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了,這些外出打工的人,大部分回到家後,就會來蕭家坐一坐,或送個禮什麼的。

在他們心中,蕭萬山家是全村最有錢的人,上門來一是聯絡下感情,一是蕭錦鯉在村子裡的威望與地位。

“哎呀,小華小明小亮,你們回來了。”

“是,嬸,我們回來了。回來就來看望一下你和叔,還有小錦鯉。這是我買的地方特產!”

“來了就來了,還買什麼東西啊,你們快進來,快進來,坐一會。”

蕭媽媽把這些年輕人迎進家門,很是高興的說道,“我去泡茶!”

“嬸子,不要忙乎了。”

“哈哈,我不忙。我就泡點茶。我可記得,你們都愛喝我家的茶。”

因為泡茶的水,蕭錦鯉放了更多的靈泉水,所以泡出來的茶水很是清香,留有餘味,不管是上了年紀的,還是年輕人,都愛喝。

聽蕭媽媽如此說,這些年輕人也沒有客氣,留了下來。

要知道,蕭萬山家的東西,那真是絕啊,不管茶飯食,酒水茶水,零食,可都是一絕,平時不好意思過來串門,想吃也沒法吃到。

現在有這個機會,他們可不想錯過。

“那謝謝嬸子了,我們就喝點茶就回去。對了,嬸子,我還給小錦鯉帶了點小禮物。”

小女孩的小禮物,無非就是衣服,髮夾,玩具等。

小錦鯉自幼帶福星光芒,越是親近她的人,運氣越好。

這些年,他們雖外出打工,掙的錢不多,可都是平平安安的。

蕭媽媽瞧著他們拿出來的禮物,笑著道,“你們啊,真是太客氣了。我家小寶從小到大,收了你們不知多少禮物了。你們送給她的那些禮物,都快堆滿了整個屋子。你們的心意,我記下了,以後啊,還是不要買禮物送給她了。”

“嬸子,我們喜歡小錦鯉,回家啊,就想著給她買點小禮物。”有人笑著說道,“哦,對了,嬸子,小錦鯉呢?”

蕭媽媽指了不遠處的一座大棚,笑著說道,“她啊,現在每天都要去那大棚裡,看看那些蚯蚓,還有那些秧苗子的發育情況。”

“小錦鯉真的聰明又能幹啊。”有人感嘆道,“才十來歲啊,就幹著我們大人的活啊。”

“小錦鯉從小就跟我們這些普通人不一樣啊。”有人笑著應道,“從小,人家就是做大事的。我們在地裡玩泥巴時,人家小錦鯉都會幫助村子裡處理事情了。我們能幫家人幹活時,小錦鯉可是幫著村裡處理大事情了。”

“是啊,這人比人,可是氣死人啊。好在,這樣的小錦鯉只有一個。”有人調侃道,“不然,再多一個,就顯得我們更加笨死了。”

一些人在閒聊時,蕭媽媽很快就泡好茶水,提了過來。

“好香啊。”有人動了動鼻子,稱歎道,“嬸子,你家的茶水到底是怎麼泡的啊,真是越來越香了啊。老遠聞著香味,就想把茶壺起過來,一口氣喝掉。”

“哈哈,你這搶過來,也沒法再喝啊,可不要把你給燙熟了啊。”

“喝茶啊,還是得慢慢品,才會越品越香呢。”

蕭媽媽拿出杯子,給他們一人倒了一杯,笑著說道,“你們嬸子家,什麼都不多,但茶水保夠。你們可以慢慢喝!”

“那嬸子,我就準備喝飽一肚子的茶水了。說真的,你家的茶水,到底是怎麼泡的啊,怎麼會這麼香啊?”

蕭媽媽笑著說道,“我就是這麼泡的啊。至於,怎麼泡出這麼香的茶水,我也不知道。”

反正,過她手任何東西,這味道都變得特別好。

“哈哈,或許這就是嬸子天賦吧。嬸子不僅飯菜做的香,零食也做的好吃啊,釀造的酒香,泡得茶水好喝。嬸子,你這種手藝,如果去開個茶館,酒館或飯館,這生意肯定火爆的不行。”

有人立刻打岔道,“你說的是。只是萬山叔,可捨不得讓嬸子累著呢。我聽說,以前怕嬸子做飯累著,連飯都不讓她做,而是萬山叔自己做。只是萬山叔自己做出來的飯菜,連狗都不吃,嬸子特別嫌棄,所才,不顧萬山叔的反對,親自下廚。”

“哈哈……,萬山叔疼嬸子啊。也怪不得嬸子有這一手好廚藝,都沒想著開飯館呢。”

對於蕭萬山和蕭媽媽年輕時的往事,在這個村子根本不是秘密。

時不時有人拿出來說一說,或是夫妻吵架時,被家裡的女人拿出來想比較。

蕭媽媽笑著道,“你們啊,又拿著嬸子來調侃了。”

“可我們說的本來就是事實啊。”有人笑著道,“嬸子,萬山叔可是真的疼你,大家所見事實啊。”

即使她和老公的往事被人說來道去,蕭媽媽現在被一群年輕人羨慕著恭維著,臉色還是不由的紅了紅。

蕭媽媽立刻轉移話題道,“嬸子做了一些小零食,拿出來給你們嚐嚐。”

說罷,就去了房間裡拿小零食了。

一群年輕人,眼底露出期待的光芒。

他們來蕭家送禮品是真,想要來蕭家吃點東西也真的。

蕭媽媽拿出一些小零食之後,就坐了下來,陪著他們聊聊天,關心的問了一下,打工時的一些事情。

片刻後,蕭媽媽說道,“我們蕭家村已經成立了公司,明年開始,全村都種植蔬菜瓜果,我倒是希望你們這些年輕人留在家裡,幫著一起管理。這樣,家裡的老人孩子都能照顧到。如果蔬菜瓜果能夠大賣的話,或許留在家裡,比外頭打工更能掙錢。”

說到這個,在場的年輕人就有些沉默下來。

其實他們心裡也是很矛盾的。

明年全村種植蔬菜瓜果,他們當然想要留在家裡。

可萬一,明年種出來的東西賣不出去呢,沒有錢,可他們來年的一家生活可怎麼辦?

所以,他們目前的想法,就是先出去打工,觀察一下,如果種植蔬菜,真能掙錢的話,他們不要說來年,就是下半年,他們就會回來。

說來說去,只是對明年種植及銷售,有些沒底罷了。

蕭媽媽笑著說道,“不過,外出打工掙錢更穩。等我們村的蔬菜賣出去後,你們再回來也不遲。以後,一家人就可以在一起掙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