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本象徵著豐收,然而在這個決定性的戰爭期,這帶給嬴政許多遐思。
他思考著,自已的二十萬大軍是否會消亡,匡章是否能再擊敗秦國?二十年前的那一役將秦國壓得喘不過氣,儘管那時的嬴政還不是大王,但那份仇恨仍深深影響著他及全體秦民。
前線還沒有新的訊息嗎?”他向趙高詢問道。
大王陛下,這是今天早上您第十二次提問了。\"趙高無可奈何地答道,心中同樣焦慮。
趙高認為,羅網不是神仙,這樣的鬼天氣,連城門都不敢輕易開啟。
縱然有人外出,又能有多少機會千里跋涉傳遞最新戰訊?許多地方的積雪恐怕都已經高於人類站立的高度。
嬴政微微皺眉,看得出來這些日子裡他的身形清瘦,神情憔悴。
這是關乎統一天下宏偉志向的重大戰役,關乎著他能否到達人生的巔峰。
“去找王翦將軍過來。\"嬴政下令。
“遵命!”趙高硬著頭皮答應,心中明白君主幾乎每天都沉迷於戰略揣測,但不論分析多久,局勢還是膠著:五五開,甚至是 開的局面,但秦國佔據了四成。
這場大雪讓勝利的可能性大幅滑坡,冬季帶來的物資供應鏈斷裂可能讓二十萬大軍陷入危殆。
嬴政內心感到痛悔,他在考慮,將閭是否能抵擋住這場風暴的來臨。
“呂不韋,吾將倚仗你來承擔此事,無論如何,你要確保撐過去。
只要能撐下去,寡人日後封你為儲君,你就是未來的秦王。\"即將離開殿門的趙高聽見了嬴政自言自語的聲音,腳步一個踉蹌,跌倒在地。
但他此刻已無暇理會疼痛,心中焦急無比。\"儲君?”
這個稱號再次觸動了嬴政的心絃。
此刻情況危機,呂不韋的力量對他影響愈發顯著。
假設真的贏了這一場,趙高覺得自已可能就沒有其他退路可走。
而若呂不韋成為權臣……他又怎麼可能有機會生存?
憂心忡忡的趙高前往拜訪王翦。
這是今天第三次嘗試。
凌晨三點,秦政被噩夢驚醒滿身冷汗,馬上命人請來王翦一同進行戰爭策略推演。
王翦直到五點才得以休息,緊接著六點又有請求召喚,九點好不容易才有了安寢機會。
然而到十一時,當他再度被請回宮中,看著那些瑟縮在寒冷中的宮廷禁衛兵時,臉色蒼白得令人心驚,幾乎一口氣吐出血來。
這位久經沙場的大將軍心中滿是哀怨:這樣的強度再繼續,只怕自已這條老骨頭很快就將在秦政的掌控中耗盡。
尤其是在這樣的酷寒天氣裡,連天白雪對於秦國士兵士氣和戰術的影響,他是十分明白的。
不利條件之下,勝算起碼減半,甚至更多——幾乎是秦軍必敗無疑。
無備而來、無法維持補給線,他們怎麼打這一仗呢?
相較齊國距離首都較近,後勤供應雖然艱苦但還能勉強應對。
王翦忍著身體的疲憊,走進溫暖如春的養心殿無數次。
暖意令他面色稍稍好轉。
桑海……儒家……莊子小學院…………
啪啪啪!!!
不知何時,莊子小學院外響起了一陣密集的腳步聲。
砰砰砰!!!
一名普通的學員帶著慌亂神情闖入:“先生,秦軍將莊子小學院圍住了!”
