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文館最初,是唐武德四年,置修文館於門下省。九年,李世民即位後,才改名為弘文館。

聚書二十餘萬卷。置學士,掌校正圖籍,教授生徒;遇朝有制度沿革﹑禮儀輕重時,得與參議。

置校書郎,掌校理典籍,刊正錯謬。設館主一人,總領館務。學生數十名,皆選皇族貴戚及高階京官子弟,師事學士授經史書法。

唐朝的文化繁榮,和李世民的重文思想密不可分,別看他是一個馬上皇帝,但也是很有文化素養的,詩詞歌賦的造詣,很是高超,一手飛白體,更的獨有的書法高峰。

而當年的秦王府十八學士,也給最初的弘文館,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杜如晦臨機能斷、房玄齡善建嘉謀、于志寧成為日後的太子左庶子、蘇世長、姚思廉、薛收、褚亮、陸德明、孔穎達、李玄道、李守素、虞世南、蔡允恭、顏相時、許敬宗、薛元敬、蓋文達、蘇勖都各有所長。

雖然,這十八學士慢慢都退出了歷史的舞臺,但最初期的唐朝文化,還是受到他們的影響的。

所以,無論是超然的皇家子弟,還是朝中各方勢力,都對文人很是尊崇。

而李寬今天和李承乾、李麗質兄妹倆,約見在這弘文館,也是有目的的。

在燕無雙這個長安精確導航的領路下,李寬與她很快就到了弘文館門前,而且,還按照約定,見到早在那裡等候的李承乾和李麗質。

李麗質首先調侃李寬,說道:“二哥,沒想到你身邊的女侍衛,都這麼漂亮啊。

按我估計,你對這未來王妃的標準,一定很高的,要不連你身邊的人不如,那豈不是丟二哥你的臉了嗎?

二哥這夫人和采女,可是有人選了嗎?沒事看看你身邊的人,就可以了,這個標準就不錯哦。”

李寬沒想到,按歷史說法,應該溫柔婉約的長樂公主,怎麼開始學會開玩笑了呢?

而她身邊的李承乾卻說道:“麗質啊,別拿你二哥身邊的人開玩笑,這要是真的入了人家心思,以後你二哥怎麼去把握啊,相處起來多尷尬啊。”

之後,這太子殿下李承乾,竟然戲謔的看著李寬和燕無雙,珠聯璧合這個詞,在他的頭腦閃現。

而燕無雙面無表情的,跟李承乾和李麗質見禮之後,就對李寬說道:“殿下,屬下在門外等你,就不進去了。”

之後,李寬無奈的對李承乾和李麗質二人,乾笑了一下,就拉著二人進了弘文館,臨進門口的時候說道:“我說大哥五妹,你們別開這玩笑好不好。

無雙是我的貼身侍衛,我也是因為她熟悉這長安城,瞭解皇宮才總是將她帶在身邊的。

我獨來獨往慣了,有她在,我少走很多冤枉路而已,你們要是這玩笑一開,以後我怎麼辦啊?這外出是帶不帶她啊?”

李麗質沒打算放過已經害羞的二哥,小聲的說道:“行了二哥,我知道了,你放心,我不會對別人說,你是因為她漂亮,才帶她出來的,呵呵。”

說完,她也不管這兩位哥哥了,自已一個人跑進去了。

而李承乾卻滿不在乎的說道:“二弟啊,你這也太縱容自已屬下了吧?

你帶她出來,這是對她的信任,怎麼?你還怕她對剛才我和麗質的話有反感,而以後拒絕和你外出嗎?

你心裡沒鬼,你怕什麼啊?還是五妹她,真的說中了你的心思?為兄怎麼感覺,你是在害羞呢?

我驍勇無敵的二弟,怎麼會在這種事情上,就做小兒女態呢?這可不像你的行事作風啊。”

說著,他也沒管李寬的回答,而是拉著李寬也進去了,李寬乾脆也不去解釋了,反正是越解釋,越給人慾蓋彌彰的感覺。

當李寬和李承乾二人,進入弘文館的時候,站在弘文館外面的燕無雙也是一臉愁容,她心想,自已的心思,應不應該讓殿下知道呢?

