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書·西域傳》“車師前國,王治交河城。河水分流城下,故號交河。”
南北朝時期,車師最後一任國王死後,車師前部成了高昌國,主要政治中心有交河城和百里外的高昌城。
這一次唐軍來襲,曲智盛棄高昌城,退守地勢更險峻的交河城。
七郎進城之前流的眼淚,是因為他恍惚中看到在另一個時空,這座城池會一直繁華到幾百年後,直到蒙古人都海叛亂,先後攻破了交河城、高昌城,強迫當地百姓從佛教改信大食教。
他看到,高昌人為了避免婦女、小孩兒被侮辱、奴役,將他們沉入井中。
他看到,一座繁華了一千五百年的城池,在蒙古人的燒殺搶掠中成為斷壁殘垣。
如今……一切都還在,真好。
在這個英雄輩出的時代,誰若不滅一個國,都不好意思自稱名將。
但像侯大將軍這樣,不戰而屈人之兵拿下一個西域國家的,還是很值得驕傲的。
侯大將軍進城之後,就忙著大肆擄掠財寶和美人,聽人來報慈惠禪師在官兵的護送下到了,他也沒有接見。
慈惠禪師帶著圓通和七郎直接前往大佛寺。
七郎一進城,心中的憂傷就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驚奇。
他和圓通都瞪大了眼睛,一副鄉下人進城的樣子……主要是高昌王城和他們見過的城池都不一樣。
沿著臺階向上走了幾十級才進入城門,入門之後,是一個甕城,眺望塔、藏石坑等城防之物一應俱全。
穿過甕城,七郎覺得自己到了一個巨大的迷宮:道路兩旁是敦實的土牆,他們走在幽深的街道中,又像是走在地下壕溝裡。
慈惠禪師看兩個徒兒張口結舌的樣子,笑著介紹:“交河城風大,因此房屋多是掘地而修,街道也都是向下挖掘。如此,倒可少受風吹日曬的苦楚,這也是百姓的智慧了!”
他們走在一條寬敞的主路上,兩邊是高達一丈多的生土牆胚,道路盡頭的一側通往大佛寺,另一頭通向坊市,正中是高昌王宮。
接近大佛寺時,面目猙獰的二師兄圓融迎了出來。
七郎跟著禪師向前,跟二師兄圓融見禮。
圓融看到七郎,笑道:“師弟果然入我佛門了,真是可喜可賀!當初我邀請你同來高昌弘法,如今果然在高昌相聚,這可真是我們師兄弟的緣分!”
七郎已經放棄掙扎了,他總不得見人就解釋自己是假和尚。
算了~~反正他自己知道自己是假的就行了!
師徒四人進入了大佛寺,圓融才說起他來高昌“弘法”的事……
“曲智盛向西突厥求助,還想投奔突厥人。我問他,你身上是漢人的血脈較多,還是突厥人的血脈較多?是突厥人更殘暴,還是王師更殘暴?你投奔突厥人,會比投誠我朝更好嗎?”
“高昌本是漢人所建,王師進城,亦不會對百姓趕盡殺絕。你投降了,還可保全身家性命,保全這座城。也許,朝廷最終還是會讓你管理高昌。曲智盛聽我所勸,出城投降。”
慈惠禪師微笑:“阿彌陀佛,圓融做得很好。”
七郎也佩服地看著圓融師兄,這位敵後工作者太了不起了,總能在關鍵時候起到決定性的作用。
圓融卻嘆息著說:“我本答應曲智盛,王師進城不會侵擾百姓。可是侯將軍進城後,大肆搜刮搶掠。我勸說他,他卻說‘將士們不遠萬里而來,總不能讓他們白跑一趟,這是為了穩定軍心’。”
七郎驚訝地問:“所以城裡的好東西都被他們搶走了?”
他們來晚了?
慈惠禪師淡然一笑:“阿彌陀佛,出家人慈悲為懷,我們既然來了,便盡己所能庇護無辜的百姓吧。”
圓融笑道:“師父所言極是。我已讓人向城中豪強說,如果不想被軍隊劫掠,就帶著家財和工匠等來寺院投奔,我帶他們離開高昌。”
高昌人信佛,以圓融和尚來號召,是能得到百姓信任的。
如此一來,那些富戶還真的來大佛寺投奔了。
這一下子,寶貝有了、工匠有了、美酒有了,甚至佛經和美人都有了。
圓融拿下的東西,恐怕比士兵們無差別搶掠的還要豐厚。
七郎聽明白了師父和圓融師兄的言下之意,又愣住了……誰才是撿漏大師?這兩位才是撿漏大師啊!
既得了東西,還得了民心,讓那些高昌人對他們感恩戴德。
相比只會蠻搶的侯大將軍,他們高明多了!
“只是這麼一來,侯大將軍會很不高興吧?”七郎擔心地說。
圓融笑道:“他本來是很不高興,我還擔心我帶著那麼多東西離不開高昌。但是,師父來了,還有官兵護送。他再不高興,也不能怎麼樣了。”
圓融省下了“黑吃黑”這個詞,出家人慈悲為懷的事,怎麼能說是“黑吃黑”呢?
七郎歎為觀止。
圓通問道:“師兄收容的人,也帶回長安嗎?怎麼安置呢?”
圓融正色道:“那些高昌富戶,都養有工匠、伎人,這些都是人才,帶回去官府也能安置。至於美姬,我們可以送去大師兄那裡。”
好吧,大師兄圓真開舞姬樓不是秘密……
圓融又說道:“高昌最好的葡萄酒,不在王宮之中,而在某個富戶的地窖裡。我也讓人把酒窖搬空了。侯大將軍說,葡萄酒不好運輸,不如交給他帶回去。”
慈惠禪師和圓通同時看向七郎:“這個任務就交給你了。”
七郎摸了摸鼻子,無奈地說:“好吧。”
葡萄美酒他是不嫌多的……
他的空間到底有多大,他也不知道,因為他本人進不去。但放了好多東西,一直也沒裝滿。
圓融怔了怔,驚訝地說:“須彌藏芥子,芥子納須彌。小小的芥子,能容納須彌山,我一直以為是傳說,原來竟是真的。師弟果然有佛緣!”
慈惠禪師道:“阿彌陀佛!若菩薩住是解脫者,以須彌之高廣,內芥子中,無所增減。圓潤必是天生佛子,弘揚佛法的重任就靠你了!”
七郎尷尬地摸了摸小光頭,說道:“師父,師兄,我們這樣自吹自擂真的好嗎?”
弘揚佛法的重任……人家玄奘大師都沒說話,輪得到自己嗎?
圓通驚訝地說:“師弟,你竟然還會謙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