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書上,對松州之戰只有寥寥幾筆。
我朝語言博大精深,史官的筆,總是儘可能簡潔。
能夠一言以蔽之的,為大善。
七郎在聽里長宣告戰功的時候,眼前恍惚浮現了一副場景:
趙五郎舉起了手中的橫刀,被裹挾著上前……
“殺!”
第一次殺人,第一次染上敵人的鮮血,他彷彿能感受到五哥的顫抖。
而這一切,在那雙兇狠的眼睛漸漸黯然無光後,又變得麻木。
“殺!”
趙五郎眼睜睜看著一個同伴倒下,忽然有了無盡的勇氣,手握橫刀,像兇狠的野獸一般向敵人砍去。
他在家裡,只殺過雞;連殺豬這種事,都有四嫂。
但在這裡,他是軍士,他必須這麼做。
敵人死,他才能活,他身後的那座城,無數無辜百姓才能活。
時間似乎很短,只是一夜;又似乎很漫長,到最後他不知染上了多少人的血,也不知自己是不是真的還活著……
“趙福、趙旺、趙石頭以勇武有力被選入先鋒營,疾行解松州之圍……趙福斬首十級,授二轉雲騎尉,賞錢、帛……;趙旺、趙石頭斬首一級,賞……”
七郎迷迷糊糊聽地封賞,卻已淚流滿面。
哭的不僅僅是他,鄉親們也全都是笑中含淚,淚中帶笑。
戰場之上,殺一人算夠本,殺兩人算賺了。
松州之戰,我軍先鋒營斬首千餘級,趙五郎自己就殺了十人,賺了,賺翻了。
最重視錢財的趙老漢卻沒心情去看那些封賞的錢和布帛……他剛從四郎那裡搬走一箱錢,現在老趙家不差錢了。
他上過戰場,更知道五郎經歷了什麼。
里長把封賞文書和賞賜分給了三家,鄉親們圍著里長,七嘴八舌地打聽其他人的訊息……得知村裡其他人都沒被選入先鋒營,他們是高興的。
立功是很好,保命更重要啊!
別看趙五郎當什麼官了,他殺了十人啊!這裡頭的危險,想想就可怕!
趙老漢回過神來,熱淚盈眶:“五郎好樣子的!不愧是我的兒子,像我!像我!”
被封賞的三人中,只有五郎一人授勳了,可不就是像他嘛?
因為是他的種,所以才那麼英勇。
正在抹眼淚的周氏哭笑不得,連忙吩咐趙大郎給里長、差役賞錢,這是慣例。
里長笑著收了,大聲說:“官府說了,現如今吐蕃剛退去,還得防備當地臣屬於我朝的羌酋作亂,需要擴兵防衛。趙福、趙旺、趙石頭及其他益州兵丁都需例行駐防三年。”
“趙福是雲騎尉,服兵役三年回來後,再補兩年色役可獲得散官的官位。”
村裡人對官職什麼的糊里糊塗,他們只知道,他們的家人確定平安,再過三年能回來……
三年還是能等的,這是服兵役的正常年限,許多人都經歷過的。
村裡人瞬間歡呼了起來,其中又有阿旺的叔叔趙二牛叫得最響亮,這大悲之後大喜,真是太刺激了。
人生實在是跌宕起伏。
七郎這段時間跟著羅先生學習,因為五哥上戰場的關係,重點補了武官的知識。
趙五郎被授予了正七品雲騎尉的勳官,要“番上”(服役)五年,成為散官。
成為散官後,繼續“番上”(服役)若干年或者納資,可成為職事官,即實職官員。
這就是底層民眾從政入仕的途徑,對大多數人來說,比科舉更現實的途徑。
勳官是沒有任何職務的,只是一個虛名。
但好處還是有的,從此不用課稅、服徭役,但要服色役。
所謂色役並不是負擔,而是守城門之類,可以和邊疆服兵役一樣算“番上”年限,是通往散官的途徑。
即使不考慮以後的從政入仕,勳官也還有一個現實的好處:
根據《唐六典》,勳官可授田,雲騎尉可授田六十畝。根據各地的情況,土地不一定會全給,但至少得給一半吧……
他跟還糊里糊塗的家人說:“簡單來說,就是五哥以後不用服徭役、納稅,還能得官田。”
里長豎著大拇指讚道:“小郎說得不錯。趙福和其他勳官的官田,官府已經在勘察了,會就近授田。”
村裡人又恭喜趙老漢和周氏,趙五郎這勳官也是官,阿福是他們村第一個當官的!
這有了第一個,以後自然就有第二個、第三個了……然後全村都是官了!
村民送走里長,想到自家親人還要服役三年才能回來,且喜且憂,滿是牽掛……又商議著給送家書、送冬衣和錢。
永業田的農戶當兵,就是“府兵”,出征的輕兵器如弓箭和橫刀都是自帶的……
本朝鐵器可以私營,像弓箭和橫刀集市就買得到,官府不發。
駐防幾年期間,士兵一年四季穿的衣服還要家裡送,或者是送錢在駐防地買。
七郎說:“我們準備好東西,都交到官府,會由軍驛送到駐地。聽說軍驛很可靠,延誤丟失東西要斬首的。”
大牛說:“好!小全子識字多,就請你幫我們寫信。”
七郎爽快答應,村民陸續散去,回家收拾東西、或趕著做衣服。
趙家人聚在一起,反反覆覆地看著那份封賞文書,和院中堆著的賞錢、布帛,才像如夢初醒一般回過神來。
“這是真的?不是在做夢?”趙四郎拍著大腿,“五郎當官了?我弟弟當官了!”
趙二郎也傻笑:“我要種弟弟的官田了,哈哈~”
七郎提醒:“官田有專門的佃戶種,不用自家人種的,我們只等官府發糧就行了,這是五哥的糧餉。”
“不用種地還有糧收?那就更好了!”趙二郎樂呵呵的,“我們也是吃皇糧的人了?我弟弟當官了!以後我橫著走!”
管他什麼勳官、散官、職事官……都是官啊!
七郎看家裡人高興,也笑道:“即使五哥回來不‘補番’成為散官,光憑勳官也能當里長了。”
家裡人說得高興,幾個小孩兒還好奇地去摸布帛……
趙六郎突然撲到錢箱和布帛上,哭著說:“這是五哥的,誰也不許動!等五哥回來,留給五哥!”
趙四郎取笑:“那給你娶妻呢?能不能用?”
他回來的時候,又不見老六那麼激動,哼哼~~
“我不娶妻!”趙六郎哭哭啼啼,“五哥一天沒回來,我就不娶妻!”
“這傻小子。”家裡人又感動又好笑。
本來周氏都已經託媒人給六郎相看了,現在見他這麼說,抹著眼淚笑道:“好!等你五哥回來,給你們兩個一起娶媳婦。”
“現在天要冷了,我們趕緊給五郎送兩件冬衣,錢也多寄一些。”
張氏笑道:“正好我給大郎做了一身棉衣,先給五郎送去。”
孫氏說:“二郎也做了一身,也送過去。”
所幸他們兄弟身材彷彿,這衣服都能穿。
……雖然還要再等三年,但知道五郎平安,全家人總算放下心中大石了。
這勳官,就是意外之喜。
夜裡,周氏卻抹著眼淚:“我的阿福,他怎麼敢殺人呢?他殺雞都要閉著眼睛。”
趙老漢也直嘆氣:“上了戰場,就由不得自己了。”
周氏問:“老頭子,從前問你也不肯說,你當初也殺了好多人嗎?”
趙老漢目光躲閃,小聲說:“我要殺了很多人,我早當官了……我跑得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