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四郎、趙五郎負責收辣椒,張氏妯娌忙著剁辣椒醬、曬乾辣椒、做泡椒……兩片地的辣椒根本不用擔心收不過來,這就是人多好辦事了。
這些辣椒醬、辣椒粉和種子,陸陸續續運到雜貨鋪去賣,周小石透露,錢箱裡的錢像下雨一樣“叮鈴鈴”的響,很快就裝滿了,買鋪子的錢一年就能掙回來!
甚至其他雜貨鋪,也說要進貨……不在益州搶他們家的生意,運到外地去賣,但他們貨源有限,根本做不了這批發生意。
辣椒是趙家和周小石的,三寶商行從他們家進貨,要按進貨價給他們結算;賣出去之後的利潤,才是商行的,由趙、董、劉三家分成。
也就是說,不管商行的利潤怎麼分,趙家和周家可以先拿到賣辣椒給商行的錢。
趙老漢得知賣出了高價錢,走路都帶風,見人就笑。
走在路上,看到村長大牛,要笑著說幾句:“大牛啊,依我說人這一輩子就是看命,財運來了擋都擋不住啊!”
大牛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繼祖叔這是想說啥?
碰到趙青山,趙老漢又說:“我們趙家祖墳風水好啊,青山啊,你家也要勤快點,才對得起祖宗保佑啊!”
趙青山:“啥意思?我還不勤奮?也得靠天吃飯啊!”
趙老漢這嘚瑟得也挺辛苦的……主要是他既想炫耀又不想讓人知道他發財了,這炫耀還要藏頭露尾的,就很辛苦嘛!
趙四郎知道家裡賣辣椒掙了不少錢,搓著手問:“爹!說好的我種辣椒還債,這賣了辣椒,我的債算是還清了嗎?”
趙老漢瞥著他:“辣椒種子是七郎的,種出來算家裡的,收成自然是家裡的。你是長工,只能算一份工錢。你自己問問董家的長工一年多少工錢,我給你算一半。”
趙四郎的心撥涼撥涼的,捂著胸口問:“這不是……為啥我算一半?”
“你吃家裡的,住家裡的,不算錢?”趙老漢哼道,“人家的長工,能跟主家一起吃喝?”
趙四郎悲從中來,蹲在地上抹眼淚。
趙老漢揹著手走了,轉頭卻讓周氏拿了十貫錢給胡英子,說是四郎種辣椒的工錢。
十貫錢對胡英子來說,也是一大筆錢了,她所有的私房錢都沒那麼多……遲疑地說:“不讓阿貴知道嗎?”
周氏笑道:“你先收著養胎,給娃娃買東西。四郎那裡,你想說就說,不想說就不說。你們成了親,他就由你管了。”
胡英子沒想到婆婆那麼通情達理……紅著臉說:“我是做媳婦的,哪有我管丈夫的,自然賢良淑德,聽丈夫的。”
她說這話的時候,臉上卻是得意的神色。
周氏笑了一會兒,才說道:“我不是教唆兒媳婦要自己兒子的強,實在是四郎讓人不放心,得有人看著。他就是心氣高,本性不壞的,以後你們的小家,自然是他做主。”
胡英子爽朗地說:“娘放心!”
……嘿嘿,四房的大權已在她手上,將來四郎想翻身又哪有那麼容易?
家裡有了錢,買肉就更大方了,全家每天都歡歡喜喜,小孩子們肉眼可見的長高,大人臉上也都有了肉。
不知是不是吃得好了,孫氏還真的有了身孕!
趙二郎見人就說:“我么弟算命最準!他說我兒孫滿堂,我媳婦就懷孕了!”
村裡人想要孩子的,又都來請七郎“金口玉言”,繼“生男生女問七郎”後,又多了“不孕不育問七郎”……
辣椒收穫的季節,田裡的麥子也成熟了。
學堂裡又給學生們放了農忙假。
美麗的田野上,少男少女和小娃娃們嘻嘻哈哈的談笑著,他們談的不是詩詞文章,不是酒茶墨香,而是養豬餵雞、地裡莊稼的收成。
迎著清風旭日,青山綠竹,處處是豐收的喜悅。
趙老漢帶著兒子、兒媳們在地裡收麥子,小麥的收穫季節是盛夏,俗話說“六月天,孩子臉,說變就變”,不趕緊把麥子從地裡收回家,就會被雨水淋溼。
院子裡晾曬著收下來的新糧,周氏帶著孫子孫女曬糧,驅趕來偷吃的鳥雀、變天了就要趕緊收起來。
孫氏、林氏和胡英子三個孕婦幫忙做飯,由孩子們送到地裡去給大人吃。
……多年沒媳婦懷孕,還不是吃的不好?吃得好了,才有血氣懷孕。
七郎自告奮勇幫忙送飯,趙老漢看他提著兩個大籃子吭哧吭哧的走過來,連忙扔下手中的農具上前接著,責怪道:“怎麼你來送呢?摔了怎麼辦?”
小孩子摔一跤不要緊,飯摔了一家人就沒得吃了啊!
七郎驕傲地說:“我提得動!我是習武之人了!”
趙大郎等人一齊過來,走到樹蔭下,就地坐下吃飯。
從清早出門忙到現在,實在是餓得慌了,都大口大口的扒著飯。不是他們吹,只怕全村麥收的飯菜,都比不上他家的!
實打實的乾飯不說,還有大塊大塊的肥肉、香噴噴的豆瓣醬!要是天天能這麼吃,天天麥收都要得啊!
七郎站在田埂上,踮著腳眺望自家的麥田,看到不剩多少了,問:“今天能割完嗎?”
趙大郎含著一口飯說:“能!割完挑回家,放地裡不放心!”
這是他家人手多……像趙青山家,只得一個半大的鐵柱,雖然地也少,幹起活來就顧頭不顧尾的。
趙二郎說:“挑回了家,這麥子就算進了一半倉了,再下雨也不怕了。看這天悶悶的,老人家都說怕不是要下大雨……么弟,你會算晴雨不?”
七郎:“……不會。”
說得他好像神棍似的。
家裡人快速吃完飯,又繼續幹活。麥收是要跟老天爺搶的,耽擱不得。
七郎提著籃子回家的路上,遇到劉誠,他是來看長工幹活的。
看到七郎,劉誠笑眯眯地說:“你們家今年掙了不少啊,請短工也使得的。”
七郎謙虛地說:“多乎哉?不多矣。麥收家家都忙,短工可不好請呢!”
劉誠失笑:“要請是請得到的,你們家這是太本分了。”
別人家不知道七郎家賣辣椒掙了多少,他是知道的,具體多少不好說出來……反正是一個非常驚人的數字。
如果不是劉誠看得到商行的賬,知道商行進貨價多少、出貨價多少,恐怕都不敢相信。
在地裡刨食,多少年才能掙到這個錢?
人人都說趙七郎是“送子”的,在劉誠看來,這分明是送財的嘛!不僅給趙家送財,也是給劉、董兩家送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