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綱,乃是霍亂朝政的奸人其黨羽,也十分的可惡,人人懼怕。

他在成為了靖難功臣,錦衣衛指揮使之後,權利越發的強大。甚至,還上演了一出指鹿為馬的好戲

根據記載,紀綱善於騎射,某年端午節,朱棣帶著文武百官去射柳,就是射中柳樹枝條,即可。

這紀綱雖然可以射中,但他卻沒有那麼做。他先是讓自己的手下去折斷一根柳樹枝,而後紀綱故意射偏,想要看看現場這些個大臣們,是怎麼樣的表現。

果不其然,這些個大臣為了明哲保身,全部都睜眼瞎,誇讚著紀綱的箭術好實際上,他根本就沒有射中。

這不是指鹿為馬,是什麼

當然,沒有趙高那麼誇張。

……

城外,張輔也帶著人馬順利的擒獲了二叔朱高煦。

朱高煦知道,他的計劃恐怕早就暴露了,不用想,肯定是老三這個牆頭草,出賣了自己

城內,上元佳節賞圓月,放河燈,看煙花,十分熱鬧。百姓們,依舊是什麼都不知道。

紀綱府邸。

朱瞻基他在解決了剩餘的死士之後,也順利的走進了裡面。

至於紀綱的屍體,則是被妥善的保管起來,到時候是身首異處,還是儲存完整屍體,就要看他犯得事情多不多了。

“馬成,帶領錦衣衛先將紀綱府邸的丫鬟家。丁以及家眷們,全都綁起來,聽候發落。”

“另外,查抄紀綱府邸的物品,我倒要看看,他到底有多貪。”

不一會,朱高燧也帶著人來到了紀綱府裡,當看到紀綱的屍體後,呆了一下,疑惑道“紀綱死了不是讓你留下他嗎”

朱瞻基一聽,回答道“三叔,這人多眼雜的。我不要命了嗎”

“沒事。”

朱高燧白了一眼,“你看三叔信嗎”

很快,這紀綱府的東西,就抄的差不多了。再加上,朱高燧剛才也帶了些人,速度也快了不少。

此刻,看著滿院子的金銀財寶,朱瞻基和朱高燧皆是倒吸了一口涼氣“嘶”

“這也太多了吧”

正想著呢,馬成走了過來,“見過皇孫,見過鎮撫使,這些東西都是從紀綱府裡的一個寶庫當中搜查到的,除了這些,還有一些武器庫,應該是他私自打造的。”

此言一出,更加的坐實了紀綱的謀反之罪。

還有這些個寶物,一看就不簡單,都是貪汙來的啊前朝為什麼滅亡啊貪汙腐敗的人太多了,太多了啊

“清點一下。”

“是。”

接著,朱高燧和朱瞻基去到了院子的一旁,這裡跪著紀綱府裡的丫鬟和女人。

朱高燧一看,頓時傻眼。

全都是美女這隨便挑一個,拿去青樓,都是花魁的姿色

“侄子啊,這些女人,好生漂亮啊”

“嘿嘿,三叔你想幹嘛”朱瞻基也瞅了一眼,還別說,的確是挺漂亮的。

畢竟,紀綱這個王八蛋連皇帝的女人都敢截胡。

“三叔想偷偷挑幾個女人回去,你,不介意吧三叔只是看他們可憐,送她們回家罷了。”

朱瞻基一怔,忽然道“三叔,丫鬟你隨便挑,不過這幾位夫人,你可要考慮一下。”

“為何”

“你難道不覺得,她們很面熟嗎”

朱高燧疑惑不已,拿起火把仔細的觀察了一下,良久,他終於是想起來了。

“這面相,好像高麗人啊。”

高麗,也就是朝鮮國。

在永樂這一朝,就已經是朝鮮,不過是叫順口了,大家很難改過來罷了。

“對了,三叔啊,你大膽設想一下,有沒有這麼一種可能,紀綱他在皇上選妃的時候,從中截胡了

萬一是他先挑選完之後,剩下的給皇上呢”

這話,太過於大膽。

聽得朱高燧大氣都不敢喘,紀綱膽子這麼大?

不敢相信。

另外一邊,馬成也把紀綱府裡的東西清點的差不多了。

他們二人走過去後,馬成也趕緊道“皇孫,鎮撫使,我們大概的清點了一下。”

“大概有十幾箱珍貴的珠寶文玩字畫,同時,還有白銀大概五十萬兩,黃金三十萬兩。”

“這些,基本上都是他貪汙所得。除了這些個值錢的玩意,還有甲冑,弓箭等,這些數量不是很多。”

朱瞻基一聽,倒是能夠理解。

紀綱這種權臣,貪錢是很正常的,他要是不貪錢,那才不正常呢。

至於朱高燧,他也沒有太過於驚訝。當官的,又有哪一個是乾淨的見得多了,習慣就好。

“好了,你們暫時守在紀綱府邸,等會戶部的人會前來清點財物。另外,看住她們。”

朱高燧義正言辭的說道,而後又悄悄對著一旁的馬成道“你待會給我挑選兩個丫鬟送到老地方,悄悄地,我要享用。”

馬成點頭,“是。”

一旁,朱瞻基也聽到了,他無奈道“三叔,要不你直接帶回家吧,幹嘛這麼偷偷摸摸。”

“你這……三叔不是這樣的人。”

朱高燧他哪裡敢啊,家裡有母老虎。

要是可以的話,他也不至於才一個子嗣啊。

“三叔的好侄子,你該不會想要一個吧沒事,三叔準了。”

朱瞻基急忙搖頭,“不用,我還小。”

“哦懂了,你不會要不這樣吧,三叔找個活好的,教教你”朱高燧一臉猥瑣。

朱瞻基臉色一紅“不要”

“好了侄子,明天一早就該覆命了。至於紀綱的屍首還有府裡的這些人,刑部會收押的。該流放流放,該抄家抄家。”

“我懂。”

兩人說著,也就離開了。

翌日,太陽照常升起。

大街上,行人熙熙攘攘。

大傢伙很顯然都不知道,昨晚發生了什麼。

然而,朝野卻一片譁然,昨夜紀綱被砍頭的事情被傳開了而且,戶部和刑部的人,也都審查完畢了

這速度,也太快了吧。

至於漢王朱高煦謀逆造反的事情,卻沒有人談論。因為他們都不知道。

朱棣要面子,兒子造反的事情,怎麼能輕易讓別人知道呢

太丟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