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雀,是中國古代神話中的天之四靈之一,源於遠古星宿崇拜,是代表炎帝與南方七宿的南方之神,於八卦為離,於五行主火,象徵四象中的老陽,四季中的夏季,同時也是天之南陸。
南方神獸朱雀就是鳥的外形。南方屬火,朱雀等鳥的圖騰在古代神話中往往屬於太陽崇拜。
殷商早期,甲骨文上已有朱雀等四象的形象產生。西周早期,記載朱雀形象的文物出土,只有蒼龍、白虎、朱雀、神鹿四象,四象中“玄武”一象還未成型。
春秋時期,《詩經・大雅・卷阿》:“鳳凰鳴矣,於彼高岡。梧桐生矣,於彼朝陽。”丹鳳其身覆火,終生不熄,擁有旺盛的生命力,以其形賦其神,為盛世注入無限氣韻,給人間帶來祥瑞靈氣,寓有完美,吉祥涵意。
戰國時期,隨縣出土的曾侯乙墓漆箱,上面首次記錄了完整的二十八宿與四象的名稱,朱雀等四象之名在列。《楚辭》中雲: “飛朱鳥使先驅兮,駕太一之象輿。”《楚辭補註》中道: “言已吸天元氣得道真,即朱雀神鳥為我先導。”《毛詩陸疏廣要》釋之雲:“龍乘雲,鳳乘風,……眾鳥偃服也。”
漢朝時期,讖緯學說大興,它的象徵含義又多了典藏、丙丁、禮德,漢後道教將其吸納為護法神,稱陵光神君。並認為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合力創造了世界,是天地之主,維繫乾坤。但也有朱雀之氣騰而為天,朱雀之質降而成地,朱雀單獨創世的記載。西漢時,《淮南子》中的五獸之一,即天之四靈與黃龍,又稱天官五獸。在漢代《論衡》一書中,鳳凰更是被認為是星神朱雀之精流溢所化。漢代《論衡》中又有記載,“東方木也,其星蒼龍也。西方金也,其星白虎也。南方火也,其星朱鳥也。 北方水也,其星玄武也。四星之精,降生四獸,含血之蟲以四獸為長”。東漢時期,《風俗通義》卷六:“南方朱雀,為樂之本也,五分其身,以三為上,以二為下,三天兩地之義也。上廣下狹,尊卑之象也。中翅八寸,象八風。腰廣四寸,象四時。軫圓象陰陽轉而不窮也。”最早的記載於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丁巳卜,貞帝朱鳥,三羊三豚三犬”,意為“於丁巳日佔卜,要求帝王祭祀朱鳥,獻祭三頭羊三頭豬三條狗”。
東晉時期,葛洪《神仙傳》:“我行青龍,彼行白虎,彼前朱雀,我後玄武,不死之道也。”
唐朝時期,在正統道藏收錄的《混元八景真經》中還有著這樣的記載:“北方壬癸水,卦主坎,其象玄武,水神也。南方丙丁火,卦主離,其象朱雀,火神也。東方甲乙木,卦主震,其象青龍,木神也。西方庚辛金,卦主兌,其象白虎,金神也。此四象者,生成世界,長立乾坤,為天地之主,謂之四象。” [8]無獨有偶,除了《混元八景真經》之外,道藏中的《雲笈七籤》,也有相似的記載。
唐末至宋初,陵光神君是道教把四象人格化之後對朱雀的稱謂。《太上元始天尊說北帝伏魔神咒妙經》:“左青龍,名孟章。卯文。右白虎,名監兵。酉文。前朱雀,名陵光。午文。後玄武,名執明。子文”。《千金翼方》卷第三十:“身形之中,非汝所處,形中五部各有所主,肝為青龍,肺為白虎,心為朱雀,腎為玄武,脾為中府。”
五代時期,《太上黃籙齋儀》卷四十四稱南方朱雀七宿為:“南方三炁之天、火官之府、赤帝之宮,熒惑火德,井鬼柳星張翼軫宿朱雀之神”。
北宋時期,《雲笈七籤》記載:“夫四象者,乃青龍、白虎、朱雀、玄武也。 (卷內除已注說外,餘並取宜裝) 青龍者,東方甲乙......白虎者,西方庚辛金......朱雀者,南方丙丁火。剖液成龍,結氣成鳥,其氣騰而為天,其質降而為地,所以為大丹之本也......玄武者,北方壬癸水...... 如志士燒煉丹鼎,知此四象者,十方天人莫不瞻奉。古經雲“四神之丹”,此是也。”
明朝時期,《少谷集》記載:南方朱雀七宿,天之南陸也。認為朱雀本質是南方天穹。而在《古文參同契集解》一書中所云“文昌為太微主星,即魁中戴筐六星,號南極統星,為人身,朱雀之神,錄人長生之籍”也可見一斑。
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四象,在《雲笈七籤》中,雖沒有《混元八景真經》中那樣身為天地之主超然的地位,但也是十方所有世界,一切天人都由衷瞻奉的偶像。
朱雀又稱“朱鳥”,南方七宿之名,為道教所供奉南方之神故,有人又將其與南嶽聯絡起來,作為“五嶽真形圖”中的南嶽之形,遂成為公認的南嶽山徽。其中具有奧妙的中華文化學,民族學意蘊。
現代網文多有寫到朱雀是鳳凰所生,但這一說法在中國神話學界來看卻是恰恰相反,朱鳥反而是後世鳳凰的原型,部分學者認為在周文化中先民可能以朱鳥為鳳之正宗。
朱雀和龍一起構成了龍鳳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中極為重要的一部分。但更多學者認為朱雀是直接由天星變化而來,是中國遠古先民對星宿的崇拜而產生的神話形象。
先秦時期,被認為能接引死者靈魂上升於天,後世認為其能予人長生。
\"四神\"形象的作用,在此並不代表方位,而是祥瑞避邪、引導墓主靈魂昇天的象徵。
很多人認為它與鳳凰是同宗,因為它的外形與鳳凰極其相似,朱雀有著鷹一般犀利的眼睛和尖銳的嘴,它的身姿既挺拔又健碩,渾身都是赤色的,據說它的身上一直有火焰在燃燒,且永不停息。但朱雀還是和鳳凰有挺大差別的,至少它的地位比鳳凰更加尊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