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不是要真的摔。”

“是我們拍完影片,還要給這些玉器拍特寫,做詳細的測評。”

“所以最好直接買回去。”

張揚按照網上常見的測評流程,虛構了一下後續的操作。

非常的專業。

老闆娘聽完點了點頭,她已經逐漸忘記了,張揚本來是拍宣傳片的。

反而開始糾結起來,要不要十萬塊賣掉這箱貨。

從做生意的角度講,這麼賣肯定不划算,只能說沒虧錢。

但這是潑天的流量啊,十萬塊不一定能買到。

要是能讓更多的人知道自己這裡有好貨,以後不是能掙更多的錢嗎?猶豫再三,她同意了把貨賣給張揚。

銀貨兩訖,開了發票後,老闆娘眼巴巴的看著“張導演”,問他:

“咱們什麼時候開始啊?要不要讓你們劇組的化妝師給我補個妝啥的?”

“抱歉啊,老闆娘,我們化妝師不外借。”

張揚非常不好意思地說道。

沒有的東西怎麼借?不過他立馬補充了一句,讓老闆娘心裡好受了一點:“但是你想補妝的話,我們這邊可以等你。”

“那行,我先補補妝,順便換件衣服。”

“導演伱隨便坐!”

“嗯,你去忙吧,我得把這箱東西拿去給我們製片人看一眼,這錢他得報銷啊。”

張揚虛空指了指門外,好像真有個製片人在等他。

“哈哈哈,沒事,讓製片人隨便看。”

老闆娘笑著掀開簾子往裡屋走,還不忘回頭強調一遍:“我這箱裡的東西啊,絕對的好貨!”

要的就是好貨!

張揚回以微笑,神色如常的走出了店子。

看老闆娘櫃檯裡的阿富汗玉,還有她揚言、箱子裡的東西要賣十萬一件時的樣子,平時絕對沒少坑人。

阿富汗玉是啥?

主要成分是方解石,妥妥的建築材料。

玉器店賣這東西的,有一個算一個,良心全是黑的。

所以張揚耍點小手段,按成本價買她的貨,完全沒有心理負擔。

看到張揚走出來,“藺相如”快步迎了過來。

男大學生緊張的問道:“開始了嗎?老闆?”

“已經結束了。”

“啊?”

“我說,你今天上午出cos,已經結束了。”張揚強調了一遍。

“可是我什麼都沒幹啊?”

“不,你已經完成了你的表演。”

張揚非常肯定的說道,同時打發對方:

“現在我要回去了,你要是願意繼續穿著這身醜陋的戲服,在這裡被人圍觀的話。”

“你隨意哈。”

說完,張揚直接消失在了人潮裡。

“藺相如”猶豫了半秒鐘,趕緊把身上的衣服脫了下來,看了一眼人群,朝著張揚離開相反的方向走去。

……

……

半個月後。

鄭總付完了尾款的三十萬,載著滿滿一後備箱的仿古玉器,開車離開了好運村。

出村的路上,他拿出了剛才和張揚籤的合同。

饒有興致的看了起來。

看他這幅樣子,鄭總的表弟兼司機,好奇的問了一嘴:“哥,怎麼現在買假古董也要籤合同啊?”

“因為人家完成了產業升級啊。”

鄭總半是嘲諷,半是感慨的說道:“沒發現嗎?剛才我們交貨前,張揚特意看了一眼攝像頭,確保攝像頭在錄影。”

“人家防著我們呢!”

“啊?他防著我們?”表弟故作驚訝的說道,“我們都沒防著他,他竟然恩將仇報?”

“剛才哥你都沒驗貨!”

“老弟啊,你戲有點多了。”

鄭總很不客氣的對自己的表弟說道:

“我沒驗貨,是因為張師傅說了,不滿意,可以七天無理由退貨。”

“那我肯定等交易完了再說啊。”“何必當著他的面驗貨,好像不信任他似的。”

“再說了,我現在還有案子在身上,別人防著點不是應該的嗎?”

鄭總語重心長的對自己的表弟說道。

挖漢墓的案子,讓他原來的班底幾乎全軍覆沒。

他只能把大學剛畢業,在律所給人開車的表弟給找來了。

女人靠不住,只能靠親戚。

……

兩人從好運村出來,直接上高速,車一路向北,離開有山有水的青州,開到了濱海的臨州。

鄭總的客戶就在這裡。

車一直開到了臨州國際海景度假村。

在入口處被保安攔了下來。

“你們去哪兒的?”保安問。

“我們是給英國來的遊客,送旅遊紀念品的。”

“領頭的是個姑娘,叫薩拉。”

“哦,我知道是誰了,那你們等會兒吧。”

“為什麼啊?”鄭總伸出一根菸問道。

保安擺擺手,指了指禁菸的標識。

“幾分鐘前,剛開進去一輛,也是送旅遊紀念品的。”

“你們現在進去,別墅的車庫裝不下兩輛車的,沒法卸貨不說,還有可能堵住。”

“臥槽!”

鄭總在副駕駛上低聲咒罵了一聲。

他有些鬱悶的喃喃自語道:“靠,竟然被人搶先了!”

送旅遊紀念品是他們交易的暗號。

鄭總覺得自己來得已經夠早了,認識的幾個老闆因為時間太趕,都放棄了這次生意。

他還以為,能背靠張揚,獨吞這次的生意。

沒想到還有人比他更早。

鄭總依靠著窗戶上,鬱悶的看著別墅區的出口。

半小時後,一輛印著“專修樓房漏水”招牌的麵包車,晃晃悠悠的開了出來。

保安看到這輛車,立馬衝鄭總他們招了招手。

“走吧,進去吧。”

意思很明顯,那輛麵包車,就是剛才進去送貨的那輛。

鄭總有點不敢相信。

自己的競爭對手,竟然開這樣的破車?不會真是送紀念品的吧?

兩車交匯的時候,鄭總看了一眼司機,發現對方是個戴著墨鏡、光著膀子的年輕人。

心中的想法又篤定了幾分。

肯定就是送真紀念品的。

與此同時,鄭總的客戶,以薩拉為首的四個年輕的古董販子,正圍著桌上剛到手的玉器團團轉。

一邊看還一邊討論(用英文)。

“我敢打賭,這些絕對是剛出土的玉器。”

“當然,你看它上面的泥土還沒有清理乾淨,肯定是剛挖出來的。還有剛才那個送貨的小夥子,一看就是工地上的人。”

“薩拉,你知道這是些什麼嗎?”

“我不懂的,懂這些的山姆叔叔,因為簽證到期沒來,不過等會兒影片的時候,他看到我買到了這麼多珍貴的華夏文物,一定會很驚喜。”

“對了,薩拉,你讓我請的那個鑑定師東叔,一會兒就過來了。”

“……”

鄭總被翻譯帶上樓的時候,被眼前的情形嚇了一跳。

誰把工地老頭的地攤整個搬過來了?這些東西,是大名鼎鼎的“工地老頭五件套”啊。

玉碗、玉板、玉官像、牙雕佛像、玉盞。

看到鄭總,薩拉眼前一亮,連忙對翻譯說:

“麻煩請鄭總幫忙看看,他認不認識桌上這些寶貝?”

(此處略去翻譯過程)“寶貝嗎?”

鄭總撓撓頭,不知道怎麼開口。

因為聽起來,眼前的客戶好像被騙了啊。

剛好這時候他表弟搬著玉器上樓。

看到桌上的各種塑膠假古董,表弟下意識的感慨了一句:“我去,這些外國人都是傻子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