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導遊說的話也太奇怪了,那語氣和神態,加上話的內容,說的好像英國博物館的研究人員是傻子一樣。
而且得是傻到一定地步了,才會在價值上億的青銅器上面做實驗啊?“這個說法我不太相信。”張揚搖搖頭答道。
雖然事情聽起來確實很像英國人能幹出來的,但是對熟悉青銅器的張揚來說,這斑斑點點的鏽色,顯然不是做了實驗這麼簡單。
因為雙羊尊本身是有一層鏽的,要糟塌成這個樣子,必須得做到:
把原來的鏽刮掉;把器物暴露在潮溼易生鏽的環境中;同時看到生鏽了還不做任何處理,畢竟看到有新生成的綠繡,用點氧化銀做封閉處理就能解決。
能一次性滿足這三個條件,那大英博物館的研究人員也是神人了。
張揚不願意把對方想的這麼蠢,但是導遊站在櫃檯前講解了半天,甚至有人全程錄影,大英博物館的工作人員也沒有過來解釋的意思。
他們預設了嗎?
不對,應該是聽不懂中文,不知道導遊在編排他們。
由於張揚和黎紫的身後還有不少的遊客等著參觀,兩人也不好久留,給櫃子裡的東西完整的拍照錄影過後,兩人就準備離開了。
細節的問題還是回去以後慢慢研究吧,張揚雖然製作青銅器的能力出色,但他畢竟不是超級大腦,記不了太多東西。
兩人剛轉身走出人群沒多久,突然一張熟悉的臉出現在了他們面前。
正是剛才那個和英國佬吵起來的、看起來非常有學識的大媽。
大媽沒有認出張揚,但是她認出了黎紫就是剛才和她聊天的姑娘,立刻面帶笑容的走了上來。
“大妹子,這麼巧啊,又遇到你了,你們來看青銅器嗎?”
“我們已經看完了雙羊尊,正準備去看下一個年代的呢。”黎紫笑著答道。
這本來是一句再正常不過的話,但是大媽聽了卻回答說:“雙羊尊沒啥好看的,真的又不在這裡,要看青銅器啊,還得是康侯簋。”
“康侯簋?”黎紫疑惑的轉頭看向張揚。
她想表達的意思很明顯:不是說最珍貴的青銅器是雙羊尊嗎?怎麼這裡的是假的?還有康侯簋又是什麼東西?不過現在外邊人多,黎紫不想讓自己看起來像好奇寶寶一樣,所以只是用眼神詢問。
還好兩個人默契很足,張揚懂她的意思,悄悄摸了摸她的手心,表示等會兒再來解釋。
現在,張揚有更重要的事要問眼前的這位大媽。
“大姐,你說這個雙羊尊不是真的?這話從何說起啊?”
“小夥子你應該不懂青銅器吧?”大媽反問道。
“嗯,確實不太懂。”張揚點點頭,順從的答道。
“那就難怪了,稍微懂一點兒青銅器的人就應該能發現,現在展出的這個雙羊尊,和十幾年前的根本就不是一個東西。”
“這玩意兒都發掘出來幾十年了,表面的氧化層非常的穩定,只要不是突然放到高溫高溼的環境裡,就展櫃這種恆溫低溼的空間裡,幾十年過去,外邊根本不會發生變化。”
“你看看咱們自己國家、國博裡的那些青銅器,還有三星堆博物館裡的那些,哪有過了十幾年大變樣的?”
“所以這英國佬指定是把真的弄丟了,弄了個假的放在這裡糊弄人呢!”“啊?不對吧?”
黎紫剛剛才聽過那個導遊解釋雙羊尊的變化,這會兒當然接受不了大媽的說法。
她直接把導遊說的話,轉述了一遍:“雙羊尊上面新生出的綠鏽,是因為他們做了實驗……”
“呵呵。”大媽聽完輕輕打了個哈哈,搖搖頭說:“這解釋傻子都不信。”
“帥哥,你信嗎?”
雖然大媽在問張揚,但他並不打算回答,因為這時候不管回答信或者不信都是錯的。
看張揚沒反應,大媽知道她是自討沒趣,又回過頭來和黎紫解釋:
“大妹子,你看看這裡的青銅器有多少,做實驗,你會拿最值錢的那個做嗎?”
“英國人不傻呀!”
“再說了,還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可以佐證我這個觀點——2017年的時候,大英博物館受邀,在咱們國博開了一次展會,當時帶了九件中國館的文物回去,基本都是有代表性的文物。”
“比如說良渚文化的玉琮、東漢青瓷的六博俑、唐代劉庭訓墓的三彩文官俑、元代的青花瓷盤和龍首雙耳瓶等等。”
“唯獨這件雙羊尊被漏掉了。”
“要知道,雙羊尊這玩意兒可是在一眾青銅器裡排前三的,但是當時讓國博選展品的時候,這東西甚至都沒進大名單。”
“為啥?因為一進大名單就露餡了啊!”
大媽說話的時候中氣十足,不少本來準備參觀雙羊尊的遊客們,都自覺的圍在了張揚三人的周圍。
等大媽說完,不少人都露出了若有所思的表情。
張揚也是一樣,眉頭緊鎖。
大媽的一番話說的真的挺有道理的,尤其是在張揚有一點青銅器知識的情況下。
展櫃裡那些斑斑點點的綠鏽,大英博物館的人完全不去處理,就任由它們腐蝕一件價值上億的寶貝。
那情形,就像是怕把東西拿出來以後露餡了,所以放在裡面十幾年都沒有動過,誰都別去碰,碰了大家都遭殃。
“壞了,得趕緊通知希格斯那邊,計劃有變,轉移目標。”
張揚幾乎很快在心裡打定了主意,費這麼大勁,有風險拿到假貨的話,實在得不償失。
還是拿個穩一點的東西吧——沒錯,就是你了,西周早期的康侯簋。
一件有24個字的銘文的珍貴青銅器,記載了西周早期的三監之亂,同時也揭示了“康”姓的來源。
雖然它的古董藝術價值可能沒有雙羊尊那麼高,但是如果比文物價值的話,四羊方尊可能都不夠它打的。
“希格斯那邊肯定無所謂換什麼,他就是個工具人。”
“李教授應該也沒意見,畢竟哪個研究青銅器的專家學者,能拒絕一個上面刻了這麼多銘文的青銅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