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者在這場大戰中扮演的角色並不重要,戲份也不多,但誰都能看得出來,武道正在崛起,至於是否能一躍而起跟真正的仙道王道相媲美,一切都還要看一個人,天一君方衍。
如何推演全套的武道修煉之法,
真正精通煉魂化魄之法的也只有方衍一人,方豹也是受方衍點悟才略懂一二,而且並沒有修煉武道。
武道與仙道是完全不同的修煉方法,根本不存在仙武同修的可能,至於武道所謂的長生,方豹也不關心。
他有自己的長生之道。
也不知方衍在那青羅內界發展如何,這段時日一點訊息也沒有。
方豹收拾了閒餘心思開始講述接下來的佈局及戰役準備,這場大戰一觸即發,有武道方面的配合自然是最好,雖無大用,好歹也能拖住一些仙道之人。
比上不足,比下有餘,五氣境這個坎依舊是個難題。
經過一番統籌的佈置,與會的幾人在瞭解自己的任務分配之後就各自離去,方豹從方素那裡討了那些有瑕疵的金丹就前往人間大地尋找合適的人。
能把金丹吞入腹的人還需要甄選,可不是誰都可以的。
姜國之地,高樓之內,一眾仙道修士圍繞大堂而坐,高舉酒杯,中間是美姬舞女翩翩而動,一派歌舞昇平,大戰將至,全軍警備,他們卻好生逍遙。
為上首座的便是姜國太子龍陽,雖仍是太子之位,但已經代國君之職,統司姜國大小之事。
堂下左右皆是各道統的翹楚與長老,是青羅天人間仙道的中流砥柱,他們微醺眯眼,稍顯迷離,看著那些曼妙的腰肢,心猿意馬都有些守不住。
相比王道那邊全軍操演,上下佈局,生怕出現一點差錯,仙道這邊自在多了。
仙道中的這些人還是看不起王道,仙道在人間養尊處優多少載,習慣了高高在上,豈是這幾年的形勢就能改變的?
而且這些年的形勢改變也不大,王道有什麼讓仙道提防的本事嗎?
沒有。
且不說仙道之人修為臻至五氣境的人數就是王道無法企及的,光是各道統修士在數量上遠勝王道,這在戰力就將王道狠狠壓在腳下,在他們看來,什麼利弊權衡,什麼小心謹慎,哪裡是仙道修士該有的樣子,他們有道祖庇佑,遠避劫難,這場戰,必勝無疑。
若是連這樣的小事都畏頭畏尾,這仙道之路也別走了,修什麼道,回去種地吧,求當下安穩去吧。
當然,也有那麼一小部分修士覺得需要小心王道,他們敏銳的感覺出王道若展露的只是冰山一角,那深藏在深海之下可能更加龐大,否則王道也不敢與仙道分庭抗禮。
然而這小部分修士中有話語權的卻只有零零散散幾個,宇文懷越是,王守一是,其他人都不足以讓姜國太子龍陽有任何意動,甚至連跟他說上幾句話的機會都沒有。
太子龍陽是決策這場戰爭最重要的人,他的任何舉動都決定了這場戰事的走向,然而龍陽自己也估不準自己該不該當這人皇之位。
他若是真想當,早就可以請父親下位,自己當這姜國國主,然而,他沒有,他的心還牽掛著長生仙道。
人皇,可爭不得長生。
他雖知自己是準仙轉世,是仙人策劃人間之戰,成立人間仙國的一枚重要棋子,但這些都是耳聞,他並沒有覺醒前世記憶,他仍想踩一踩仙道的路,探一探長生之道。
如果自己真是準仙,既然轉世,難道真的就只是為了不得長生的人皇之位?
他缺少決斷,而這也不敢問任何人,他的思量不能告訴任何人。
桌前的美味佳餚雖多,但宇文懷越是越來越吃不下,雖然他之前出策重創了王道,尤其是小聖賢莊一脈,可以說是大功一件,只不過他那計策太絕,對王道絕,對自己人也絕,把仙道弟子當做棋子炮灰般使,故而許多道統長老都對他頗有微詞,在姜國上的佈局施展都受到了不小的阻撓。
言語中多有對付區區王道,竟壞了我仙道諸多弟子性命的抱怨,搞得他們好像真的在乎自己門下弟子的性命,他們是什麼樣的人,宇文懷越其實清楚。
命不當命,裝什麼好人良師。
若不是他身後還有陰康氏等百族的推力,他的位子可能就被其他人取而代之。
這些人怎麼就認不清了呢?
王道早已經不是當年受仙道擺佈的那個王道,它的勢力已經不容小覷,這場大戰仙道已經不佔絕對的優勢,隨時都有可能被王道翻盤。
宇文懷越的目光掠過大堂內每一個修士,在梅長林身上多逗留了幾分,“梅長林這傢伙老謀深算,城府極深,觀他之前的佈局看似是為仙道,實則自己所賺頗豐,我將其取而代之以後他便深居淺出,也不知他在作何打算?”
宇文懷越身處局中不久,入局之前他就秘密探查了姜國之內執掌話語權的那些人,他很清楚現在仙道這些人的側重,但唯獨有幾個人看不透。
除了梅長林,還有一個人,太平道方豹。
身為人間太平道的領袖,方豹行事之風範太過粗魯,但在探查了他過去的事蹟,宇文懷越可以斷定,所謂霸道不過欺人耳目,如此之人城府同樣深不可測。
他到底在計劃什麼,宇文懷越猜不透。
梅長林感受到了宇文懷越的目光,兩人雙目匯聚交織出異樣的火花,相視一笑,舉起了手中的酒杯。
“這宇文懷越現在應該很頭疼吧,他苦心孤詣為仙道拼更多的勝算,仙道這些老古董卻渾然不在意。”梅長林呡酒時低頭一笑,自從知這仙王兩道之戰是仙人佈下的量劫,他就不在意什麼陣營站隊了,他只想尋得機遇,去青羅上界。
王守一入姜國多時,少有展露鋒芒的時候,但修為擺在那裡,這次宮廷大宴他也得了末座的位子。
其實這樣的宴會王守一是沒什麼興趣的,他寧願居於庭院潛修法門,只可惜這場盛宴廣邀國都之內的出色天驕,王守一收了帖子斷不可能拒絕。
主要是他的出色還不夠,他的地位還不夠,你瞧吳靖宇那幾個天驕公子,他們也收到了帖子卻沒有來。
他有後世記憶,仙王兩道的戰爭結局早就偏離了時間所定的路線,他也說不準仙道還能不能贏,這個時間段出現的變數太多,多到他都有一種感覺,仙道會輸。
這種感覺當真是荒唐透頂。
仙道勢大,如何能輸?
可真的輸了呢?
王守一也說不準,但說到底,輸了對他並無多少影響,他並不在意這場戰爭,無論這場戰爭勝負如何,都不會改變上界早就定下的一個決策。
他未來的一切機緣就全靠上界的這個決策了。
成,開拓仙道走康莊大道,敗,淪落紅塵等機緣巧合。
機緣這東西,可真的妙不可言,不可多說。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