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凌確認活滑輪組合能用就要下山了,七郎獲准和他一起下山,今天的徭役算是提前結束了。

這條斜坡已經被清理了出來,能用獨輪車拉石頭。

民夫們把從懸崖那邊吊上來的石頭用獨輪車拉到修路的那一邊,省去了繞行山道,節省了人力和時間。

下山的時候,七郎發現自己的衣服上不知什麼時候被刮破了一道口子,心疼地撅起了嘴:“好不容易做件新衣裳呢,娘又要嘮叨了。”

娘早就說了,他的衣服也要愛惜著,不合身了還要給阿棋和更小的侄子侄女穿。

蕭凌看了看七郎身上樸素的麻布襖子,微微笑了笑。

他平日來往人家的小孩兒,哪個不是錦衣華服?

可七郎穿著最樸素的布衣,也絲毫不顯拘束,彷彿在這孩子眼中,蘭陵蕭氏的貴公子和田邊地頭的二狗子也沒什麼區別~~

因為年幼,所以更能透過一切虛妄,看到人和人的本質嗎?

七郎心疼了一會兒,又想到另一個問題,連忙對蕭凌說:“令君,您不能去捉竹熊!竹熊那麼可愛又稀有,怎麼可以捉呢!”

蕭凌故作苦惱地問:“可王爺下了命令,我該怎麼辦呢?”

七郎認真地說:“您拖吧!我爹讓我做什麼事,我不想做就拖,拖著拖著他就忘記啦!”

蕭凌笑道:“這是個好辦法。”

小小年紀,竟然已經掌握了做官的精髓之一……“拖”字訣。

蕭凌的“拖”,可不是指望蜀王忘記這個事,而是拖到春天,就是春耕,春天捕獵是大忌,這個事就不了了之。

至於不去捕竹熊的原因,倒不是因為七郎說的“可愛又稀有”,從前也有劍南道的官員打了竹熊進貢到京中的,就是因為稀有才珍貴。

他不捕,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在和蜀王較勁。

七郎自覺救了可愛的糰子一命,又高興了起來。

山下修路的民夫仍在忙碌著,七郎看舅舅已經不在其中了,問了問差吏才知道舅舅中午就回去了。

“多謝差大哥,我明天還來,明天見了!”七郎禮貌地和差吏告別,和蕭凌一樣乘馬車離開,中途才走岔路迴天明村。

馬車行駛在小路上,兩側的竹林在秋風吹拂下沙沙作響。

劉茂這才長長舒了一口氣,整個人都放鬆了下來。

在蕭凌面前,他一直提著心,每一句說出口的話都要再三思量,一舉一動也要謹慎,唯恐失了禮儀讓人看低。

何況蕭縣令還是那樣風光霽月的人,劉茂在他面前難免自慚形穢。

看到七郎歡快、無憂無慮的樣子,劉茂又覺得自己的緊張有些可笑,整了整衣襟正色道:“阿全,你知道嗎?蕭縣令說,如果不是你年紀太小,他就推薦你入國子學讀書。”

說完,饒有興致地看著七郎……傷心嗎?懊惱呢?

七郎怔了一怔,隨即拍著小手:“好險啊!”

嗯?不傷心?

劉茂狐疑地看著七郎:“你不難過嗎?因為年幼進不了國子學哦?”

以為七郎不知道進國子監的意義,劉茂解釋:“朝廷開科取士,以明經科和進士科最受推崇,一科進士只有十幾到三十人不等。考生主要來源於國子學、太學的生員和州府舉薦。各地舉薦的名額極少,多被世家大族壟斷。也就是說,你要參加科舉,最好的途徑是先考入國子學、太學讀書。”

國子學和太學主要收官員貴族的子弟,也有一定的名額,招收透過考試的各地府學生。

七郎點頭,他已經從先生口中知道本朝的科舉是怎麼樣的了。

本朝的科舉制才剛剛興起,沒有後世那麼成熟,也沒有什麼院試、鄉試、會試的流程,沒有“舉人”這個稱呼。

而“秀才”,也不是指最低層的生員,而是指“秀才”科,和“進士”科、“明經”科等是平級的。

能進國子監讀書是很好,但是……七郎睜大眼睛指著自己:“我才六歲啊,才不要離開我娘呢~~”

劉茂張了張嘴,半晌失笑:“小孩子!”

這娃娃還是不知道自己錯過了什麼。

機會可不是時時有的,蕭縣令說不定過兩年就離開益州,等趙七郎長大,可就沒有人舉薦他進國子學了。

“你長大了想科舉當官,就得憑自己的能力先考入國子學或太學。”劉茂說道。

七郎笑嘻嘻地說:“我知道啊!所以劉大哥你要努力了,等你考進去了,就可以給我分享經驗了。”

劉茂見七郎對自己那麼有信心,最後一點酸澀也消散了,微笑道:“承你吉言了。”

他們今天回來得早,下午就回到了天明村。

趙家比平常更熱鬧,因為周小石來了,正大擺龍門陣,跟人說七郎的壯舉,吸引得左鄰右舍都來湊熱鬧。

“差吏說七郎要來替我的徭役,我哪裡敢信啊!他才一點點大,走路都要摔跤呢,哪能服徭役?你們說是不是?”

“縣令也來了,帶著好多人,抬著木架子、鐵輪子,差吏說是七郎要做的裝置。我這心裡慌啊,七郎可別惹禍啊!”

“縣令長什麼樣?你們是沒見過,那就是神仙一樣的人。聽說這位令君了不得,姑祖母是前朝皇后,高祖爺爺是什麼梁朝皇帝。”

聽鄰居們七嘴八舌問起縣令,周小石顯擺之餘又不高興了,大聲說:“說七郎呢!七郎來了,指揮著人安裝好那裝置,兩三個人就能吊起上千斤的石頭,大家都去圍觀了!”

有人提出質疑的,周小石就說:“你看,要不是七郎能幹,我能那麼快回家嗎?我今天不用去服役了!”

…………

等七郎走近,面對的就是各種新奇、熱情的目光,彷彿他是一頭竹熊般。

“小七回來了?快來舅舅這裡,說說你做的大工程!”周小石立刻招呼著七郎。

七郎撓了撓頭:“舅舅,那只是個活滑輪而已。”

“我家小七就是謙虛!縣令都專程去看了呢!還和我們七郎一起用飯!”周小石很興奮。

他在城中也遠遠見過不少貴人,可沒一個長得像蕭縣令那麼像神仙的。

他家七外甥在神仙身邊那麼久,想必也沾上仙氣了,四捨五入就是神仙了!

周氏也高興地說:“今天你舅舅也回來了,四郎也不用服役了,我們一家團聚,吃一頓好的!”

鄰居們問:“嬸嬸,你家又買肉啊?”

周氏樂呵呵地說:“哎呀,今天杏花村胡家大郎送了塊肉來,我說了不要,他非得留下,這多不好意思!”

胡屠戶家?

鄰居們頓時心領神會,往一旁曬太陽養傷的趙四郎看去,心中不無羨慕……趙四這小子命好啊,栽了一個大跟頭,還能娶到媳婦,還是胡家么妹那麼能幹的女郎。

有了胡家么妹,殺年豬都不用花錢請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