弘文館平日裡,都是有固定時間上課的,但課程不是很多,基本上一天時間,能有兩個時辰在上課就算不錯了。

大多數時間,都是自學,而且,留出大把的時間,來讓這裡的學生,用於交流的。

能來這裡的,都是皇家宗室勳貴門閥的子弟,男子學文,女子嘛,基本上是來學禮儀的。

而今天的課業,早早就結束了,李承乾說是來交習文,也就是走個過場,他從來不按正點來的。

因為他大部分時間,都是在東宮學習,來這裡也是變相的接觸一下各家的子弟,也算是提前做個瞭解,畢竟,以後他是帝國的繼承者。

李麗質早就不知道鑽到哪裡,跟自已的小姐妹們說話去了。

而李寬跟著李承乾剛一進入弘文館內,李寬就發現有人,在他們兄弟倆兩旁,嘀嘀咕咕的,很是嘈雜。

李寬也沒去細聽,按他的估計,這些人一定在猜他的身份,能與太子殿下走在一起,而且,這兩人還很相像,這就很讓人好奇。

直到李承乾小聲的對李寬說道:“別去看他們,這些人,基本都是各家門閥的子弟,我還給你引薦點自已家的人吧。”

只見李承乾領著李寬,走到教室迴廊邊上,直到一群年輕男子身邊,這群人都向李承乾見禮,而李承乾也禮貌的回禮。

之後李承乾拉過其中一位,對李寬說道:“二弟,這位就是舅舅家的表哥,長孫衝,以後可要與他多親近啊。”

只見這長孫衝明目劍眉,唇紅齒白,高瘦挺拔,很是俊朗。

李寬剛要見禮,只見長孫衝一託李寬的手肘,說道:“趙王殿下,想要御史彈劾在下嗎?

王爵豈能向在下先見禮呢?沒看在下身為太子殿下的表哥,也要先向太子殿下見禮嗎?”

而李寬馬上快速的反託長孫衝的手挽,笑著說道:“衝表哥,這是見外了,這裡沒什麼趙王殿下,只有你表弟我,李寬而已。

御史?大唐的御史,可管不了我李寬的事,任何有關我的事,我都會讓他們閉嘴的,反倒是表哥你,過於多慮了吧。

我與大哥兩人,都未擺儀架出來,這就是普通的私下見面而已,更何況,這是弘文館,我們在這裡,都是學生身份。

沒什麼王爵不王爵的,表哥安心受小弟一禮便是,尊兄長,到任何時候,都不怕人說的。”

說完,李寬恭敬的向長孫衝施禮。而李承乾看到這一幕也很滿意,他朝長孫衝一笑,說道:“表哥,二弟雖入宮不久,但禮儀還的很懂的,另外二弟,讓我來給你介紹其他人吧。”

沒等李承乾繼續介紹,一個一臉青鬍鬚的人,擠了過來,拍著自已胸脯說道:“太子殿下,先介紹我吧,沒準趙王殿下很想認識我呢?”

之後,只見他那大眼睛,一直瞪著李寬看,並且,還時不時的向李承乾挑挑眉毛。

而沒等李承乾開口,李寬就說道:“這位一定是程伯伯家的公子了,不知是處默兄當面,還是處亮兄當面啊?”

只見這年輕人,很是爽朗的一笑,說道:“當然是我程處默了,我弟弟處亮還小,他得明年,才能來這弘文館就讀呢。趙王殿下好眼力,看來你是知道我們兄弟了。”

而李寬拱手一禮,說道:“處默兄,如若你看得起我,就叫聲李寬就好,別趙王趙王的叫,聽著生分。

我與程伯伯比武的時候,還與他聊起過處默兄你呢,程伯伯說過,在程府能與程伯伯武藝不相上下的,就屬處默兄你嘍。”

而程處默哈哈大笑,之後小聲對李寬說道:“這話我愛聽,不過咱也得謙虛不是,還是我爹他老人家的武藝更高一點。

以後咱倆比劃比劃,上次我爹說,他是沒吃飽,讓你僥倖贏了,還說讓我替他找回場子呢?”