荀子臉色瞬間轉涼,對方顯然沒有好意。\"公子慎行,我們是否有誤解之處?”他嘆了口氣,作為一名當代儒家泰斗,甚至可以視為孔、孟之後的第三個儒家巨擘,他在史書上也赫赫有名。
“誤解?”就在這個時候,呂不韋從外面緩步步入廳內,先是對扶蘇居高臨下審視,旋即眼神溫和望向荀子。\"儒家之事難以預料,但將來張良必然成為我秦國的對立先鋒。\"
對抗的是什麼?反抗的是誰?目前可能是秦政所有。
然而,秦政是今日之天下主君,而自已才是明日,將來的王者,秦三世,並非僅僅是次號。
嬴政成為千年一帝,那他就要做萬世一帝!在這個世界上的十六年裡,呂不韋思索過許多,來此的意義何在,應該完成什麼使命。
最後他領悟到,坐上那個位子後,如若實現全球的統一,他會如何被歷史書寫。
若是以嬴政為千古第一,那便是萬古唯一的存在。
現在思考這些問題尚早,但不得不承認,對儒家,多少有些幫助。
但就眼前的情況看,似乎對於呂不韋而言並不太起決定性作用。
要 莊子小學院嗎?呂不韋陷入沉思,思考此舉可能帶來的好處和代價。
“夠了......”就在此時,扶蘇抬起手斷然打斷了他的思慮。
將閭連看都沒有去看扶蘇一眼。
可以說,在入內後,將閭便再未曾看向這個曾經的兄弟。\"或許”扶蘇曾有些期待,但現在經歷完兩次大戰,他爭奪自已地位的願望已是極其渺茫,近乎破滅。
砰!!怒意終於在這一刻,讓扶蘇無法剋制,指向將閭雙眼通紅的質問道:“你的心,是不是早就如死水?當初帶兵將小聖賢莊團團圍住是出於什麼理由,你看現在,那漫天火光照耀的地方就是代價,是你帶來戰爭,無辜百姓死了多少人,為何,你還這般痴迷其中,或者說,我們秦 民除了為這場戰爭付出生命的犧牲,又能得到什麼?你,已經完全瘋了!為了戰爭,就連自家親兄都能犧牲利用。
那沙盤策略也是出自你的手吧?”扶蘇稍顯急喘道:“夠了,用我扶蘇之名保證,墨家鉅子與三當家張良無半絲關聯!”轟!!荀子聽得心神一震。
似乎聽到了一件聳人聽聞的訊息,看向將閭的雙目竟帶上了一絲畏懼。\"真是個瘋子。\"為了達到戰爭目的而不惜使用一切手段,就算面對親兄也毫不猶豫地牽扯進陰謀詭計裡。
緊接著便率隊直奔齊國,絲毫不予對手解釋就直接滅了它。
如此兇殘令人髮指啊!“你沒有資格說這些,將人馬趕出去。\"語氣淡然中透出決然。
最終將閭放棄了一時殺戮整個小聖賢莊的決定。
說到底,這次來儒家也是一時衝動之舉。
按道理而言,小聖賢莊在整個齊國聲望卓著,尤其是在民眾間的影響力無人能及,此時秦國剛拿下齊國,實在不好惹了這等棘手的存在。
但對於將閭來說無足輕重,他只需要人民的畏懼而非效忠於已。
人心越是恐慌,他的統治反而越穩固。
像明朝朱元璋為孫子鋪路,斬了多少跟隨自已打江山的功臣也不在乎。
這話,將閭是對著荀子說的。
反對秦國的聲音永遠不會斷絕,在看過歷史劇情的將閭清楚,這批人將是顛覆大秦統治的力量。\"三公子何必這麼執著於是非。\"荀子低語感嘆,這些人絕不能留。
只要踏入過小聖賢莊,他就絕不可能跟儒家牽扯任何瓜葛,以免世人如何看待他,看待儒門。
荀某雖不拘小節,但如果關乎到名聲,卻是不容任何損害的。\"這樣說來,你就不打算放過嗎?”將閭沉聲追問,耐性已被觸到底線。\"住手!停下!我在長公子的身份前向你發出命令,你不允許破壞小聖賢莊。\"憤怒已讓扶蘇失去了往日裡的冷靜,一把按上將閭的肩膀怒喝。
狗忠主人不成?將閭神色冷淡,並未作任何回應。
可惜......原本將閭也沒打算針對這小小的儒家書院。
跟陰陽家相較起來,若是要對付儒門,無疑影響太大。
吧唧~~!只見他抬了下手,發出清脆的響指聲響徹在風雪瀰漫的天際,直往遠處的山門外散去。
咚!!還未等響聲落地,厚重的院門已轟然洞開。
緊接著,一排整齊排列身穿鐵甲的秦國武士湧入。
這桑海雖臨近臨淄城,但這次將閭並沒有攜帶太多兵馬,一共上千人分批次緩緩踏入書院中。
他們臉色陰鬱冷漠如冰。
持著青銅劍闖進來的瞬間,他甚至不分青紅皂白,見到活人就殺。
確實沒錯,他濫殺無辜。
就像是個毫無人性的劊子手一般。
“瘋子,停下!停下來!”
“這裡是聖賢莊,你們瘋了吧!?”
“快跑,他們都是些失去理智的兇手,見人就殺!不要被捲入其中!”
“就算來到了聖賢莊,還是逃不出秦國的魔掌,我和你們拼了!”
