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人都走遠後,劉大夫深深看了看素衣,說,“小姑娘啊,今天謝謝你啦。老夫心裡明白,你是在幫我呀。”

素衣說,“劉大夫,莫要這樣說,還是您的醫術高明,一眼看出小少爺的病症所在。”

“而我,只是耍了點小聰明而已。咱都是鄰居,以後,有仰仗您的地方,還得請您多多關照。”

劉大夫說,“好說,好說。以後,你有什麼事用得著老夫,儘管開口。”

醫館門前的人漸漸散去。三寶他們開始收拾門前的桌椅。

二嬸和素衣回到茶館。

在後面的房間,素衣開啟手裡那個夫人偷偷塞給她的銀票,是五百兩,這可是個大數目。

不管發行的紙幣如何的多,這實實在在的銀子可是假不了的。

看來,那夫人是個良善的人,對她也是真心感激。

二嬸拿出夫人的名帖,給素衣看。

素衣一看,原來,那夫人是納哈出將軍的嫡妻,叫做蘭九兒,人稱蘭九夫人。

素衣知道,納哈出,是元軍在安徽一個萬戶,是員大將。

此時此刻,他人在安徽和起義軍打仗,把妻兒都留在了老家遼陽行省。

據素衣瞭解的歷史,納哈出將軍,那可是個大人物。能與他的妻兒結交相識,倒不是壞事。

而且,看得出來,納哈出的夫人蘭九兒,也是個溫柔和善的,不是狡詐潑辣之人。

素衣拿定了主意。

她告訴二嬸,把名帖和銀票都收好。兩人又和剛才一樣,開始忙活著,給客人炒米,煮豆,沏茶。

不知不覺中,有些緣分已經開始,有些生活還在繼續。

在接連幾天的日子裡,素衣又研製出幾種新的小食品。

比如小米酥,比如爆米花。

其實,比不得宋朝種類繁多,更比不得南方花樣精緻。這裡的人們在吃的方面,都是粗枝大葉的。

他們從不講究什麼色香味,都是以吃飽為主。

畫素衣在茶館裡賣的這幾種小吃,既實惠,又好吃,最主要是抗餓。

除了街坊們願意來茶館裡吃幾塊小米酥、喝一壺米茶、聊一會兒天之外,更多的,是過往的客人也來這裡打尖。

很人從北往南走,也有很多人從南往北來。

南下的人們,嚮往的是南方的富庶繁華,和冬天的安定溫暖。他們拖家帶口的往南走,想要逃離寒冷和貧窮。

也有不少的南方人往北方來,他們嚮往的是北方的遼闊,和平與自由,想要逃離的是戰亂和死亡。

人口有規律地遷徙著。

茶館的生意越來越好,二嬸的心裡自然也是樂開了花。

她白撿了個知疼知熱的閨女,又心地善良,聰明能幹。

自從素衣來到店裡,她們娘倆已經賺不少錢。

素衣每天都早早地就起床幹活。

二嬸在外面招呼客人,端茶倒水,素衣在後面廚房製作各種小吃。

母女兩個雖然沒有血緣關係,但在朝夕相處中,她們之間像親生母女一樣,彼此關心,愛護。幹起活來,也配合得非常默契。

素衣以為,安穩的日子就會這樣一直過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