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玄府太平道,雖然是仙道道統,但大世之爭,在晉國的所有道統都不好過,而罪魁禍首就是方素,晉國重新洗牌後,修士的話語權大大削弱,修士被大量剔除權力中心,更加廢棄了往年的供奉,小聖賢莊的人大行其道。
他們現在就跟在秦國的道統一樣,空有其名,但再怎麼樣都沒有權力而言,除非他們放棄在晉國的道場,前往其他國家,但是放棄自己多年打下的根基,怎麼可能。
他們總比趙國的道統好一些,因為趙國大量土地被秦國攻陷,那些修士只能放棄道統,遠走他鄉。
青玄府太平道里,還算平靜,平靜中帶著一點沉悶,所有修士都埋頭苦修,即便方豹醒過來,也沒有人察覺。
方豹眼中閃過萬道魔影,各類顏色形態的魔影都有,他們代表的就是各種雜念。
“大念魔經,身似熔爐,果然妙哉。”
方豹感覺自己現在就像一個沒有感情的機器,但這樣的機器依然知道人性。
“都說魔是依天地雜念而生,各族生靈都受其影響,才產生諸多雜念,這大念魔經就是煉化各種雜念,更是將這些雜念操控到了極致,不僅能化作力量,更能影響他人的力量。”
“從一定角度上,是佛也是魔。”
方豹微微一笑,臉上顯現出眾生相,有魔相也有佛相。
他聽真我,不對,現在應該叫做天一君方衍了。他聽天一君講述過大念魔經和清淨佛法各自的不同。
大念魔經在於操縱和煉化,操縱他人,煉化己身。
清淨佛法則是在於驅逐,把雜念通通驅逐掉,心思就變得澄清,同樣澄清的人就會走到一起,志同道合,清水合流。
被驅逐者很容易聽信驅逐者的話,這與度化有些類似,但又不磨滅其本身的靈慧。
兩者各有妙處,但毫無疑問,這兩個都是雜念的剋星,而雜念又是何物,除非真正斬掉七情六慾的人,即便是高高在上的仙人,都有自己的雜念。
有雜念就會被人用這兩種法門趁虛而入。
“佛,既然這是一場量劫,從未在青羅天出現的佛門一定會有所動作。只是不知道是否已經神不知鬼不覺的佈下了局。”
想到了佛,方豹忽然覺得心思不安起來,這絕對不是心血來潮,而是很有可能,佛真的插手了。
“想要在這量劫之中佈局,這可比在人皇之爭上佈局更困難,非仙道身份不可了。”
別看仙道在這場大世之爭上與方豹的小聖賢莊勢均力敵,那是因為有多方勢力的牽制,天地的力量壓制,以及方豹的各種佈局,還有本身能無視規則,更重要的是,青羅天上界之人沒有插手。
恐怕青羅天上界之人,要在真正的量劫中才會動手,只是不知道人間在量劫中扮演著什麼樣的角色。
“不行不行,佛門雖然在青羅天未現,但結合前世記憶還有申公豹的道統,佛門這蠱惑人心的度化能力簡直就是作弊。”
這般心血來潮絕對不是好事,他需要立刻找到解決的辦法,不然這個後患他承擔不起。方豹連忙溝通天一君,讓他找到佛門在青羅天的蹤跡。
天一君也一臉肅穆,他以大衍之道與佛門度化之道接觸過,深知此道的可怕,放下手頭的一切,抓緊搜尋佛門在人間的蹤跡。
漢國王都。
下了一天的大雪,王都之中除了列隊巡邏的羽林軍,再也見不到其他生人,大雪剛剛停歇,羽林軍撤離,王都之中又恢復了熱鬧和繁華,街道處處都是來往的人。
有鮮衣怒馬的王孫公子,也有身穿青衫的讀書人,還有富商土豪,更多的是一群閒散的京官士大夫。
這時候三個閒散官員在街邊遊覽。
