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裡貼滿了“喜”字,媒人和親戚笑容滿面的進進出出,胡家人抬著一抬抬的嫁妝來,擺滿了趙四郎的新屋子。

左鄰右舍的小孩子們、趙仁、趙義幾個也鑽來鑽去地看熱鬧,七郎作為新郎的弟弟,更是自告奮勇地忙前忙後。

此時羅先生已回鄉了,社學裡小娃娃們都放了假,紛紛過來看熱鬧。

不論和七郎來往多還是少,都是同窗呢,他們的爹孃覺得七郎有出息,都願意孩子和七郎多來往。

所以,遠近幾個村的學童都在趙家進進出出,旁人看了,都說:“這是讀書人家啊!”

到了趙四郎成親的正日子,來的客人就更多了,社學的同窗們也都帶著賀禮來吃席,整個院子裡都是小孩子。

鄉下人上學晚,這些同窗很多都是十多歲的,平時和小娃娃玩不到一處去,最近常來才熟悉了很多。

親戚們看到滿院的孩子,開口說話都像是讀過書的,羨慕不已。

這是一屋子讀書人了啊!

小娃娃們都在新房裡看新娘子的嫁妝、等新娘子過來。

“這些被子是新嫂子的嫁妝,紅彤彤的。”七郎在床上滾了起來。

他今天還有一個任務,就是做滾床童子。

不是他吹,因為他長得可愛,承包了遠近三村的滾床童子!

“你們也上來吧!”七郎開心的說:“滾來滾去很好玩的!”

趙仁、趙義、趙琴、趙棋都脫了鞋爬上床,把床擠得滿滿的。

董月明看得有趣,也脫鞋爬了上去。

“滾一滾吧!滾一滾,四哥四嫂就能生一群像我們這麼好看的娃娃~”七郎煞有介事地說。

小娃娃們都“咕嚕嚕”地在床上滾了起來。

還別說,在床上滾來滾去也挺好玩的,他們笑嘻嘻地從床頭滾到床尾,又從床尾滾到床頭。

來喝喜酒的親戚們看了都笑了起來,連連說:“好!新娘連生貴子,像我們七郎那麼聰慧可愛的!”

在他們看來,這是最好的祝福了,七郎可不得了,是能給家裡掙五百貫的孩子,比大人都強多了。

婚禮,也是“昏”禮,當地的風俗,女方的喜宴是在中午吃,男方的喜宴是在傍晚吃。

所以趙四郎要到中午過後才去迎親。

小孩子們在喜床上滾了一會兒,還蹦蹦跳跳,幸虧新床結實,沒被這群調皮的娃娃跳垮了。

跳了一會兒,他們穿上鞋在院子裡跑來跑去,抓一把桌上的乾果、喜餅吃。

劉植也從外祖家回來了,趕上了趙四郎的喜酒。

在床上滾得高興,他興致勃勃地說:“等我哥哥成親的時候,我也要做滾床童子!”

劉大郎要等進京考學的結果出來才成親,一切順利就是雙喜臨門了。

“你哥哥成親,那肯定是你做滾床童子,沒人和你爭。”七郎有些遺憾,去劉家做滾床童子,紅包肯定不小。

不像給四哥做滾床童子,掙的是自家的錢,沒意思~~

眾人說笑之間,院門已經傳來熱鬧的笑聲,是新娘子到了!

趙家這次娶親排場可大,用一頭牛拉著板車,牽著一頭毛驢去接新娘。

瞧瞧這場面,就是城裡貴人娶親,只怕也就這樣了~~

如今新娘就騎在毛驢上,新郎牽著毛驢……女方送嫁的小媳婦大嫂子們坐在牛車上。

鄰居們羨慕地說:“能用毛驢迎親,趙家可真闊氣!”

“就是,還有牛車呢!”

七郎擠在人群中,看著那頭小毛驢,覺得很心疼……四嫂壓得可憐的小毛驢脊背都要塌了!

唉,早知道應該讓四嫂騎牛的,牛應該抗壓一點。

到了家門口,眾人起鬨著讓四郎抱新娘下來。

趙四郎張開手臂,對胡英子說:“下來吧,我接著你!”

胡英子有些遲疑,一時沒有動。

村裡的小夥子起鬨:“新娘子害羞呢!嫂子別害羞,大夥兒老早就認識的呢!”

胡英子:……其實她真不是害羞。

既然趙四郎都伸出了手,她也不扭捏了,從毛驢上下來,往趙四郎懷裡墜下去……

趙四郎接倒是接住了,只是一個沒穩住,一屁股坐在了地上!這手一鬆,胡英子就壓在了他身上……

眾人鬨笑起來:“嫂子,你有點著急啊!”

胡英子窘迫地爬起來,一邊扶起趙四郎,一邊著急地問:“你怎麼樣?還行嗎?”

趙四郎扶著腰站起來,他想說他腰都要被砸斷了,但眾目睽睽之下,他還是要臉的,硬撐著說:“行,怎麼能不行!”

七郎看四哥四嫂窘迫,對領頭起鬨的人說:“阿旺,四嫂是你叫的?應該叫四嬸!”

別看你年紀大,我可是你叔!

這麼一打岔,眾人又鬨笑著看新娘子跨過火盆,在堂屋裡拜天地、拜高堂……

趙四郎和胡英子並排站在一起,這體格上的差距就越發明顯了。

看著體型比四哥還健碩的四嫂,七郎莫名地覺得……四哥有點像那頭可憐的小毛驢。

趙家前不久才大擺入夥酒,如今又擺喜酒,不少人都嘀咕,趙四郎這婚事,怕是闊氣不起來。

但席面一上,空著肚皮來吃飯的人放心了,來送親的胡家嫂子們也放心了。

胡家是新親,坐的是上席,她們扯開嗓門說自家陪嫁了多少東西……

“屋子裡的鋪蓋、裡裡外外的衣裳,滿滿的兩大箱子!”

“還給打了一根銀簪子!”

“我們么妹這樣的相貌,十里八村也尋不出第二個,真要說起來,就是不帶嫁妝也有的是人求娶,這是看他家四郎心誠……”

胡家人真心實意地誇著自家姑娘,在她們眼中,就沒有比自家么妹更能幹更好的姑娘了。

這大喜的日子,趙家的親戚當然也是跟著說好話,只是看了看新娘,對“相貌”二字產生了一絲疑問。

好吧……也不能完全算是吹牛,此時的人以珠圓玉潤為美,胡英子比珠圓玉潤也就胖了一點點點點點而已~~

鄉下人家擺酒,熱鬧歸熱鬧,但重點是吃席,不是鬧新娘。

一來沒有酒助興;二來新娘有啥好鬧的?不趕緊吃飯,大肉菜就要進到別人肚子裡了。

大人都在樂呵呵的大口吃肉,小孩子們吃得快,倒是鑽進新房看新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