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霞輝,拂照金鑾。

朝天道上,眾人相互見禮,紛紛踏入大殿。

九龍寶座在上,百官垂首臣服。

大殿之內須肅穆以待,以候聖上。

眾人低垂的頭顱卻還是忍不住看向安靜立於文官之列的那人。

一副神仙骨,身著紅袍服。

沈自軫低斂著眉眼立於殿下,腰間的玉衡牌象徵著他可隨意出入帝宮的權力。

近日針對沈自軫的言論愈盛,但他卻毫不動容。

面對前日裡剛彈劾他的袁閣老,依舊端持著禮儀。

但這一次,袁閣老卻未如往常那般視而不見,而是略帶著僵硬的神色回了禮。

袁閣老脾氣硬,那是眾人皆知。

他在好些場合都痛罵沈自軫蠱惑皇帝,稱自己與其不得立於一個堂室之下。

這才不過數日,便改了態度,為何?

這時才有人出來說,是此前袁閣老在小朝會上欲死諫,不成想,最後反倒是沈自軫救了他。

因著這件事,他老人家見著沈自軫還是要給三分客氣顏面的。

眾人正低語時,喚儀官高呼“聖駕到”。

殿內當即安靜了下來,眾人垂首朝向龍脊道的方向。

未久便見軒帝款著步伐而來。

待君臣之間全了禮數,刑部趙煥城欲上稟清風館殺人案的調查進度,軒帝卻制止了他。

此時官僚所主司手持文卷,宣讀御令。

官員調動實屬常事,眾人垂首聆聽。

但官僚所的文卷此番卻過於長了,眾人聽得幾分糊塗。

待到末了,那文卷才提及一人之名,言議閣沈自軫自即日起升入中樞中承。

中承之位此前為辛家女婿冼竹安擔任,自辛貴妃入宮之後,冼竹安羞憤難當,辭官歸家,再不問帝京之事。

雖中承之位空缺出來,但從言議閣要轉入中樞閣,這其中動靜可不小。

眾人這才明白,官僚所那一份冗長的文卷為何而來。

前面那些調動的官員都是在為沈自軫一人挪位子。

皇帝此舉是回應近來前朝與民間針對沈自軫的各種言論。

此番態度,饒是此前多次彈劾沈自軫的幾名大員也再不敢開口針對。

中承一職,左手是軍機閣事務,右手是文史閣職責,兼任文武兩側。

這是多少世族之人所夢寐的職位,但沈自軫入朝為官不過兩載時光,便坐上了這個位子。

民間罵他借清流謀自己的仕途。

他今日便是將這謾罵給坐實了。

眾人此時才明白,為何面對那麼多的彈劾和謾罵,沈自軫未有一句辯駁。

歷來戰場之上即便是最勇猛的戰士,若手中無兵、袋中無器,也是打不來勝仗的。

皇帝欲用他,只要他不退縮,他所遇阻力越大,皇帝賦予他的權勢便會越高。

前朝的彈劾也罷,民間的謾罵也罷,都成了他沈自軫的助力。

如此心機,深淵難比。

百官沉眸,看著那立於殿中的青年。

他長身玉立,眉目低斂,面對那九龍寶座亦巋然不動,而後躬身拱手,音色沉穩地大呼:“臣領旨。”

夜深寂靜之時,辛府側院迎來了一位帶著兜帽的黑衣人,此人踏夜而來,在侍從的引導下,徑直往辛府書房而去。

燭光在風中有些許飄搖,文僕上前小心翼翼地剪了燭心,遂低身退下。

辛啟正從案几之上抬眼,揉了揉眉心,略覺有些疲憊。

“主上,人來了。”

得聞這一聲,辛啟正收斂了神色,將案几之上的書信又裝進了封袋之中。

“請。”

