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 章 高中時期的母親
煤灰吸到肺裡能排出來嗎 超安靜的風 加書籤 章節報錯
母親每天的生活幾乎都是圍著鍋臺轉個不停。她不僅要精心準備好每一餐飯食來滿足女兒成長所需的營養需求;還要悉心照料年事已高、行動不便的姥姥,確保老人的日常起居得到妥善安排。
有時家裡經濟拮据到連書本費用都難以負擔時,母親不得不放下臉面去向街坊鄰里或賣菜的小販借錢度日,但她始終毫無怨言。而且,母親非常擅長撫慰人心。每當父親下班回家時,母親總會對他讚不絕口,稱讚他辛勤工作養家餬口實屬不易,並誠摯地感激他所做出的一切努力與奉獻。對待子女時,母親同樣不吝嗇自已的誇獎之詞,總是說他們十分出色且優秀無比。
曾經,在高中時代,她對自已的母親充滿了輕視和不屑。然而如今,時光流轉,她卻深深地感到自已遠不及母親那般堅強與偉大。
回首往事,她意識到自已的心態遠遠比不上母親那樣堅韌平和。有時候,面對生活中的壓力和煩惱,她無法控制自已的情緒,甚至會將怒氣發洩在孩子身上。而母親卻總能保持鎮定自若,用溫暖的笑容和寬容的胸懷化解一切困難。
她不禁自責起來,覺得自已真的做得不夠好。尤其是當她回想起過去那些艱難歲月時,心中更是感慨萬千。那時,家庭經濟拮据,他們經常被迫頻繁搬遷,每年至少要換三個住處。原因很簡單——房東不斷上漲房租,使得他們無力承擔。而每一次搬家都是一場折磨,不僅要捨棄熟悉的環境和朋友,還要重新適應新的居所。
至今,她仍清晰記得其中一次特別艱苦的搬家經歷。那次,他們搬到了一間只有十多平方米大小的房東儲藏室裡居住。這個狹小的空間,原本就擁擠不堪,但卻要容納他們一家四口人以及必備的生活用品,還有父親售賣的鹹菜。如今想來,她簡直無法相信當時是如何在如此侷促的條件下生活下去的。
對比之下,她越發覺得母親是如此了不起。在那樣困苦的環境中,母親從未有過半句怨言,總是默默承受著生活的重壓,竭盡全力為家人創造一個溫馨、安寧的家園。想到這裡,她暗自下定決心,要努力改變自已,向母親學習,成為一個更好的人,用愛去呵護身邊的親人。
猶然記得,那是一間簡陋狹小的出租房,也是言鈃度過高中歲月的地方。記憶中的母親總是忙碌於那臺手提式煤球爐前,為全家準備飯菜。這臺煤球爐不大,但卻足以容納五六個煤球。每次用完後,母親會熟練地將最底下的一個煤球取出,再放入一塊嶄新的煤球繼續使用。
房間裡僅有一張一米五寬的小床,顯得有些侷促。而那張從大伯家收拾來的破舊沙發,則成為了家中的寶貝。白天,它是大家休息聊天的座位;到了夜晚,展開來便成了臨時床鋪。這麼多年過去了,儘管沙發已經破舊不堪,但它依然伴隨著言鈃一家人,見證著生活的點點滴滴。
環顧四周,這個家裡似乎並沒有太多值錢或重要的物品。或許正因為如此,搬家時反而輕鬆許多。只需帶走沙發、煤球爐以及父親醃製的那些鹹菜,便可開始全新的生活。
在寒冷的冬天,家家戶戶的門口都整齊地堆著煤球,這些黑色的圓球為人們帶來了溫暖。
居民們穿著厚厚的棉衣,忙碌地將煤球搬進屋子。他們小心翼翼地將煤球放入爐膛,點燃火種,爐火漸漸升騰起來。整個房間瀰漫著溫暖的氣息,孩子們圍坐在火爐旁,烤著凍僵的小手。
夜幕降臨,煤球的火光映照著人們的臉龐,他們在溫暖的房間裡分享著一天的故事。窗外的寒風呼嘯,但屋內卻充滿了溫馨與安寧。煤球,這個簡單而實用的物品,成為了家家戶戶冬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最近一段時間,言鈃常常會不由自主地回憶起小時候的點點滴滴,那些曾經被深埋在心底的往事也如潮水般湧上心頭。這究竟是為什麼呢?或許是因為她現在的生活節奏逐漸慢下來了吧,又或許是因為隨著歲月的流逝,她的心境真的已經悄然發生了變化。
年齡的增長確實是一種不可逆轉的狀態,它就像是一個無情的小偷,悄悄地偷走了我們的青春和活力。我們無法讓一顆歷經滄桑的心靈重新煥發出年輕時的朝氣蓬勃,即使透過整容等手段暫時保留住了外在的容貌,但那顆迅速衰老的內心卻是無論如何也難以挽留的。然而,這又何妨呢?每個年齡段都有其獨特的魅力和價值所在。
年少時的懵懂與純真令人懷念,而中年時的沉穩與睿智則更顯珍貴;年老時的豁達與淡然亦別有一番風味。人生本就是一場漫長的旅程,在不同的階段,我們會擁有不同的體驗、收穫不同的感悟。重要的是,要學會接受並珍惜當下所擁有的一切,用心去感受生命中的美好瞬間。畢竟,時光匆匆,唯有活在當下,才能真正領略到人生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