母娘娘的脾氣秉性,此刻任何言語都可能適得其反。

無奈之下,青衣仙子只能暗自祈禱,希望紫衣仙子能夠平安無事地度過這場劫難。

一晃時間過了一週,蟠桃大會召開在即,仙女們奉命去採摘新鮮蟠桃,被孫悟空偶遇,孫悟空此次又沒見到紫衣仙子,好奇問起,得青衣仙子說起紫衣仙子因偷吃蟠桃已被投入天牢,不禁大怒:

“紫衣仙子沒向王母說,蟠桃是我齊天大聖給的嗎?”

“說了又有什麼用,紫衣妹妹怕連累大聖一起受罪,只好說是自已偷的。”

“我去找王母說去!”

“別去,大聖!你去了連你都要下入天牢,這是紫衣妹妹不想看到的。”青衣仙子勸住孫悟空,便與其他仙女作勢告辭。

孫悟空與仙女們聊天,得知蟠桃大會馬上召開,她們這次來是為了採摘大會上招待貴客的新鮮蟠桃。

孫悟空心中暗自思忖著:“想我堂堂齊天大聖,威震三界,卻遭受到這般輕視和冷落!居然連玉帝和王母都未向我發出半分邀約!”

這新仇舊怨瞬間湧上心頭,如同一團熊熊燃燒的烈火,在他胸膛中肆虐翻滾,幾乎要炸裂開來。

然而,儘管孫悟空憤怒至極,但他畢竟深知其中利害關係,擔心這些無辜的仙女會因自已而遭受牽連。於是,他迅速召喚出土地老兒,一番盤查詢問以核實具體情形。待確認無誤之後,孫悟空施展出定身之法,將那土地老兒以及一眾仙女統統給定在了原地動彈不得。緊接著,只見他伸手從身上拔下一根毫毛,口中唸唸有詞,眨眼間便使出了那神奇的身外化身之術。剎那間,無數個孫悟空分身紛紛湧現而出,如同蝗蟲過境一般,風捲殘雲般地將蟠桃園內的蟠桃吃得乾乾淨淨。那些實在無法吃下的桃子,則被他們裝進袋子裡一併帶走。

做完這一切,孫悟空仍覺不解氣。他轉身直奔那天牢而去,憑藉著一身通天徹地的本領,輕而易舉地砸破了堅固無比的天牢大門。

首先映入眼簾的便是那被困多時的紫衣仙子,想到王母娘娘可能會再次遷怒於她,孫悟空心一橫,索性將所有被囚禁在此處的犯人全都放了出來。一時間,整個天牢陷入了一片混亂之中,喧鬧聲、呼喊聲響徹雲霄……

孫悟空有些無顏面對紫衣仙子,他救出紫衣仙子後,見她安然無恙,便欲離開。正踏雲之際,紫衣仙子伸手拉住了他的胳膊:

“大聖,謝謝你。”

“說哪裡話,這都是我連累了你,紫衣姑娘。”孫悟空臉有些微微發燙。

“你這次為了救我,砸開天牢,私放囚犯,已是犯了天條,齊天大聖怕是以後做不成了。”紫衣仙子知道孫悟空放了所有人,是怕王母猜到孫悟空為了救她,而再連累她。擔憂的說道。

“這個鳥齊天大聖,有名無實,我早當的煩了,不做也罷,我還是回花果山逍遙自在的好。

紫衣姑娘,你以後有空,就去花果山找我玩耍,我在花果山等你。”孫悟空想帶紫衣仙子一起返回花果山,但想想自已這口氣還沒順,又怕日後連累紫衣仙子,就打消了念頭。

說完就乘著筋斗雲飛走了。

他目光堅定地望向遠方,心中已然確定了下一個目標——蟠桃大會!

於是他巧妙地假扮成赤腳大仙,成功混入了蟠桃大會之中。

宴會上,他肆意搗亂,不僅暢飲著珍貴無比的御酒,更是趁著醉意偷偷潛入了三十三重天上的太上老君兜率宮。

在那裡,他毫不顧忌地偷吃了無數顆令人垂涎欲滴的仙丹。此刻的孫悟空雖然出了一口惡氣,但卻不知不覺間把事情鬧得越來越大,局面已經變得難以控制、無法收拾。

天庭得知此事後,頓時雷霆大怒,派遣出十萬天兵天將直奔花果山而來。面對如此強大的陣勢,縱使神通廣大的孫悟空最終也難以抵擋,不幸被擒拿歸案。

正所謂“衝冠一怒為紅顏”,這般豪邁之舉堪稱英雄行徑。然而,即便身為英雄,也必須為自已一時的衝動付出代價。

孫悟空艱難地從深深的回憶中掙脫出來,他並不為自已曾經的行為感到懊悔,唯一讓他感到無奈的是,對方人多勢眾,自已實在是無能為力!