而李寬笑道:“隨時恭候處默兄,切磋切磋,互相促進武功嘛。”之後兩人哈哈大笑。

李承乾和長孫衝也感覺,這英雄找到英雄了,而站在程處默身後的一個黑大個兒,這時候說道:“到時候別忘了叫上我,我也跟你們倆去比比。”

李寬一看,好傢伙,這人長得黑亮黑亮的,那個頭兒,足足比其他人,高出一個多頭去。

李寬沒去細想,說道:“這位定是尉遲伯伯家的寶林兄,這個身量,這身強體壯的,一看就是絕世猛將的材料。”

而尉遲寶林一笑,那一口大白牙,很是明顯,不知道本身牙齒白,還是因為面板黝黑,襯托出來的。

只聽他說道:“行,以後咱們一起上戰場,都做絕世猛將,家父說過,趙王的勇猛,就是為那戰場而生的。”

而李寬卻輕輕一拳,點在尉遲寶林的肩膀上,撇嘴說道:“還提趙王?聽著生分,不好聽,寶林兄重新叫來。”

而尉遲寶林憨厚的一摸剛才李寬點過的地方,笑道:“行,李寬兄弟,以後咱倆一起做猛將去,哈哈。”

李承乾看到李寬,不一會就交到兩個朋友,也很是替他高興,於是李承乾說道:“二弟,我再為你介紹點其他人。”

話音剛落,就聽到一聲咳嗽,只見那孔穎達路過這學生聚集的迴廊,看到了李承乾等人,之後他皺著眉,嚴肅的說道:“太子殿下,今日可是來交習文的嗎?

李師今日不在,去國子監那邊了,那習文就交給老臣吧。”

而李承乾本想來見見那李綱的,沒想到卻見到這孔穎達,雖然,李綱過於嚴厲,但李承乾感覺,嚴師出高徒。

但這孔穎達嘛,似乎就是腐儒一個,也就是儒家的一個標杆而已,況且,治國之道,不能光是聽信儒家一道,要百家兼顧才好。

而一旦自已的習文,到了這孔穎達手裡,那一定會從儒家的角度,長篇的去論述一番,李承乾很是不喜,但又沒辦法拒絕。

但這時候,李寬卻站到李承乾身邊,他感覺自已大哥可能是遇到了難題,於是就說道:“大哥,要不咱們去國子監走一遭吧,親自將習文交到李師手上,就不麻煩孔師了,你說是吧?”

而孔穎達一愣,略帶挑釁的說道:“趙王殿下,為何在此啊?難道這弘文館內,有武功可練嗎?殿下不是標榜自已的武功嗎?

而且,還要去改良武器,這弘文館可不是研究什麼武器的地方,殿下應該去將作監或者軍器監才好。”

李寬一臉苦悶,他心想,上次在兩儀殿嗆過這老傢伙,他怎麼這麼愛記仇呢?再說了,自已來不來這弘文館,他也管不著啊。

但李寬就愛抬槓,他先微笑,在露大白牙的說道:“孔師,恐怕是誤會了,我來這裡,就是想日後出征時,也得找個先鋒大將啊,我看尉遲兄和程兄就很適合。

順便再招個記室參軍什麼的,啊,對了,舉賢不避親,表哥長孫衝就很合適,我選完了,那我就告辭了。”

說完,他就想拉著李承乾走。而這時候,孔穎達卻吹鬍子瞪眼的說道:“哼,粗俗,身為皇家貴胄,為何總是說那沙場之言,總是往武將裡去摻和,真是有辱弘文館的文風。”

這下就讓李寬惱了,自已剛才也沒跟這老傢伙嗆火啊?怎麼還不放過自已啊?

於是李寬馬上轉頭,繼續微笑的說道:“孔師可是在說我嗎?

男兒征戰沙場,為國戍邊,抵外虜於國門之外,為百姓福祉,而流血犧牲,怎麼就粗俗了呢?

我身為皇家一員,怎麼就不能為國征戰,為父皇分憂了呢?

再說了,我怎麼有辱這弘文館的文風了?武將就一定比文臣粗俗嗎?”

這下子,可讓孔穎達和李寬對上號了,這劍拔弩張的樣子,很是讓人害怕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