一名被驚擾的人終於忍無可忍,拔出了自已的佩劍。
在這個年代,佩劍可能更多是裝飾品的存在。
然而那把劍尚未舉高。
嗤——!!
長矛穿透了他的胸膛,直接釘在他眼前的人身上。
“齊國公。\"
“嘶……齊國公他……完了!”
“暴秦喪心病狂,我們不能坐視不理,與秦國拼命到底吧!”
“連在這裡避難都不能避開 ,暴秦對我們如此無情,逃都沒法逃,那只有和他們拼了!”
首名反抗者被幾乎刺穿之後,剩下的眾人再也按捺不住憤怒的情緒。
在將閭看來,贏政統一六國的最大失策就是過於寬容。
確實是太寬容了。
如果沒有他,那些齊國遺民早已遠揚,不至於如此棘手。
然而,正是因為他們得以生存,才醞釀起未來的無數抗爭。
這些人是秦國穩定的巨大潛在威脅。
齊國公吐出一口鮮血,仰倒在地,怒吼:“ 難以持久!我要讓暴秦二世而亡!”
噗!
這句話甫落,身邊的兩名衛兵已上前無言地貫穿了齊國公的身子。
生命,自此消逝。
這件事徹底點燃了所有躲避在聖賢莊裡人們的憤怒。
聖賢莊的庇護所裡彙集了許多人,黑壓壓一大片,至少有數百上千位。
其中有齊國的貴族,也有儒家在齊國擔任職務的人。
他們並非無辜。
本來說好了讓聖賢莊交出他們,事情就這樣過去,儘量不要擴大事態,考慮到特殊時期。
可惜,有些人並不懂得收斂。
因為他們的無知,使得所有隨之產生的 、誤傷,都是咎由自取。
荀子緊閉雙眼,內心滿是苦澀。
坐在地上,他一句話也不說。
臉上的神情悲切且痛楚。
然而,將閭並不打算輕易放他們一馬。
這傢伙在日後秦國統一之時,連丞相李斯都不放在眼裡,公然決裂。
這是不小的勇氣,甚至是腐朽的學派之士的倔強?
外界廝殺聲不斷,顏路站在門口,凝視著將閭的背影。
他現在眼中看見的,就像魔鬼一樣可怕。
這簡直是……無法饒恕的行為。
一個人怎能在儒家的精神殿堂行兇,難道他不懂小聖賢莊在齊國的重要地位嗎?他不知道這種行為會激起民眾怎樣的憤慨嗎?
然而,在場無人敢多嘴,甚至包括扶蘇。
扶蘇深深地呼吸,眼神被影子覆蓋,表情無法看清。
一個小時後……
嘩啦嘩啦……
慌亂的步伐踐踏木地板聲漸近。
緊接著是一陣惶恐求救的聲音。
“救救我——”
噗!
可惜的是,還未說完救命二字,一柄長矛已穿透那人的心口,鮮血如花朵綻放在木板上。
這個人竭力掙扎,口噴鮮血,仍以盡最後的力量喊道:“暴秦絕不會有萬年基業!我在黃泉裡等你們。\"
說完之後,全場陷入寂靜,彷彿死一般的沉寂。
死了……
他倒在扶蘇、荀子和顏路眼前,但他們卻只能目瞪口呆地看著。
那個秦國士兵原本面無表情,但見到將閭的背影后,他的眼中瞬間閃過恐怖的神色。
那光芒猶如黑夜中的燭光,閃爍狂熱與敬仰。
連續的大戰讓將閭在軍中的威望幾乎被神化。
然而,這番話首次讓將閭心境有所波動。
秦二世 。
看著自已緊握的手,將閭斷然道:“審明身份後,株連九族,任何妄言二世已逝之人,其全族皆處決。\"
“九族?”
扶蘇身為秦國長子,初次聽到這個詞也心中一顫。
但他感到毛骨悚然。
“說到九族……這是我發明的規則。\"
\"當年在燕地,當地人抵抗情緒高漲,尋常斬盡七族已經難以震懾,特別仇恨之心深重。
因此,擴充套件到‘株連九族’成為了必要舉措。\"
將閭耐心解釋了一番。
畢竟,這是無關緊要的。
他的目標原先是蕩清齊國的餘黨,本打算一舉蕩滅小聖賢莊。
不過,當前時機未成熟。
莊內的腐儒雖可笑,但在愚民眼中仍有利用價值。
為何歷代 統治不足三百年?核心問題在於廢黜百家獨尊儒術。
儒家獨大導致無法制衡,朝廷內外充斥儒學氣息。
甚至世界皆受儒家教化薰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