此時的他彷彿失去了所有力氣一般,軟綿綿地倚靠在角落裡。腦袋傳來陣陣劇痛,猶如要炸裂開來,想來定是那金剛琢的威力太過驚人所致。更為詭異的是,他那被萬年寒鐵刺穿的琵琶骨處竟然沒有流淌出哪怕一滴鮮血。

周遭雖無看守之人,但孫悟空暗運神通,已知牢外有四股神識將他鎖定。他熟悉這種感覺,知是增長天王魔禮青、廣目天王魔禮紅、多聞天王魔禮海、持國天王魔禮壽四神所結的一種陣法,比單人戰鬥時威力要增加數倍,在花果山對戰十萬天兵天將時他已領教過,並使用莫大神通將其擊敗,打的四神落花流水。

這四大天王的本職工作是分別鎮守天庭的四大天門,竟沒想到會捨棄重要的安保工作,來親自結陣看守孫悟空。這是托塔天王的親自安排,源於太白金星的會議指示,他們太過熟悉這隻猴子的能力,只怕稍有不慎給他逃離,再生禍端。

孫悟空雖是妖身,但究其一身神通來歷不凡,所學繁雜多變,本領遠遠高於三界中大多太乙散仙,千年大妖。更是在兜率宮老君府邸,偷吃偷嚼了幾大葫蘆金丹,需知凡人得了一枚丹藥,便可長生不老、百病全消;尋常妖怪得獲一枚,即可變化人身,境界大增。

然這寶貝雖好,卻也不能多吃,貪多輕則走火入魔,道行褪減,重則無法消化淤積腹內直接爆體而亡,身死道消。

哪裡想到,孫悟空實是三界之中一個異數,被他趁醉酒意識不清之際一股腦將這許多丹藥吃下,身體竟渾若無事,反而在花果山與二郎神所率領的諸神鬥法中,將體內積存丹藥消化了一部分,神通陡然提升一個境界,才敵住二郎神與眾神的圍剿,並在太上老君金剛啄的一砸下保全性命。

一個天生天養石頭裡蹦出來的猴子,神通廣大,法力高強,屢犯天規,肆意妄為,這擱一般妖怪,別說上天界受封賞,早在冒頭之初就能讓他形神俱滅一百回不止了。但偏偏孫悟空底細不明,根腳難測,為什麼通天鏡照不出他的師門所在?

孫悟空究竟師承何人,背後有著什麼靠山?

這才是太上老君請旨希望親自護法的根源所在,他已知孫悟空一身法力出自道門,他身為太上道祖,竟不知天下間有誰人這般大膽,敢傳授孫悟空一身本領,讓其攪亂天宮、偷竊仙丹,令他多年練就的心血毀於一旦。

實際上對太上老君來說,丹藥被偷事小、丟失面子事大,丹藥只要配方還在,想練多少就有多少,無非是讓道童代為看火,多費歲月時光罷了。

但這在太上老君看來,實是一種挑釁。

“莫非這猴子背後的靠山是我那兩位師兄——元始天尊和靈寶天尊?

不對,天下道統為一家,我等三清向無分歧,不存在勾心鬥角之疑。莫非是——西天佛教的指使?”

太上老君深知近數千年來,西天勢力越來越大,屢派弟子前往人間四大部洲傳揚佛法,信徒日益增加,隱隱有動搖道教根基之狀。

所以他舍下身段,主動請纓護法,斷頭臺誅殺孫悟空為次,找出孫悟空背後是誰,才是真正目的。

雖然孫悟空只是一枚棋子,但若知其將死,想來背後勢力必會現身救援,屆時太上老君再根據現身之人是何等級數,乘機發難,掌握話語主動。

大佬的心思,孫悟空是從不會去琢磨的,他感受著夜風吹拂,心中沒有一絲懼意,只是感覺胸腹之內火燒火燎。這大量囫圇吞食下的金丹,無法吸收的剩餘部分,如毒藥般開始折磨著他的身體與意識。

迎接孫悟空的,會是怎樣的明天?

他雖無懼,卻也無知,卻也迷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