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嶽橫渡虛空。

目送聞仲不甘心離開之後,隨即降下雲層,站在灌江口海面之上,見有海蛟興風作浪,隨手將海蛟攝入手心,用大法力將其煉化成一顆蛟龍珠。

串上一條紅繩。

路過一處茅草屋之時,忽然聽見一陣啼哭之聲。

掐指一算,隱隱與呂嶽弟子楊戩,楊嬋有幾分因果牽連。

茅草屋前。

原來徘徊著一個鬼魂,鬼形虛幻,隱隱能看出與楊戩有三分相似之處,鬼體之上,歲月年輪,未鐫刻其形。

身懷神魔血脈。

怪不得沒有入地府輪迴。

少年十六歲的模樣,雙眸渾濁,顯然已經在此地徘徊千年,執念未消,看來此地便是千年之前的楊家村,也是天帝命令天兵天將將瑤姬鎮壓之地。

“小友,你不去輪迴,為何再次哭泣。”

聞言。

呆滯的鬼魂,轉過身,盯著仙風道骨的呂嶽,撲通一聲,直接跪在地上,道:“仙人,吾乃楊家村楊蛟,在此等候千年,我在等我的弟弟妹妹,以及父母,仙人能替我找到他們嗎?”

楊蛟!

呂嶽笑著摸了摸他的頭,一道上清仙氣渡入其鬼體,笑著道:“相見是緣,你我有師徒之緣,不如轉世到這戶人家如何。”

“二十年,本座收你入門牆,與楊戩,楊嬋兄妹相見。”

“真的嗎?”

“自然。”

恰好,茅草屋內一戶百善之家的夫人也在生產,呂嶽隨手將楊蛟推入夫人的腹部,隨手將剛才斬獲的一串蛟龍珠纏繞在少年的手腕之上。

不多時。

便聽到一聲嬰兒的啼哭之聲,已經屋內冒處的紅光,笑著點點頭。

昊天之妹瑤姬的三個兒子,全部被呂嶽收入門牆,也算是一樁妙談,真正可憐之人乃是楊戩的母親瑤姬,本是天庭的九天玄女。

因為昊天在紫霄宮中狀告十二金仙犯紅塵殺劫,元始天尊便小懲大戒,設計將瑤姬配給凡人,生下三個孩童。

昊天為了維護天條秩序。

不得已將瑤姬給鎮壓在桃山。

楊戩,楊嬋被呂嶽收入門牆,唯獨楊蛟被一名天將打死。

便有了今日之遭遇。

這時。

一身淡雅素裝的女子從天而降,落在呂嶽的面前,撒嬌道:“師尊,百年不見,你老人家也不說過來看看我。”

呂嶽摸了摸楊嬋的腦袋,笑著道:“你好歹也是天仙巔峰,只差一步,便可步入金仙境界,放眼洪荒之中,三教弟子比你多有不如。

怎麼還是少年心性。”

“不嘛。”

“在師尊的面前,我永遠都是小孩子。”

楊嬋繼續撒嬌。

“師尊,你一直關注這戶人家,有雙眸不同嗎?”

楊嬋有些好奇,聽著嬰兒的啼哭之聲,有些不解,看到屋內四溢的紅光,隱隱有蛟龍之聲,更是更是有些氣憤。

“蛟龍奪舍。”

說罷!

便準備用寶蓮燈,吐出一口三味真火,將屋內之人燒蝕。

呂嶽一把攔住急躁的楊嬋,笑著道:“那人與你有緣,乃是楊蛟轉世。”

楊嬋瞪大了雙眼,有些不解。

“在大哥登臨金仙之境時,元神入九幽之中,探查過大哥楊蛟的鬼魂,並未有任何的訊息,原來他在人間徘徊。”

楊嬋有些吃驚。“這難道就是所謂的燈下黑。”

呂嶽笑著點點頭。

“楊蛟身懷一絲神魔血脈,執念頗深,不被地府靈光指引,故而一直在此地徘徊。”

這時看到房間的主人走出來,乃是一個白髮蒼蒼的老翁,看到面前的一老一少之後,笑著從盤子之中拿出一些喜糖。

笑著道:“老人家,今日府上有喜,少夫人產下一子,乃是仙神轉世,生而能言,老爺便吩咐老奴出來散喜糖,開粥棚,為過往的路人提供一個歇腳的地方。”

“二位不如進府喝一杯喜酒如何?”

“那恭敬不如從命。”

呂嶽帶著楊嬋走入茅草屋,其家內也不算多有錢,不過後庫之中,倒也有米麵一庫,也算是殷實之家。看來此地的風水不錯。

不然也不可能吸引瑤姬入凡塵。

呂嶽坐下之後,便看到嬰兒楊蛟的手腕上,帶著一顆蛟龍珠,睜著大大的眼珠子,手指呂嶽所在的石凳之上。

發出咿咿呀呀之聲。

楊嬋轉過身,與楊蛟對視一眼,開口道:“大哥,你終於回來了。”

“小妹!”

楊蛟渾濁的雙眼,瞬間一亮,就要讓楊嬋抱在懷裡。

“大哥。”

喜極而泣的二人。

引來眾人的側目。

呂嶽搖頭笑了笑,手中浮現一顆三轉金丹,化作粉末,吹落在楊蛟父母的身上,原先花白的頭髮,上了年紀的皺紋。

這一刻,皆消散不見。

永葆青春!

“給予凡塵千年壽,只換星空一片心。”

“神仙!”

為首的老倌看著自己的雙手變化,轉身在看看自己的婆姨,以及兒子,兒媳,喜極而泣。

“多謝神仙賜福。”

楊嬋喜極而泣,將楊蛟還給他的母親。

“二十年後,吾將渡化楊蛟入仙門,還望各位海涵。”

“那是蛟兒的福氣,我們自然願意。”

呂嶽莞爾一笑,看著眾人的反應,笑著點點頭,在這個神仙顯靈的年代,若是家裡面能出現仙人,必然是一人得道,雞犬升天。

也便明白他們的想法。

呂嶽並未打擾他們敘舊,而是轉身走到外面,迎面楊戩走來,神情凝重,跪在地上道:“師尊,不知能否將楊父救出。”

呂嶽搖搖頭。

一介凡人,何德何能貪享天女之福,何況楊父根本沒有死亡,而是被收入闡教門牆,那裡是需要他救的。

“楊戩起來吧。”

“九天玄女與凡人的結合,本來就是闡教聖人算計的結果,你的父親其實並未死亡,而是被闡教收入門牆,乃是闡教的三代弟子之一,痴兒,何必執迷不悟呢?”

楊戩雙眼冒火,看著崑崙山的方向,玉鼎真人曾經還要收他入門牆,他的母親被鎮壓在桃山,保受相思之苦。

這難道就是所謂的得道真仙。

“為什麼?”

楊戩眼淚流淌,不知該如何面對。

“我要去闡教,問一問那人,為何要如此對待吾等兄妹三人。”

呂嶽手中拂塵揮動,將楊戩攔住道:“痴兒,時機未到,何必動怒,一切皆有定數,到時候,你自然便知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