“文殊,怎麼,心情不好。”
“快到年關了,雖然我們都是閒官,但到時候少不了漢王的恩賞,今天我們是出來玩的,放開心點。”
“明遠,子松,不是我杞人憂天,如今各地戰事吃緊,我們還在這裡鋪張浪費,揮霍民力,十五國之爭,恐怕。”
“慎言,慎言,文殊,你不要命了。”明遠拉住文殊的手,一把捂住他的嘴巴,驚懼的看著四周,見四周沒有人注意,這才鎮定的放下手來。
“文殊,這是我們漢國作為大國的儀態,你不知道,我家有人在軍機內司,知道寫機密,這文景兩國不過多久就是我漢國領土。”子松偷偷說道。
“原來如此,文殊,咱們的漢王又不是無能之輩,不會胡來的。”明遠也鬆了一口氣,其實他也擔心,但這樣的國家大事輪不到他來說話,甚至討論都不行。
文殊一嘆,不知道怎麼搞的,最近他就跟中邪了一樣,突然間悲天憫人起來。
忽然他瞧見一個書販擺了個攤位在那賣書,頓時升起一種去買書的想法,不由自主的走了過去。
書攤上有三四十本,什麼樣的都有,大多都是他見過的,唯獨一本他沒有見過。
他下意識的拿起來要看,但卻被書販制止了。
“大人,這可是絕世孤本,可不能翻看,只能買了才能看。”
文殊一笑,問道:“行,你說多少錢。”
“這本書,一般人我要賣到三千三百黃金。”書販侃侃而談。
文殊也不嗤笑,下意識的問道:“不一般的人呢?”
“有舍有得,我只收他十文銅錢。”
“那我是屬於哪種人?”
“有緣人。”書販忽然一笑,這笑容他從來沒見過,彷彿是能滲進他心裡的陽光,溫暖平和。
文殊只覺得腦袋一陣恍惚,再一看,書販跟書攤都不見了,但他手中卻多了一本書。
“仙家?”文殊微愣,他記得自己貌似沒有修行天賦,莫非是自己的機緣到了。
文殊也無心遊玩,向兩位好友道了別,自行回家了,回到家便坐在火盆旁邊取暖,把書翻了開來閱讀。
這書甚是深奧,字裡行間彷彿有一種世間至理讓文殊沉浸其中,渾然不知腳邊的火盆漸漸熄了。
文殊突然覺得有些冷了,一看火盆只剩下零星火苗,也不知怎麼搞的,下意識的把手中的書丟了進去。
書脫離自己的手掌,文殊突然驚醒了,自己這是怎麼了,雖然看完了,但還沒有理解通透,自己真的中邪了嗎?
好在火盆裡沒有一點點的火,燒不了書本,文殊連忙要把書撿起來。
就在這時,火盆突然烈火熊熊,肆意焚燒著書本,眼前的異變又一次的驚呆了文殊。
眼睜睜的看著火盆之中那本書被燒完,忽然文殊看到灰燼之中,出現了一張略帶暗金色的紙,上面密密麻麻的全部都是小字經文,還有圖畫,似乎金箔,卻並沒有被火燒著。
文殊這才回過神來,把火撲滅,將那張金箔取了出來。
“小乘佛法?”看著手中金箔中的小字經文,文殊又一次沉浸其中,不能自拔。
這樣的事不僅僅發生在文殊一個人身上,準確的說總共是五個,他們都得了一張叫做小乘佛法的經文。
“我的使徒都已經好了。”
“現在開始,就看我們這些使徒各自的福緣了。”
“我們的使徒身具佛性,有慧根,福緣自然不會差。”
佛界之中五位佛尊相視一笑,雖然人族四位仙人封閉了人間,但好在他們出手快,要不然,這次人間的大世之爭就跟他們佛界沒有關係了。
別看大世之爭不是量劫,但它卻是量劫之中非常重要的一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