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淮河北岸,全山禁不止深深的呼吸了一口北岸的新鮮空氣,如今已是六月中了,天氣有些悶熱,不過,因為靠近大河,岸邊並不是非常悶熱,時隔兩個多月再度回到淮河北岸,全山有種恍若隔世的感覺。兩個月前,他初至淮南,漢王軍在淮河北岸大營並未扎穩,看著手下二十五萬精銳大軍,回首望向隔岸相對的漢王軍,數量似乎也並不佔優,全山第一想法就是趁著漢王軍立足未穩,一舉攻破他們的大營,立下天子第一號大功,那樣,在朝中,誰能望其項背?即使是最受皇帝看重,當今聖上的老師高元,也不可能與他同日而語。當機立斷之下,全山親自指揮十萬大軍渡河攻擊對岸的漢王軍,十萬大軍與近三十萬漢王軍決戰,這倒不是全山託大,他以前同樣征伐過流寇,對於流賊的戰鬥力,心裡還是有幾分數的。流賊者,好聽點說法是義軍,難聽點就是一群草寇而已,朝廷精銳部隊往往可以以一敵十,只要破其一營,就可倒卷珠簾,用奔潰的流寇衝散陣型,隨後大軍壓上,一舉就可大破之,更何況,對岸的漢王軍甚至連營盤都沒有扎穩,亂哄哄的全無章法,全山只是一看,就自然而然的把他們等同於普通流賊,能調動十萬大軍,以一敵三已經算是小心翼翼,用兵非常謹慎了。只是,全山沒有料到,漢王軍不同於普通的流寇,他更沒有料到,這一切都是圈套,趙三故意讓前軍先不紮營,用戰馬拖著樹枝引起陣陣煙塵,製造出兵荒馬亂的樣子,隔河一看,根本瞧不出破綻,而全山呢,全以經驗來計量,犯了兵家大忌。而在陣後山丘上觀敵的趙三卻很是遺憾,他原想一舉給予朝廷軍隊痛擊,讓全山軍折損大半,只是沒想到,全山過於自信了,只帶了十萬大軍,這一戰只可能把全山打的不敢再輕舉妄動,本來想一舉殲滅主力軍隊的計劃,就變成了迎頭痛擊。這些年來,連年征戰,趙三早已有了主帥的風度,當機立斷,他下令全軍出擊,當淮南勁卒大半渡河,尚未來得及紮營推進之時,趙三的三萬鐵騎以排山倒海之勢壓了下來,毫無準備的朝廷軍隊,幾乎都沒有機會抵抗,就被趕回了淮河之中,近半數成了水鬼,就連全山本人,也是抱著個木頭,一路狗刨的游到對岸。這一戰,真正是奇恥大辱,全山一生征戰百餘,從未有過如此慘敗,這一敗,幾乎丟盡了一代名將的臉,就連皇帝下旨的安慰,都讓他臉色漲的通紅,不敢抬頭,這兩個月來,全山是真正的親眼看著漢王軍在對岸調集兵馬,駐紮大營,卻根本不敢輕舉妄動,只等徐州、河南等地的軍隊三面包圍,把漢王軍困死。也正因為如此,漢王劉軌親率十多萬大軍繞過徐州殺向海州,直到半個月之後揚州告急來了之後,全山才反應過來…作為一代名將,被敵人牽著鼻子走,這該是多大的奇恥大辱?全山踏上淮河北岸之時,恨恨的咬著牙下令全軍立刻四出尋找漢王軍主力決戰。二十萬大軍分作六路,尋找漢王軍主力,每軍相隔不過數里,一旦發現敵軍,可以迅速完成合圍,這一次,全山是真正的下定決心要給漢王軍毀滅性打擊,他從揚州的急報得知,那個令他受辱的漢王軍二號人物趙三並沒有離開淮北,也就是說趙三就是淮北漢王軍的主帥。一時間,仇恨壓倒了理智,不顧一切的下令無論如何要圍剿漢王軍,砍下趙三的腦袋一雪前恥,只是,半個時辰後,各軍傳來的軍報是不見漢王軍蹤跡。全山愣了愣,這一刻,他已經冷靜的很多,他有些納悶的四處看看,不應該啊,漢王軍即使得到訊息,也不太可能在幾個時辰之內就撤走了十餘萬乃至二十萬大軍啊?行軍打仗之人都知,軍令整齊劃一,軍令之下,萬死而不避,只是,幾個時辰之前,漢王軍大營明明還能看到人來人往,不可能他們剛剛渡河之時,開始撤軍,達到北岸之時卻已是人去營空,要知道這可是整整二十萬大軍啊!軍令從傳達到執行也會要很長時間,沒有一天功夫,這些軍隊甚至都很難完成撤退的準備,除非,他們早就離開了…早就撤軍了?全山突然反應過來,之前他一直以為漢王軍不趁他們半渡之時攻擊,是為了收縮兵力,而今卻無疑更顯著的印證出,其實漢王軍早就離開,而之前的人來人往,有個數千人就可以製造出假象,暗歎一聲,全山下了馬,沮喪的坐在地上,他知道,以趙三的決斷,一旦決定撤軍,就不會給自己半點機會,只是…主動撤軍又不太像趙三的作為…天色漸漸陰沉了下來,六月中的淮河兩岸正是黃梅時節,雨水非常充沛,天色也如同小孩的臉,說變天就變天,軍士們罵罵咧咧的用油布紮起一個個簡易的帳篷,顧頭不顧腚的鑽了進去。大雨說下就下,如同天漏了一般,雨水連成一條線落了下來,戰馬沒有油布遮擋,不斷嘶鳴,至於軍士們,肯定是不會顧及畜生了,連自己也只能保著半個身子不被淋溼。雨水倒灌下來,淮河水猛漲,全山倒不會被淋溼半個身子,身邊的親兵支起了一個三丈寬的軍帳,只是他也無心躲雨,隔著雨幕,他看著漸漸在擴大的淮河,河水一步步吞噬岸邊的泥土,只是小半個時辰,淮河就變寬闊了一兩丈。“不好!”全山突然大叫一聲,站起身子,身邊的親兵參軍們一臉懵然的看著他,不明白主帥怎麼突然失心瘋一般,全山卻是半個身子在顫抖,帶著哭腔怒喝道:“快!快!快點找高地…”他本想說渡河,只是雨大風大,根本無法渡河,只能尋高地,在這一刻,全山突然想起梅雨時節什麼是最多的:水,是的,黃梅時節,雨水充沛,即使是尋常地方,都會有大量積水,兩淮江南之人深受其苦,更別說大江大河之旁…若是…流賊故意在上游蓄水,甚至根本不用花費多少能力,只要築個大壩,就能蓄積無數洪水,一旦流賊鑿開築的水壩,洪水順著地勢衝下來…這不亞於十萬精兵啊!全山心頭髮涼,以他對趙三此人的瞭解,他敢肯定,趙三絕對不會浪費這樣的天時地利,這次,趙三明顯是利用揚州急報來請君入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