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入駐新的辦公室也就是技術研發中心後,江晨隨即投入了緊張的工作。
現在距離防務展越來越近,所以他的壓力非常大,雖然他有些先進的知識技術或者是超前的目光,但是武器裝備的研製是有一定週期的。
就算江晨能夠提供詳細的圖紙,那也得要這些技術人員和生產工人吃透才能生產啊。
更不用說江晨只是一個普通人,他記憶的也不可能那麼清楚,也不可能各種資料都知曉,所以大部分還是要這裡的技術人員進行研製攻克。
現在新式突擊步槍的實驗樣槍已經生產出來了好幾把了,但是整體還是有些不理想。
畢竟江晨讓他們研製的是後世的一款新式突擊步槍,上面的材料和技術很多。
而現在江晨可不知道從那裡搞來這些材料,雖然有軍方幫忙,但還是杯水車薪。
畢竟整個國家的工業水平在這,江晨沒有辦法。
他只有在現有的材料中選擇合適的材料代替使用的,而技術雖然江晨都懂,但是這也要適用現在的加工製造水平啊。
比如江晨現在想做個全息瞄準鏡就沒什麼辦法,雖然他知道這方面的技術,但是就是生產不出來,沒辦法,元器件不行。
正在江晨忙著新型步槍的研製時,120毫米火箭筒專案研究組那邊傳來了好的訊息。
現在那邊的120毫米火箭筒及其所屬的兩種火箭彈已經研製出來了,並在製造出來了樣品。
而且已經完成了最基本的安全測試,現在要進行進一步的實彈射擊效能測試。
得到了這個訊息,江晨迅速安排手裡的研製工作,然後全力著手開始準備這次實彈射擊效能測試的工作。
這個120毫米火箭筒可不是過去槍械射擊測試那麼簡單,槍械射擊就是那幾個靶子而已,根本不用考慮什麼特殊的射擊目標。
哦,對了,之前有東子進行的活豬測試。
但這個120毫米火箭筒可不能拿活豬測試,那個步槍射擊後還能吃肉,而這個120毫米火箭筒如果拿活豬測試那估計會連湯都喝不到了。
所有這個120毫米火箭筒的射擊靶子可不是那些紙靶而是用鋼板或者混凝土灌注出來的靶子。
這次為了能夠更加有實戰性的測試,江晨透過自己的外公弄到了一輛從部隊壞掉退役運到鋼鐵廠準備拆卸鍊鋼的59式主戰坦克進行測試。
這個59式坦克是我國50年代參考蘇式t-54a中型坦克而研製仿製的中型坦克,是我國的第一代主戰坦克。
1959年開始裝備我國陸軍,在80年代以前,它一直是我軍裝甲兵的主要裝備。
它具有較好的裝甲防護和機動效能,車體首部和側面的裝甲較厚,採用均質鋼裝甲,正面100,側面80,後面45,正面45°斜角,正面最厚處為100x2=200厚(與水平面夾角30°時)。
[2]車體由軋製鋼板焊接而成。
炮塔為鑄造件,成流線型,具有良好的抗彈能力。
這對新研製的120毫米火箭筒的穿甲能力有了巨大的挑戰。
這次江晨去鋼鐵廠也不是那麼白去,他摟草打兔子直接從裡面運來了一些運到鋼鐵廠準備切割要融掉的巨大的鋼鐵構建,有的甚至厚達400毫米,江晨費這麼大勁運來的目的很簡單就是要看看嚴重的破甲彈的最大能力。
當然江晨也不是白拿,雖然有關係但還是要遵守規定,運出去多少噸的鋼鐵,那你就得運回來多少,少了你得自己補。
江晨想著應該不會耗費多少於是爽快的答應了。
看著這些東西被放在測試場,江晨感嘆道,真的是大炮一響,黃金萬兩啊。
不算要發射出去的火箭彈的價格,就說做的這些要被摧毀的靶子也花費了不少錢。
就說這個測試場也擴大了好幾倍,以保證炮彈不會落到外邊。
有人會問為什麼不在之前的無人河灘呢,其實是這樣的,在河灘只是前期初步測試為了防止意外才放到那去的,現在已經算是研製成功了就不用跑那麼遠了,火箭彈也不會轉彎飛回來了。
而且未來測試的東西也越來越多,所以遲早要用到,還不如現在趁早地還便宜好圈所以多弄點後面用。
不過讓江晨始料不及的是好多領導和兄弟廠都要來,比如國防科工局的呂副局長,總後的劉正青劉主任,還有航院的領導,g13廠的技術科長程鵬等等都要來觀察測試,搞得這個測試都成了彙報演出意義。
但是沒辦法,江晨和b17領導們勸了很多次可是人家堅持他們也沒有什麼辦法,官大一級壓死人啊。
搞得現在廠裡的領導一個個緊張要死,然後都追著江晨的屁股問到底能不能成功啊,這次要是失敗了那人丟的都丟到太平洋了。
江晨也沒法向他們保證啊,這個本來就是測試啊,是測試就會有失敗,他也沒法掌握啊。
最後一個個一再要求江晨把風險壓道最低然後嘆著氣走了,現在就要看天意了。
可他們不知道是這事是他們自作自受,完全怪江晨這麼招搖,他這是又圈地搞測試場的,又是找關係運報廢的59坦克的,搞得這麼大的陣勢,別人想不知道都難。
何況廠裡還有一個善打小報告的軍代表,上次槍械研製就是他上報的。
現在估計全系統內都在關注這次測試了。
終於測試開始了,江晨看到這麼多的人多少壓力有些大,而且剛剛還發現了記者,本來想打著保密的幌子驅趕走,可一打聽人家是興華社的,他只好將口頭的話嚥了下去。
等到一起準備好了江晨上前對著火箭筒和兩種火箭彈向眾人介紹道,“各位首長,同志們,這就是我們研製的120毫米火箭筒及其所配屬的兩種火箭彈,它主要由發射筒、火箭彈、擊發機、瞄準鏡和可拆卸三腳架組成。
這個圓筒就是我們研製火箭筒,就是用它發射這種彈藥的。
整個空筒的重量為12公斤,它口徑120毫米,長度為950毫米,可以單兵抗肩單獨發射,也可以加裝三腳架團隊發射.”
