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郎進京,最主要的目的是親眼見一見這盛世長安城,被無數人傳頌的當世第一大城。
在興國寺不能吃肉?他去食肆吃就可以了嘛~~
然而,他發現馬車越走越偏,似乎沒有進城的意思。
“我們不是去長安?”七郎驚疑地問。
老和尚是高僧,總不會把他拐到哪裡賣了吧?
看著小豆丁鎮定的外表下,眼中已有了慌亂,這是知道害怕了?
圓通忍不住笑道:“師弟莫怕,我們這是去興國寺。該寺在夏侯村西少陵原,離長安城三十里。我們安頓下來,有空再進城遊玩。”
七郎拍了拍胸口:“原來是這樣,嚇得我怕怕的。”
慈惠禪師也笑道:“少陵原上名寺多,從達官貴人到販夫走卒,都有到此禮佛的。再近一些,就可見人聲鼎沸了。”
小娃娃喜歡熱鬧,聽到人聲鼎沸,七郎又打起了精神。
出家人不打誑語,靠近興國寺,路上的人就多了,其熱鬧繁華之處不下於浴佛節的文殊院。
興國寺佔地並不十分廣大,但是地勢較高。
下了馬車之後,慈惠禪師就帶著圓通、七郎和其他幾個文殊院的和尚步行登上門。
一路舟車勞頓,七郎已經很疲憊了。但他是懂事的孩子,絕不會讓人背背,便咬牙一步一步地跟在慈惠禪師身邊。
“今日有俗講,你看路上的信徒,都帶著蒲團墊子。我們來得巧,先去殿前聽俗講,再帶你們去見住持。”慈惠禪師說道。
七郎好奇地問:“什麼是俗講?”
“就是僧人給信眾講經。”慈惠禪師解釋,“面向信眾的俗講比僧人內部的僧講要輕鬆有趣,你小娃娃會喜歡的。”
七郎看路上的行人都喜笑顏開,似乎真的很有意思的樣子,也有了一些期待。
山門處更有小販聚集,賣瓜果炊餅的,糖水豆湯的,就是沒有賣羊肉串的。
走進山門後,講經的高座前已經坐了不少信眾。有席地而坐的,有坐在自帶蒲團上的,相熟的互相招呼,沒有半點聽經的肅穆,倒像是過節一般。
七郎跟著慈惠禪師在角落裡坐下,便聽見高臺上傳來一聲響亮的:“……升座。”
其聲如洪鐘,廣場上為之一靜。
七郎也嚇了一跳……這是佛門獅吼功?
一個身披袈裟的大和尚從高臺邊緩緩走出,他步履沉穩、寶相莊嚴,高臺邊的僧人見他走出,全都低頭行佛禮。
這排場……比慈惠禪師還大啊!就那袈裟,也在陽光下閃爍著金光,似繡了金絲。
禪師在文殊院,也屬於深居簡出,尋常人難得一見,還真沒這麼大的排場。
尋常和尚講經,照本宣科、搖頭晃腦地吟誦,大約半刻鐘就說完了,還十分枯燥。
大和尚就厲害了,他不僅長得像彌勒佛,符合信眾對佛的想象,他還會口技!
一會兒以女聲唄讚:“憶得這身待爾來,教人不省傍妝臺。”
一會兒以男聲唄讚:“娘子今日何置言,貧富多生惡業牽。”
……這簡直不是講經,而是一出精彩曲折的戲曲了!
講到精彩之處,信眾紛紛喝彩。
慈惠禪師微笑:“興國寺僧人講經又精進了,我們文殊院也該有這樣的人才。圓通,汝當努力。”
“是。”圓通恭敬應道。
七郎也看得歎為觀止……
這做和尚也不是那麼容易的啊,不僅得精通經文,還得會唱佛曲,最關鍵的是要長得好、讓人心生信任。
要是臺上的是一個獐頭鼠目的,估計信眾首先得懷疑他耗子成精,講得再精彩也無人聽了。
大和尚講經畢,殿中奏響法曲,正是“梵樂法音,聒動天地”。
信眾全都恭恭敬敬地目送大和尚離開,慈惠禪師也站起,帶弟子們進到寶殿之中。
興國寺的住持迎了出來,和慈惠禪師相互行了佛禮,又看向圓通,和藹地說:“圓通比去年又高了許多。”
圓通高興地說:“長捷師叔,我已經十三了!這個年紀就是長得快的。”
長捷禪師含笑點頭,又看向七郎。
慈惠禪師說道:“這是我收的俗家弟子趙全,此子有宿慧,與我佛有緣。”
長捷認真打量了一會兒七郎,微笑:“靈臺清明,慧根深種,恭喜師兄又收一高徒。”
七郎眨了眨眼。
發生了什麼事?這兩個老和尚一人一語的,好像他已經出家了。
頭髮呢?頭髮還在。
“呼……”七郎悄悄地舒了口氣,阿彌陀佛。
慈惠禪師要和長捷禪師商議造一切經的大事,讓人領著圓通和七郎先去吃齋飯和休息。
興國寺戒律森嚴,不僅不能吃肉,還有“一切卵不可食”的告誡,也不能食“五辛”,連蔥花都不放,這清湯素面的,就沒什麼滋味了。
自從家裡經濟條件稍微好了點,七郎就沒斷過肉,這才養得這麼白胖。
現在陡然間又回到了不能吃肉的時候,難免心有慼慼……這興國寺的俗講雖然挺有趣的,但不能吃肉就不快樂了。
這裡距離長安城有三十里,他一個小娃娃沒人帶著也去不了。
唉,關於吃的問題,還是得自力更生。
七郎想了想,從懷裡摸出一罐辣椒醬來……五辛常指“蒜、蔥、興渠、韭、薤”五種,胡椒、辣椒不在其中,所以是可以吃的。
紅騰騰的辣椒醬拌在白白的面上,看著就有食慾,七郎這才大口吃了起來。
圓通平日也是不忌葷腥的,此時只能將就,也舀了一勺辣椒醬拌在自己的面上。
旁邊興國寺的和尚見了,猶豫地問:“兩位師兄,這是何物?”
“是辣椒。”七郎笑眯眯地解釋,“不是五辛哦!這位師兄要不要來一點?”
看他們吃得那麼開心,興國寺的和尚們也很好奇,一人舀了一勺辣椒醬,不一會兒就把一罐辣椒醬吃光了。
這些常年飲食清淡的和尚被辣椒醬一刺激,簡直像開啟了新世界的大門。
適應了辣味之後,就覺得此物和麵簡直絕配,吃了還想再吃。
一罐辣椒醬,讓七郎成功地融入了興國寺的小和尚之中,小和尚們紛紛說要和辣椒師弟“探討佛法”~~
興國寺要造一切經,寺院內除了佛殿和僧人住的禪房外,還有藏經閣以及書房。
這書房同書院裡的相似,是僧人們學習、編譯佛經的地方。
“太子殿下發宏願造一切經為皇后祈福,各地高僧齊至,天竺、東瀛的僧人都在此行走。”經過書房時,圓通小聲對七郎介紹。
七郎張望了一下,對外來的和尚有點好奇。
但他們初來乍到,抄經的事先不急。
因各地高僧帶著弟子前來,禪房緊張。
慈惠禪師住在前方的大禪房,七郎和圓通被安排住在角落裡的一間小寮屋,房間雖小,卻是乾淨明亮,七郎挺滿意的。
更滿意的是,寮屋後頭隔了一道牆,就可見鬱鬱蔥蔥的樹林。
翻牆出去打牙祭也更容易了……辣椒醬拌麵還不夠滿足,烤肉才美滋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