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芝說完轉身就走,真晦氣!

現下這條路行不通,只能另想辦法,記憶中水南村也並不是大隊長陳和平一個幹部,還有個存在感低的大隊書記王愛國。

送東西要投其所好,她記得書記家有年幼的孩子。

等離開知青點的範圍外,找個沒人的角落,從空間掏出一個小玻璃罐子。

將空間裡放的奶粉倒進去,要在以前送東西,直接連包裝送去就好,現在哪行啊!上面印著的日期,還有奇怪的包裝,自已解釋都沒法解釋。

林芝倒好奶粉,將垃圾也都收入空間內,抱著一小罐奶粉朝著大隊書記王愛國家裡走。

這個時間出門的人少,大多都回家吃飯了,路邊也只有幾個孩子在跑跑跳跳,所以林芝去哪並沒有多少人看到。

“愛國書記在家嗎?”林芝輕輕叩門,將自已聲音壓低。

“誰啊!”

屋內傳來稀稀疏疏的聲音,院子門被拉開,一個女人披著件衣服將門開啟。

“林知青”張秀神情一愣,這不是田會計的準兒媳婦嗎?來他家幹啥?

“嫂子,我來找愛國書記有點事”林芝面上堆著笑,話說揚手不打笑臉人,求人辦事總是要有個笑模樣。

“太晚了不方便,你下回再來吧!”她可不想自家男人趟這趟渾水,想都沒想就拒絕,要將院門關上,林芝可沒給她機會,將半個身體擠了進來。

“你這人,幹啥呢?”

“我家人給我寄的奶粉,我想著嫂子家小四正長身體,正需要奶粉補補”說完整個人的身體都擠了進來。

張秀見攔不住,索性就放她進來,目光落在林芝抱著的小玻璃罐上,那奶黃色的真是奶粉?她可從來沒見過這好東西。

他們生產隊窮,牛羊都沒有,就兩隻雞,下的蛋也輪不到他家。

林芝朝著屋內走,瞥見王書記正坐在堂屋抽著旱菸。

她將奶粉放到堂屋的桌上。

“丫頭,你都要嫁人了,這好東西就拿回去吧,叔沒啥能幫你的”王愛國的旱菸杆敲了幾下桌子。

王書記當得也是憋屈,明明是一把手,主抓思想教育,精神文明建設,結果被大隊長給架空了。

“不能喊叔,您是我王哥,我是來給您送大禮來的。

真為您鳴不值,這水南村怎麼就是他陳和平的一言堂了?”林芝說的義憤填膺,但好在王愛國沒有在攆人。

“也是沒辦法,人家能力高,丫頭我知道你的來意,但是我沒能力幫你”

“不是那個事”林芝一擺手,在王愛國疑惑的眼神中繼續說道。

“不是?”

“對,不是,其實他們蹦躂不了幾天了,那兩個公安同志過不了多久就會來抓他們,我知道王哥愛民如子,是一心為了為國家為人民奉獻終身的勇士。

他們這群蛀蟲早就該收拾了,王哥辛苦的打入敵人內部,就是為了還水南村的解放”

“可我心有餘力不足啊!”王愛國將旱菸杆放下,神情認真了幾分。

“不過,你說公安過幾天會來抓他們?”

“對,這就是我送王哥的大禮,如果他們來抓人您身為書記知情不報一定要追究責任,但如果您提前將陳和平的罪證交給縣裡,那今後。。。。。。”

林芝沒有繼續說下去,看著王愛國沉思的表情,就知道什麼話點到為止,說的太過反而讓人猶豫,不如說一半留一半,更能讓人下定決心搏一把!

“我要考慮考慮”

就在二人在屋內說話的功夫,門口突然有人喊道:“不好了!不好了!”

屋外傳來張秀的哭喊聲:“小四,你別嚇娘啊!”。

王愛國緊張的站起來,快步朝外走,林芝也趕緊跟了上去。

就看一個年輕男人揹著一個小孩,孩子雙腿一片血肉模糊,地上還有一小攤流的血跡,此時毫無意識的癱軟在男人的肩膀上。

“我的兒啊!”張秀一把接過孩子,抱在懷中,眼睛緊閉任憑她如何呼喊,孩子都毫無反應。

氣息微弱,腿上還在滴著血,隱約還可看到森森白骨。

張秀只覺得心都碎了!

“這是怎麼了?”王愛國心中焦急問道,這是他的小兒子。

“李富貴家孩子推得,從塔樓給推了下來”這李富貴家的熊孩子成天逗貓打狗,人不大成天欺負其他人家的小孩。

小四早就被叮囑不知道多少遍了,怎麼會去李富貴家?

看出王愛國心裡的疑惑,那人開口解釋道:“小四在塔樓那玩,他家孩子不知道啥時候也跑到塔樓那,就給小四推了下來”

這塔樓還是當初戰爭時期觀察敵情用的,約麼得有四五米的高度。

這孩子如今一動不動的,在張秀懷中手腳都垂下來,眼看著就是不行了。

有村民伸手在孩子鼻子下面探去,已然是有進氣沒出氣了。

“趕緊送到縣醫院啊!”張秀抱著孩子無助的對王愛國喊道,這個時間汽車站也沒有車了,何況他們公社就連牛車馬車都沒有。

套上板車,人拉車,跑去縣裡都要四五個小時,孩子已經休克了哪裡來得及。

“愛國,你想想辦法啊!”張秀抱著孩子痛哭。

“套,套車”

王愛國話音一出,剛才抱著孩子的年輕男人立刻朝著生產隊倉庫走,全生產隊就一個推車。

社員紛紛議論“這娃看來是不行了,你看!腳上的鞋都掉了一隻,怕是活不成了。”

但如果讓孩子父母就這麼放棄孩子的生命那無疑是在他們心頭插刀,王愛國心裡也清楚,孩子可能沒救了!但他不能放棄,但凡還有可能一定要去試試。

林芝站在旁邊伸手摸向孩子脖頸處,還有很微弱的呼吸,又摸了孩子的手腳,已經出現四肢冰冷了,失血量又這麼大,情況不容樂觀。

如果不急救,這孩子絕對堅持不到去縣醫院。

她雖然不是學臨床醫學畢業的,但也也學過相關的急救知識,通常這類緊急情況都會選擇先救命後治病的原則。

“先將孩子放平,我來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