“這種短的是普通的爆炸殺傷彈,它重8公斤,初速為200米每秒,內填了120多個鋼珠,可以有效針對敵有生力量和輕型裝甲和一些工事建築等等,彈頭殺傷半徑為25米,最大射程已測1800米.”
江晨淹了一口吐沫繼續說道:“這種尖細長的是破甲彈,彈重7公斤,採用串聯式戰鬥部,內填精密壓制藥柱,發射初速220米每秒,由我們聯合航天研究所設計的續航發動機使得該彈在小於5米每秒的橫風中射擊,在肩扛發射的有效射程400米,採用三腳架發射的有效射程600米。
他主要是針對坦克、裝甲車、碉堡工事使用的破甲彈.”
“下面我們向大家演示如何發射,大家請看遠方.”
江晨想遠方正在準備的東子和二麻子張望龍示意道。
這次的這個發射任務是他們主動爭取來的,誰勸都沒有。
連江晨勸也沒用,搞的東子他媽每天在江晨面前掉眼淚。
而二麻子張望龍的堅持讓江晨對他有了些感動,最後還是給了他這個機會希望他好好表現。
只見東子和二麻子一人扛起火箭筒,一人揹著裝著兩發火箭彈的彈藥筒跑到了一個地方蹲下,然而東子扛起火箭筒喊道:“前方200米發現混凝土工事一座,一發爆炸殺傷彈裝填.”
“是!一發爆炸殺傷彈裝填.”
張望龍將包放下,從中抽出一發火箭彈然後抱過去將彈從火箭筒的後面塞了進去,將閉鎖裝置將其鎖緊,然後跑回到原地點蹲下吼道:“裝填完畢.”
“發射!”
東子扣動了班機,瞬間火箭筒裡的火箭彈噴出強烈的尾流破筒而出,直直的撞擊了瞄準的那個混凝土工事然後發生劇烈的爆炸,一陣石塊夾雜塵土亂髮後,剛剛還在那裡足有兩米厚的混凝土工事已經只剩了底座了。
“好!”
正在觀看的眾人激動的一個個站了起來鼓掌喝彩起來。
等了一會兒江晨示意繼續,這次東子將目標轉向了另一邊的59式坦克,他大聲喊道道:“前方200米發現59坦克一輛,一發破甲彈裝填.”
“是!一發破甲彈裝填.”
張望龍從中抽出一發火箭彈然後抱過去將彈從火箭筒的後面塞了進去將閉鎖裝置將其鎖緊後,然後跑回到原地點蹲下吼道:“裝填完畢.”
“發射!”
瞬間那邊的那輛五九坦克靠近正面炮臺的裝甲位置被撕開一個大洞,然後好像引燃了裡邊的什麼東西,現在正從大洞裡冒出黑煙。
這時全場也瞬間沒有了聲音,等了一會兒,眾人才激動的歡呼起來,這次比剛剛的聲音更大,並且持續了好幾遍,一次比一次高。
在場的大家都是內行,他們知道這個五九坦克靠近正面炮臺的裝甲是多麼的難打(當時的水平),可現在這個小小的東西就像筷子戳紙一樣輕鬆,這對他們是多大的一種震撼。
、、、、、、隨後等著一系列的測試專案結束後,當江晨把測試報告遞給了各位領導後,這幾個領導看了一遍在震驚一段時期後小聲探討了一下然後把江晨拉到一邊小聲說道:“小江,你這次玩大了,你這個火箭筒國家是不會讓你售賣出去的.”
江晨驚慌失措叫道:“為什麼啊?憑什麼啊?”
這幾個領導看著周圍的人只是苦笑著並沒有說什麼話。
江晨看了一下週圍突然才反應過來,然後拍了一下自己的額頭苦笑道:“這次真的麻煩大了.”
ps:這幾個領導和江晨所說的麻煩大了到底是什麼?請大家繼續關注!有興趣的哥們可以在書評區和群裡進行討論和預測,到底什麼麻煩大了?群號:432580980哥們終於熬夜把這一章碼完了,好辛苦啊,我現在都睜不開眼了,看在哥們這麼辛苦的碼字,各位哥們,是不是收藏、票票、推薦都來點!求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