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家人的喜悅,主要來自七郎回來了這件事本身。
至於得到貴人賞識、入讀國子學,雖然聽起來很厲害的樣子,但是七郎還太小了!
就算入了國子學,還得考科舉,到能當官還要好多年呢!
瞧瞧劉大郎,成親了還花著家裡的錢呢。
與入讀國子學比起來,要是皇帝賞個五百貫、一千貫的,他們更開心,沉甸甸的錢看得見摸得著啊!
當官什麼的,趙家人覺得太虛,更像在做夢。
他們對七郎的期待是什麼呢?
一開始,是希望他跟著羅先生讀幾年書,能寫會算,到城裡做個賬房掌櫃,不用種地那麼辛苦;
等七郎和劉、董兩家開商行,帶著家人種辣椒、做辣椒醬掙了錢,家裡人覺得七郎是全益州最聰明的孩子……
這期待就變成考府學、太學,向劉大郎看齊,將來能做個縣令就是祖墳冒青煙了。
進國子學……比劉大郎還強?那太難以想象了。
而另一邊,劉、董兩家的人聽劉茂說了皇帝特許趙七郎入讀國子學的前因後果,比趙家人更加震驚和重視!
他們知道這件事的難得!
一千貫?
董夫人拿得出,劉家也拿得出。
可讓家中子弟入讀國子學,他們就做不到。
劉家傾力培養劉茂,考入了太學,便算是少年英才;董徹的一條命,換來董昊蒙蔭入讀太學。
“奇貨可居啊!”劉誠嘆息著,目光在劉植和董月明身上轉了轉,笑道:“二郎和月明與趙七郎交好,真是意外之喜,以後也得好好相處。”
拿出一些錢和地,讓三個孩子開商行、種棉花,看起來是胡鬧,卻真的掙到了錢,更提前拉攏了趙七郎這個“奇貨”。
劉誠覺得自己實在太有眼光了!
劉植大咧咧地說:“趙七郎要去國子學讀書也沒什麼,反正我又不跟他比讀書。”
董月明也笑道:“趙七郎在天明村讀書也好、去長安讀書也罷,都是我的師弟。”
她交朋友,不在乎對方有沒有錢,反正天明村誰也沒有她有錢。
董徹去世後,董夫人快刀斬亂麻地處理了隴西的家業,手裡積聚了董家幾代的家當,當然是不差錢的。
董夫人又疼寵孩子,孩子們要錢,只要是合理的,她都會給。
所以董月明才說,她家現在只剩錢了。
董夫人欣慰地看著女兒,笑道:“君子之交在於誠。雖然趙七郎得了太子賞識,但你們以後還是像往常一般相處。若是刻意巴結,倒不是我們家的家風了。”
劉茂有一些話想避開弟弟妹妹們,讓妻子黃氏帶劉植、董月明、董昊去分禮物。
等小孩子們都出去了,劉茂才說:“爹方才說趙七郎奇貨可居,我想晉王或許是更大的奇貨。”
“絳州裴簡,是魏夫人的族侄。魏宰相是連皇帝都敢犯顏直諫的,裴簡本人也是文武雙全。我在京中沒聽說魏宰相更支援哪位皇子,但裴簡卻和晉王關係密切……”
“還有趙全。他在興國寺遇到太子都沒趁機拜主公,在胡姬酒肆卻當眾拜晉王。趙全是極聰明的,就連慈惠禪師都想收他為徒。”
“我想,聰明人的選擇總是有道理的。我雖看不出晉王哪裡比太子、魏王有優勢。但裴簡和趙全都支援晉王……想必是有道理的。”
劉老夫人、劉誠、丁氏、董夫人全都震驚而欣慰地看著劉茂。
他們家的大郎有出息了!竟能說出這樣一番話來!
劉茂被長輩們炯炯的目光看得有些不好意思,赧然道:“祖母、爹、娘、姑母,你們覺得我說的有道理嗎?”
劉誠笑道:“有!我雖未見過晉王,但他和太子、魏王同是嫡子,如今人人都說魏王勢大,其實晉王和魏王的機會是相等的!”
董夫人亦鄭重說道:“如今士族中,以‘五姓七望’為首,但代北‘虜姓士族’的勢力亦不容小覷。”
“虜姓士族”指的是隨北魏孝文帝南遷洛陽、漢化的鮮卑貴族。如長孫氏、宇文氏、獨孤氏等……
“如今外戚正是虜姓士族為首的長孫氏,他們為了維護自己的利益,不願皇權旁落到別的妃子所出皇子身上。太子、魏王和晉王都是長孫家的外甥,若是太子和魏王都壞了事,虜姓士族必會全力支援晉王。”
董家雖是小士族,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對士族間的利益紛爭看得比普通人清楚。
劉茂聽父親和姑母都肯定他的想法,興奮地說道:“我們家也支援晉王,投在晉王門下?”
劉誠失笑:“就算知道晉王是奇貨,我們拿什麼去投效呢?我們家是小鄉紳,你姑母是董家旁支,你姑父又不在了,我們有什麼是晉王看得上的呢?”
劉老夫人也笑道:“你方才說起養豬的陳敷大人,他家好歹還有一千頭豬,或許晉王看得上,我們家只有一些田地,連豬都沒有呢!”
董夫人微笑:“你進京給貴人投行卷,也得貴人看得上眼啊!”
長輩們一人一句的,像冷水一樣潑在劉茂身上,澆熄了他走捷徑的興奮之情。
唉,還真是哦……
趙七郎這個“奇貨”,是他們可以拉攏、可以資助於微末的,可晉王,是他們攀都攀不上的啊!
劉茂想了想,還是不甘心……
“晉王如今也十歲了,過幾年就要選妃,表妹的年紀倒是相當。”劉茂小聲說道。
董夫人搖頭:“晉王是嫡皇子,正妃必定出自上品士族,我們家夠不上。若是做侍妾,那太委屈了,我狠不下這個心。我只有月明一個女兒,就算想為她父親討公道,也不能犧牲女兒。”
劉茂忙說:“當然不是要犧牲表妹。但晉王將來登上皇位,表妹作為士族出身的女郎,也是能封妃的,說不上委屈。”
蕭氏、楊氏、崔氏都有給皇帝做妃子的,那可不是普通的侍妾。
董夫人還是搖頭:“萬一我們押錯了,不是晉王繼位呢?我不能用月明冒風險。”
想必夫君在天之靈,也不會希望用女兒的終生幸福來換董家的前程。
劉誠看著劉茂,語重深長地說:“大郎,你在太學這一年,確實大有長進了。你方才說的話,令我們都刮目相看,很是欣慰。但人生的路很長,笑到最後的才是勝利者,不必太著急。”
長安貴人太多、太繁華,大郎又眼睜睜看著趙七郎得到貴人賞識,難免心生羨慕,就著急了。
父親的話,劉茂還是聽進去了,他慚愧地說:“是我想差了。總得我們男兒努力,爭取貴人的賞識,不能把希望放在女眷身上。”
唉,既然晉王這大奇貨攀不上了,還是抓住眼前的小奇貨趙七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