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說八道,我宋鐸寧死,都不會背叛我們大周王朝。”宋鐸大怒,迫不及待的想要將自己撇清,若是被人誣陷,不僅他要死,他的家人、親人、親人都要被殺。

北周國君最近醉心於漢家文化,誅九族,這是他們必須要學的。

盧莘正色道:“公子所言句句屬實,不是誣陷你謀反,而是你沒罵我。”

“什麼?”宋鐸不解。

你在說什麼?

盧莘繼續說道:“那日你到了府裡,老爺和姑爺冷落了你,讓你回家,我還以為你要訓斥我一頓,沒想到你不但不訓斥,還擺出一副謙卑的姿態。我當時就覺得蹊蹺,便與公子說起此事,公子便告訴我,北周九皇子宋仁厚,十有八九就在廬江。”

我靠!

宋鐸那張臉,簡直就是一張滑稽的臉!雙手撐著下巴,眼睛睜得大大的。

“你……你到底是不是人?”

僅僅是這樣嗎?

僅僅是因為自己沒有呵斥盧莘,楚南便認定宋仁厚在廬江,所以才會如此篤定。

宋仁厚鬱悶得想哭,卻又無可奈何。

他小心翼翼,小心翼翼,到了廬江後,更是躲在了自己的房間裡,沒想到宋鐸並沒有呵斥盧莘,反而被人盯上了。

望著一臉無辜的宋仁厚,楚南哭笑不得。

宋仁厚抬頭看了一眼,卻見楚南正笑吟吟的看著他,不由得啞然失笑,說道:“你是不是很同情我?”

楚南點了點頭,“有一句話說的很對,就是對你的不公。”

“呵呵!”他一聽,頓時笑了起來。

“很好,很善良,很善良。”宋仁厚不怒反笑,不怒自威,平靜得讓楚南都有些意外。

不愧是北周皇族,這等氣魄,當真了得!

宋仁厚讚歎一聲,道:“楚南,你的確是我見過的最厲害的人。”

宋仁厚本來還想說,楚南是他這輩子遇到的第一智者,也是最有智慧的。

不過轉念一想,自己與楚南不過是萍水相逢,根本不知道對方的底細,單憑這一點,便說自己是天下第一智者,那就顯得有些矯情了。

在北周,比他聰明的人多了去了。

“難以置信”二字,用在這裡,再合適不過了。

“能不能借一步說話?”宋先生看起來不像是漢人,倒像是個飽學之士。

即便是在這種情況下,宋仁厚也沒有自暴自棄,沒有絕望。

在結束之前,

這是一個翻盤的機會。

楚南道:“事實上,我們根本就不需要再談了。”

宋仁厚對此一無所知,恐怕只當侯府的人設下圈套,要把他抓起來,好向皇上邀功,好顯示自己的忠誠,好求皇上饒他們一命。

卻不知楚南這是要用自己的人頭去挑撥兩國之間的矛盾,將這潭水攪得渾水,到時候廬江侯豈不是要成為一塊肥肉?

沙場百戰,將者百死,將者太平。

“你的死期到了。”楚南冷冷地說道。

不是同類,就是不一樣!

在這種說法的影響下,包括楚南在內,大部分漢族都對其他民族抱有敵意。

雖然宋仁厚是個好人,但

宋仁厚臉色一變,“這是為何?能不能跟本王說說你的理由?就算我去了楚國,他也不會殺了我!”

北周幅員遼闊,人口超過一億。

楚國地處偏僻之地,只有幾百萬人。

楚國的國主不是傻子,不可能無緣無故的擊殺陸離,讓陸離和陸離開戰。

盧仲很想知道,殺死宋仁厚,會有什麼樣的危險,所以,他大概的告訴了楚南,要置他於死地。

楚南似乎並不是在開玩笑,

宋仁厚眼中露出一絲忌憚之色。

碰到神經病了。

也只有楚南,才會有這樣的想法,去殺別國的皇子。

“你很聰明,應該明白後果有多嚴重,護國侯府,怕是承擔不起。”

“我宋仁厚雖然不堪,但畢竟是北周太子,即使不看在我的面子上,父親也一定不會放過我。一旦我大周出兵,迫於外界的壓力,必然會向你的君主施加壓力,到時候,你的君主很有可能會為了自己的國家,而放棄你,將你交給我大周王朝。”

宋仁厚的話,倒也沒有什麼不妥。

這不是逼著侯府去送死嗎?若是殺了宋仁厚,楚國皇帝極有可能立刻出兵,將盧仲鎮在這裡,將他的家眷全部帶回北周。

“這樣的話,你的處境會不會更危險?”在自己如此危險的情況下,宋仁厚竟然站在了盧仲和楚南的立場上。

宋仁厚的話,倒也不是危言聳聽,很有可能就是真的。

這一點從盧莘臉上就能看出來,他臉上帶著擔憂,顯然是被宋仁厚說動了。

“女婿,你可要想清楚了!”盧莘不由又補充了一句,楚南就是個神經病,說幹就幹。

你不能殺了他!

萬萬不可!

盧莘是不是真的蠢,不,他太在意侯府的安危了,所以才會說出這樣的話來。

有什麼不對?

盧仲並不慌張,楚南早就料到了宋仁厚會這麼做,所以才會這麼做。

盧仲道:“會不會是大王野心太大,想要征討北周,收復我漢民族之地?”

宋仁厚亦不否認這點,楚國人雖然卑鄙無恥,喜爭鬥,但每逢國破家亡,上至朝廷,下至大臣,無不萬眾一心,共御外敵。哪怕他們之間還有矛盾,甚至是你死我活,但一旦涉及到了國家的利益,他們就會立刻放下成見,成為盟友。

楚國在過去的數十年裡,一直被灌輸著同仇敵愾的思想。

楚國的每一位君王,都想把失去的土地奪回來。

今上皇帝所推行的「土地改革」,也是為北伐作準備。

在岳飛死後,漢人的思想是非常團結的,他們都是為了統一北方而戰。

宋仁厚何嘗不知,他接過盧仲的話頭,繼續道:“最近楚國國主有了不少動作,我大周人皆知,他正在籌劃北伐之事,而貴國皇帝野心勃勃,圖謀甚大。十常侍的出現,並不是為了鎮壓士族,而是為了讓士族保持和平,你的國主必須削弱他們的力量,為他們的北伐做準備。”

“正是基於這一點,你的國主才不會容許自己的謀劃有絲毫的疏漏。”

“他的土地改革尚未徹底推行,和派勢力仍在朝廷中盤踞,只要北伐稍有疏漏,便會被他們群起而攻,逼著陛下對北伐的主戰派痛下殺手,只要能保住他們世家的利益,他們什麼事情都做得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