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六章 三方捷報
夢迴大明小說在哪裡可以看 南與沐 加書籤 章節報錯
“侄兒,三叔想你啊”
朱瞻基緊緊抱了一下朱高燧,莊重嚴肅的說道“三叔,此去可有碰到什麼危險”
“侄兒放心,三叔能有什麼危險,有你給我派的這些兵馬在,我贏得很輕鬆。”
“一舉把安樂王給擒了回來。”
“那太好了瓦剌的降兵呢”
“都在這裡了啊,我們全部帶回來了,他們不敢反抗,我們手上畢竟有著你給的火器。”
“三叔果然厲害”
“侄兒謬讚了,三叔這次是沾了你的光。你可真是神機妙算啊”
“太厲害了侄兒,你是怎麼做到的你為何知曉他們瓦剌的兵馬就在那附近,就分了三條路呢”
“要是換做我來當主將,我一定啥都不清楚,我肯定是兩眼一抹黑。”
“三叔,都說了找人我是最強的”
“快得了吧,我才不信呢。”
朱高燧跟著一起走進了這和林城,看著已經破敗的城池,心中自是有些詫異。
那個在史書上面記載的嶺北行省首府,已經不復存在了啊。
“對了,我大軍何時班師回朝”
“三叔,再等兩日吧,讓大軍先緩一緩,也不知道二叔那邊怎麼樣了”
“放心吧,老二我是知道的,你二叔他打仗絕對很強,一定可以把勝利的訊息給帶回來,我們就好好等著吧。”
“那倒也是。”
朱高煦之所以敢自稱為天策上將,一方面除了他是老二以外,另外一方面就是因為他的打仗能力還是很強的。
想當初奉天靖難,朱高煦可是建立了無上戰功。
從那個時候朱棣就開始喜歡上了自家的這個老二,甚至還說出了一句非常有名的話語。
“世子多病,汝當勉勵之”
只可惜在打下了江山之後,朱棣就翻臉不認人了,覺得不能夠破了祖宗的規矩,也不能破了嫡長子的制度。
太子還是應該讓老大來擔任。
這也是為什麼朱高煦這些年來一直都不想安於現狀的原因。
做一個藩王有什麼好的,他就是想當皇帝,姓朱的,各個都很想當皇帝。
至於朱高燧,他雖然沒有那麼大的野心,但也想搏一搏。
與此同時,順天府。
皇城附近,一座寺廟裡。
朱棣看著已經到了垂暮之年的姚廣孝,心中感慨萬千。“老和尚啊,你也老了,想當初我們奉天靖難的時候,你還意氣風發。”
“是啊,皇上,我已經老了,再過一些時日恐怕都走不動路了,我可能馬上就不在這人世了。”
“老和尚別這麼說,你是我的軍師,你是我的定心丸,沒有了你,我心中也會很恐慌的。”
“皇上,不必為此煩惱。臣已經推算出,只有皇孫,他才能夠真正帶領我們大明,復漢唐之強盛“
“他就是你的定心丸皇上,聽老臣一言,皇孫在,大明江山在。”
“你是說,瞻基嗎朕知道,我孫兒的確能力很強,可歷朝歷代都是嫡長子來繼承皇位。”
“他下面還有一位漢王呢。”
姚廣孝輕輕說道“漢王恐怕會破了,我大明之國運。”
“為什麼”
朱棣眉頭一皺,顯得很好奇。
“臣不知。”
……
“皇上,軍報大捷。”
“傳上來。”
“念給朕聽,也讓朕高興高興。”
朱棣倒也是想看看自己的孫兒,這一次提出這樣大膽的行軍路線,到底有沒有成功拿下瓦剌各部。
萬一竹籃打水一場空,那可真對不起自己對孫兒的信任。
“我軍分成三路,一路向北出發,來到了原大元嶺北行省首府和林城,成功的拿下了瓦剌順寧王脫歡,並將他活捉。”
“脫歡之子也先,也被擒住。”
“另外,皇上,軍報上面還說,皇孫一人在和林北門城外,抵禦了千軍萬馬”
朱棣一聽這樣的戰報,笑得合不攏嘴。太好了
這一仗打贏了。
脫歡,他真的在和林
脫歡的兒子也被抓了,那就相當於他這一支血脈已經沒有了什麼用處。
也先此人,朱棣知道,幾年前還是個小娃娃的時候就跟隨馬哈木一起打仗。
當時朱棣就覺得,此子日後必成大器,一定是草原上一隻崛起的狼。
“其他兩路呢”
“還沒有訊息。”
京師,應天。
軍報也很快就傳回了兵部,朱高熾在看到勝利的訊息後,也終於是鬆了一口氣,兒子這一次沒有犯錯,沒有帶領大軍走向覆滅。
看來他提出的這個路線是正確的。
太子都已經忍不住要佩服自己這個兒子了,瓦剌首領被生擒,還有誰
不過這功勞是不是有點大了,是不是有點功高震主了呢
太子是一位行事非常小心的人,他很清楚皇帝對於這種功高蓋主的行為是不能夠容忍的。
這一次自己的兒子做了這麼大的事,在軍中威望很高。這…
希望皇上不要跟兒子這樣的小娃娃計較,畢竟只是一個小孩子,不懂得什麼分寸。
但其實朱高熾想多了,這本就是朱棣親自準允的事情,就是為了給自己的孫兒積攢戰功,讓軍中的人服氣。
不日,哈密衛那邊也傳來了訊息。
說漢王成功拿下了烏里雅蘇臺,並且準備前去攻打太平其餘的兵馬。
朱高熾給出的意見就是別打了,還是趕緊撤回來吧,都已經贏得了這麼大的勝利。
但兵部的意見卻不統一,他們認為應該繼續打下去,畢竟現在大軍氣勢正盛。
一舉拿下太平不是更好嗎這也是皇孫當初想的進軍路線。
既然如此,他這個太子爺也就沒什麼好反駁的,只是內心稍微有點擔憂。
他和那幫頑固的老臣其實沒多大的區別,所謂的宅心仁厚,有的時候也會膽小怕事,畏手畏腳。
又過了幾日,朱高燧在忽蘭忽失溫的軍報,也傳回到了兵部。
“大捷,安樂王也已經被抓住,他所率領的瓦剌各部也都盡數投降。”
“這一次我軍三路出兵,三路都取得了勝利”
“太子爺,這是好事啊我大明的國威,會傳遍草原的每一個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