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國皇宮之內。

十八皇子在自己的宮殿中來回踱步,原本他像大地一樣穩重,但現在,只有急躁的情緒在他身上浮現,散發,就像是滾落山坡的石子,跌宕起伏,無法平靜。

戰亂一起,必然會有一個國家統一其他國家,建立一個集權統一的國度,晉國是不太可能了,那麼,晉國該何去何從,覆滅還是淪陷?自己的母親該何去何從?

在思考類似問題的還有牧天府五公子,他們身處不同道統,但都是設在漢國的道統,支援漢國的可能性較大,畢竟不是仙道道統,開遍十五凡人國度。

只是人皇之選會不會從漢國中挑選出來,他們也不敢打包票。

或許有一個人會知道,時間之道王守一。

幽冥天之行雖然無功而返,不過也不是全然沒有收穫,還有人皇之選,王守一清楚的記得這場大戰之後確實出現了人皇,而且還知道人皇是誰!

畢竟他來自四百六十八年之後,亂世不可能打這麼長時間,人族也經不起這樣的內耗。

“這場亂世打了三十一年,最後誰也沒想到會落在一個最不起眼的下等國度,姜國,姜國大皇子龍陽,未來的人皇!”

“晉國,早已經是具空殼了。”

“還有三年,我只要再等三年!”

王守一已經整裝待發,只要穩定自己胥城的根基,招募屬於自己,對自己忠心的親衛,他就會把他的勢力中心轉移到姜國!

從龍之臣,自己又是修士,即可掌更多的天地權柄,對修行,對自身的大道,都有重大的益處!

而方豹的化身,則是去了與姜國遙遙相對的秦國。

一個人若要入世,攪動世間的風雲,首先要有一個非常響亮的名頭,這個在方豹的記憶裡幾乎是貫穿了每一次動盪的時期。

比如說,“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

再比如,“琅琊榜首,江左梅郎,麒麟之才,得之可得天下!”

而正是因為這些傳言,所以才讓凡間諸多勢力對這些人才趨之若鶩。

這就是名望的作用,即便不主動入世,也會有人找上門來,美之名曰,求賢若渴!

“現在還不是散播傳言的時候。十五國還沒有真正打起來,他們需要時間爆發,我也需要一段時間建立凡間的勢力集團。”

“那諸子百家,你選擇哪一家?”

“諸子稱百家,那個時代或許真的是百家爭鳴,但留給未來的卻只有寥寥幾個,我又知道幾個?都是古人專研智慧的成果,我一個人不可能完全複製。”

“所以我打算立學宮,選擇那些天資聰穎之人,以點破面,發散思維,唯有如此,人族人道當興,王道當立,才可徹底掌握人間的天地權柄。”

“我知道多少,我就傳授多少,真我,這百家學術總綱上還需要你助我一臂之力。”

“我定當不負所望。”

晉國最近來了一個人,牽動了很多人的心,他不是晉國人,但他的名頭在齊楚兩國甚大,尤其是在楚國。

他被稱為小丹仙,他就是方素。

青羅天人間三大修煉體系,修士的,武者的,還有就是煉丹師,方素能代表天下煉丹師,在十五國的豈能沒有傳聞!

他到晉國的來意一直被一些人猜測,遊玩,揚名,訪友,不過更多人認為與晉王病重有關。

只是,大部分高層都知道,如今諸多皇子爭權,晉王一死,晉國必然內亂,正是其他國漁翁得利的時候,他這次過來實在讓有心人難猜想法。

以方素小丹仙的身份,到晉國國都自然有官面上的人為他安排住宿,同樣,方素也暗示了自己要見晉王的意思。

方素有這個意思,接待他的使官自然會把這個意思傳遞到王宮裡面。

住在驛站之中,方素收到了來自徒兒徐子敬的傳信,當初方豹催他催的急,七妙丹君府的機關實在沒有時間破解,他就把機關術傳給了徐子敬,由他負責七妙丹君府的事宜。

不過來信上卻說,他雖然破開了七妙丹君府的機關,但是七妙丹君的遺澤已經被人取走,甚至什麼油水都沒有留下。

七妙丹君的東西方素本來就不在意,即便被人取走,他也不會想是誰,只要不妨礙他在丹道的話語權,影響丹道的發展,隨你怎麼個天翻地覆,他都不管。

“小丹仙方素,以他的能力,能否救治父王?”

三書宮,晉王處理朝政的地方,如今處理宮中大小事的是大皇子,所以基本每晚他都在這宮殿裡停留一宿,處理政事,他對方素的來意也琢磨不透。

“能夠稱為小丹仙,即便是丹道前輩都對他恭恭敬敬,不吝讚賞,可見他的丹道水平極高。說不定能救治你的父王。”

大皇子司馬南端坐在書桌前,房間裡除了他就再沒有別人,而說話的也不是人,而是他手上一枚狼形的戒指。

“你希望他被救好?你下的狼毒你應該最清楚。”

司馬南冷笑一聲。

“我狼族的謀劃又豈是你區區一個凡人能知曉的,你也最好安分點,別忘了,你的命還握在我的手上。”

“你如何打算對付這個小丹仙?”

“對付,不,是玩弄。你讓他治,若他治的有起色,我就再下狼毒,反反覆覆,我看他怎麼治得好,到時候你再說是他把你父王害死,汙他名聲,區區一個年輕晚輩,這事有他受的!”

“行,明日,我就宣他入宮醫治父王。”

而方素還很安逸的在驛站裡睡著,絲毫不知道已經有人把算盤打在了自己的身上。

可是即便知道了又能怎樣,方豹已經給他下的死命令,晉王還得治,而且還不能治好,只能是拖延時間。

“光有諸子百家還不夠,決定一場戰爭的勝負在於天時地利人和,而這三種,恰恰都是修士修士可以輕易改變的。”

雲端之上,風撲過方豹的臉龐,他的目光中眼神散發著難以形容的深邃,就好像漆黑夜裡的一座深井。

“目前人族能在人間與修士抗衡的只有武者和煉丹師,但武者和煉丹師只起修行自身與丹藥,做不到改天換地,呼風喚雨。”

“煉丹師那裡已經有了方素,我必須把武者的檔次提升上去。”

“丹仙,武仙,真我,你能否推演武道修仙的法門。”

“凡人武道,千難萬難,對自身就是一種極大的折磨,不過不至於死。在研究靈魂分割的時候,我已經推算出一種可能,但是少有差池,那就是死無葬身之地,甚至連魂魄都難以保全。”

真我語氣沉重,對這門武道修煉之法也沒有太大的把握。

“無法保全魂魄,看來必然是與魂魄有關,那你說來聽聽?”

方豹可管不了那麼多,修煉之途,行差踏錯,哪有真正不死無傷的道路,他只要結果!

一個振興凡人武道的結果!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