僕從止步於書房之外,再不上前。

來人取下兜帽,露出一張文秀的臉。

此人正是前些時日在清風館內的那名書生,他以言語挑撥,令一眾清流將怒火燒到沈自軫的頭上。

而他正是辛氏的謀士梅落痕,也是與沈自軫、汪旭陽同屆考生,恩科甲榜第四。

只是他這名次上有三甲壓著,後又有袁家嫡子,除了辛啟正,倒沒人在意到梅落痕。

對他而言,辛氏有知遇之恩。

此刻他神情清冷,垂首對辛啟正道:“有負家主所託。”

辛啟正罷了罷手,“你已盡己所能,終究是那沈自軫技高一籌。”

辛啟正這話本是寬慰,但梅落痕聞言低垂的眉目卻還是幾不可聞地蹙了蹙眉。

“如今沈自軫再得權勢,怕是難以對付了。”

梅落痕看著辛啟正略帶疲憊的神色,拱手道:

“家主,其實想接大皇子回京未必要走沈自軫這條路。”

辛啟正原是想徹底廢掉沈自軫,皇帝無人可用,面對世族的多方逼迫,便只能向辛氏服軟。

如此,他便可以藉機將大皇子接回帝京。

聽梅落痕說到這,辛啟正以眼神示意他繼續說下去。

“家主何必捨近求遠,只要貴妃娘娘坐上中宮之位,便能以嫡母的身份教養大皇子,彼時她隨意找個理由,便能將大皇子召回帝京。”

“以皇帝對她的寵信,也不會不答應。”

梅落痕這話的道理辛啟正豈會不知。

但辛黎此人難控,這才是辛啟正不願意扶持她的原因。

見辛啟正並不鬆口,梅落痕繼續道:

“如今趙家藉著小女兒的婚事與江淮那邊搭上了關係,家主若再猶豫,讓趙家得了中宮之位,咱們便再難有優勢了。”

江淮世族雖久未涉朝政之事,但他們的影響力卻是帝京世族難以比肩的,亦如當下被喚為軍中第一人的江東主帥夏利川,便是江淮謝氏一手扶持上去的。

他們的族人雖不在任何一國為臣,但他們手中權勢的線所牽連的不止央國一國,而是東境諸國。

聽聞趙氏,辛啟正不由嗤笑。

“一個底蘊淺薄至此的家族哪裡能當真得江淮那邊的眼,不過是因為皇帝動世族的心越盛,才讓他趙氏有了些價值。”

說到這裡,辛啟正倒是想起了今日朝堂上之事。

“這一次為了給沈自軫挪位子,皇帝動了好些人。”

“從文史閣到軍機閣撤換了不少,我得到訊息,這新上任的好些都跟江淮那邊脫不開關係。”

辛啟正喃喃道:“如今都盯著沈自軫,倒沒人留意到這些人。”

中樞閣拿捏著央國的文武兩事,可謂把握著一國命脈。

央國曆代皇帝千防萬防,就是防著中樞閣被拿捏,但沒想到,如今為了安插一個沈自軫,倒是忽然給江淮留了這麼好一個機會。

他抬眼看向雪落痕,不由失笑。

“皇帝對沈自軫的寵信既讓前朝不滿,也讓世族不安。”

“如今更是讓人得了機會,拿捏了中樞閣好些要職。”

“你說這沈自軫到底是在幫皇帝,還是在害他啊。”

辛啟正這玩笑一般的話一出,卻是神色一凝,唇邊那半點的笑意逐漸消散。

一室寂靜。

窗外的風聲愈盛,壓彎了孱弱的枝頭。

二人相視沉默,還是辛啟正率先出聲。

“難道他是江淮派來的?”

“但莊老那邊可什麼都未與我提啊。”

辛啟正這話未完,便聽梅落痕垂首道:“此事難以料定。”

“不過如今,他正得勢,咱們也不能與之硬碰硬。”

辛啟正不由點了點頭,事情走到這一步,若想大皇子早日回京,便如梅落痕所說,只能先行辛黎這步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