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蔡隸被押往內堂,與孟梁當場對峙。

蔡隸力證當年孟九轉私藏了定風波,還拿出了與孟九轉往來信箋。

迫於壓力,孟梁承認了孟九轉將此秘籍傳授於他,並默出了全篇內容。

不過,蔡、孟與鶴松石眾口一詞,說當年藥材上的刻字是數字代稱,所以,即便孟梁吐出全文,也無人可解。

急訊幽雲谷後,聖教詔令回覆,命鶴松石押蔡隸返回,研究定風波引詩,同時助顧柔穩定教主傷勢。

顧襄偕孟梁亦一道回教,主動將孟九轉遺書獻給教主。顧柔大為讚賞,免去孟梁知情不報之罪,並允他戴罪立功,與鶴松石共同參詳,以期儘早解開秘籍原文。

從孟九轉這邊入手的路就此打住,玄隱劍又毫無線索,一時如何找到定風波再次陷入僵局。

此時,嵇無風一行已走到中土邊境,丐幫的人幾次差點被甩開,拜火教也似有所謀算,透過沈雁回行蹤逆推,把聖教在邊關的聯絡網都拔了出來。

生恐情勢有變,江朝歡請命趕往西域,與沈雁回共入拜火教,為顧雲天尋音傷療愈之術。

半月來星夜不停,連除夕之夜都在趕路,他終於將嵇盈風送回丐幫後,到了邊境昌滿蘇。

照此速度,再過兩日就能追上沈雁回了。教中卻傳來密信,顧雲天不知何故醒了過來,左手已經完全麻痺,無法活動,同時頭痛欲裂,耳鳴不止。自他左手指尖向上,沿著整條手臂到肩頸耳後為止,爬上了一條針尖粗細的黑線,這是音傷餘韻將手少陽三焦經完全毀損的徵兆。

只要再往上一分,繞耳終結,這條經脈就徹底廢了。屆時,他體內真氣阻滯,情勢只怕會急轉直下,甚至隨時有性命之危。

這個訊息若放在往日,定能讓江朝歡欣忭不已,但現在,他心中情緒卻複雜難辨。

一直以來,他總以為自己是親歷者,當事人。但顧柔在連雲峰頂的話和梅溪橋鄯善之行讓他明白:其實年幼的他所見到的,也只是冰山一角。

那條他放棄一切走上的、認定的路,現在似乎就要走到盡頭了,卻不得不就此停住,甚至連方向都看不到了。

江朝歡縱馬疾馳,眼前景色呼嘯著被他甩在後面,在急速變幻中模糊成一片。

何為真,何為假,蒙在他眼前的陰翳越來越濃重,讓他第一次覺得如此無力。昔日賭上性命也要復仇的物件,現在卻不得不為延長其生命奔走西域。那種荒謬與挫敗感,是即便在屢次謀策失手時都未嘗體驗過的。

親非親,仇非仇,再沒有比他更可笑的人了。不是嗎?

狂風嗚咽,與他的大笑聲一道化作塵煙……不知狂奔了多久,氣力都已漸漸不支,卻見遠處倏忽煙火燦爛,在這荒漠中顯得格格不入,他這才如大夢初醒一般,勒馬疾停。

那是教中遇險求援的訊號,是沈雁回怎麼了嗎?

江朝歡神色一凜,當即策馬衝了過去。須臾,卻見前方几個東倒西歪的人影攔住去路。搶過去看時,竟是幾個熟面孔--丐幫派去護送嵇無風之人。

這幾人身上並無傷痕,但無法視物,雙眼都瞎了。

江朝歡扶起一個急切詢問。那人眼球上蒙上了一層白膜,無神地看向聲源處:“拜火教,是他們……本來沒什麼問題,直到我們到昌滿蘇後,分成了三組輪流跟著。他們卻反而趁我們每次換班的間隙把我們隔開,上一組掉隊後引誘到瘴氣處,把我們眼睛毒瞎,現在我們已經追不上幫主了……”

在這大漠,本就難辨方向,又不識路途,全靠緊密跟隨拜火教人馬,所以也因此反被窺得行蹤遭到暗算。而他們一旦失去視力,再想追回去就不可能了。

江朝歡心下一沉,他對拜火教,到底還是大意輕敵了。

好在拜火教法令森嚴,不得濫殺,這些人尚無性命之虞。只是,之後的路,丐幫是指望不上了。

不及細想,他凝目極望,辨聽得一絲打鬥聲,吩咐蕭思退善後便掠步而去,身形倏然飄遠。

漫天黃沙中,一個熟悉的身影持扇而立,周遭塵煙飛旋,江朝歡在幾丈外遠仍感到磅礴真氣傾壓下的窒息。

是誰,能迫沈雁回使出全力?

只見一片沙石席捲,沈雁回手腕微動,摺扇隨之壓下,但與之相抗的那股力量自下反推,扇面便如波浪般鼓盪,再難轉動一分。

見狀,他左手按上扇骨,急喝一聲,摺扇驟然一轉,同時無數細針暴出,偕著無匹內力將面前黃沙豁出個口子,劈成了兩半!

沙退針疾,一個白色身形驀地衝天而起,一躍至極高處,俯衝而下,暴雨般的銀針竟也隨他雙手一推激射而回,紛紛掠向沈雁回面門,且來勢更疾了幾分。

沈雁回反應極快,擰身而退,摺扇在面前繞了一圈,收起時已將細針捲回。卻不料白影亦後撤數步,隨著他身形飄動,震天氣脈擦著他袍袖逆流,卷著黃沙如颶風般撲向沈雁回,沈雁回持扇相迎,“砰”的一聲,扇面當即被風衝破。

這人招式不顯,卻如此擅長借力打力,沈雁回攻勢愈勁,他所憑依之反擊就愈強,盡數回敬。

當此之際,江朝歡心下一緊,卻見沈雁回目中精光大盛,周身真氣一瞬間充盈至極,尖利扇骨以難以置信的速度飛射出去,遽然把白影釘在了地上!

然而純以正面相抗運力過耗,沈雁回亦被自身強大內力衝撞,腳步微踉著退後,右手按住了心口。

往來三招之間,沈雁回分明已用盡全力,卻佔不到半分便宜,江朝歡反應過來,這人當是拜火教神官桑哲!

果然,凝目看去,那人眉間一座雙峰小山,黑霧繚繞,正是“岱輿”之形。此刻他正振袖一拔,鮮血隨著扇骨噴薄而出,霎時把白衣染紅,他也同時揉身而起,避開了沈雁回飛棋一擊。

江朝歡微有驚異,適才沈雁回雖內傷吐血,但以他造詣,足以比肋下中箭的桑哲更快調息蓄力,卻為何慢了一步,錯失良機?

再觀數個來回,二人身形糾纏、膠著不已,沈雁回竟隱隱落入下風,江朝歡有所明悟:

沈雁回勝在內力純厚,但桑哲借力之法遇強更強;沈雁回雖招式全開,但不敢下死手,反之桑哲卻無所顧慮,盡是殺招。此消彼長,有所掣肘,沈雁回自然難以抵擋。

而他不出殺招的原因,自然是桑哲種下的岱輿連箸。他若喪命,顧雲天便必死無疑……

風沙嘯叫,昏黃沖天,逼得江朝歡退開數尺,難以加入戰局。

這樣的對決對沈雁回來說,可謂毫無勝算。那他何必與之動手?他又是早料到會落得這般局勢,才放出煙火訊號的嗎?

壓下滿心疑惑,江朝歡無法再一味觀望,當即瞅準時機欺身而上,一劍破空刺向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