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圖攻我齊國,無異於是飛蛾撲火,長途跋涉使其兵馬疲憊,騎兵更是虛弱不堪。

若我們正面衝擊,避開他們疲憊之箭雨,則能輕鬆突破防線。\"

“哈哈哈,果不其然,我們的想法一致,這樣來看,我齊軍贏面至少佔據八成以上。\"匡章爽朗地笑著贊同道,知已知彼,百戰不殆。

匡章早前已估算出秦軍大約的騎兵數量,且經過連續戰鬥與急促調動,騎兵戰鬥力必然疲倦。

況且齊軍本身騎兵勢力強盛,兵員並不遜色。

即使近二十年來齊軍有些許頹靡,與秦相當的均衡實力仍然穩固。

加上兵種間的差距,匡章已有八成勝算。

隨後,二人會心微笑。

燕丹接著搖搖頭,笑道:“然而秦國的那個年輕人決計猜想不到我們會主動出擊。

突然的打擊,無疑增加我方十成勝算。\"至此,九成勝利已握在手心。

現在不動則失之東隅,當下決定,次日便調派二十萬士兵,包括三萬鐵騎、一萬步兵與兩萬強弩手開拔,餘下十五萬隨後跟進。

與此同時,燕將閭已在邊界嚴陣以待,對峙於齊境。

的確,沒想到齊國會選擇主動出兵。

隨後,兩 隊狹路相逢。

雙方都集結了四十萬大軍,密密麻麻,景象驚悚。

面對這樣的陣容,將閭也第一次體會到如此震撼的場景。

他在最前端,雙目冷然注視著對面。

戰場上,此時寂靜得可怕,但壓抑的恐懼氛圍充斥在所有人的心中。

一場血戰在所難免。

每個參與人員心裡都很清楚,甚至是秦國向齊國的報復之戰。

此戰必須勝利,不容失敗。

局勢已如箭在弦上,蓄勢待發。

……

在咸陽城裡,

贏政略帶憂慮問道:“前線情勢如何?”

實話說,年輕的將領,才十六歲的將閭,居然能率領二十萬大軍,足見其氣魄之強。

整個戰國,有多少 有這樣的能力?

贏政做到了,他對他極有信心,但不可否認的是年輕與戰爭經驗的缺乏。

\"大王,齊軍的主將據聞是匡章,\"趙高神情凝重地說道。

趙高地位非凡,在秦王國和全國皆享有崇高威望。

若是秦國類比明朝,那他就像當今東廠廠督的角色。

手下的情報網路無所不在,看似效忠於秦王,實則是相當有 行動權。

贏政儘管智謀過人,但他傾向於授權,這正是他的弱點。

“匡章?''

贏政迅速起身,腦海浮現出二十年前的場景,那段讓秦國卑躬屈膝、痛定思痛的歲月。

可以說,九成的復興崛起,都與匡章的貢獻息息相關。

\"如果他是匡章,身為老將,必然會選擇堅守陣地,試圖拖垮我們進入持久戰。\"贏政滿心焦慮。

消耗戰不是秦國所期盼,真正的英雄不會輕易發動沒有把握的戰役。

匡章想必也會這麼做。

然而,讓贏政意想不到的是,其中還有一股難以忽視的人才力量。

這位人才對戰國的影響巨大。

就在四十萬大軍即將交戰前,天空已被箭雨淹沒,這已經成為戰國常態。

在 戰的初期,這種

“轟轟轟!!!”

同樣的秦國後方,漫天灰塵瀰漫,顯出驚人震撼的場面。

劇烈的振動從側翼的大部隊那兒傳來。

還在步兵準備衝鋒時,騎兵已經開始了激戰。

“殺!!!”

交戰之初,殘肢斷臂亂飛,血肉橫飛。

“燕丹,你此番功勞真是太大了!”匡章凝視著身邊的燕丹,臉龐露出滿意神色。

燕丹確實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

他對燕丹的能力有著極高評價。

薑是老的辣,儘管戰國眾人將燕丹視為秦國內奸的說法甚囂塵上,但實際上無憑無據。

對燕丹的行為質疑毫無根據,因為此事與他全然無關。

再說扶蘇受創之事,根本不是燕丹做的,不可能是他所為。

匡章相信燕丹的策略沒有錯,甚至是呂家神戰時他的戰略依舊完美。

唯一的意外,就是秦國有個不速之客突現,導致局勢陡轉,使燕國猝不及防。

戰場上瞬息萬變,什麼都可能發生。

“人人都可以 不義之人,而我墨門秉承兼愛非攻,正應如此行動。\"燕丹一副志得意滿的表情。

此戰秦軍必將敗績無疑。

且二十萬大部隊落敗的衝擊力對於秦國絕對是重擊。

再說到呂公子,提到他,燕丹的目光愈發犀利。

“再勇猛之人也會被包圍而亡,你難道不會嗎?”心中怒喝,他的拳頭不禁緊握。

然而此刻...

齊軍的三萬騎兵已屬可怕數量。

秦國士兵卻在此時黑壓壓一片。

尤其是在與機關獸結合後,站在它們身上的匡章眉宇深深皺起,一股不詳感湧上心頭。

糟糕!大事不妙!

“秦國騎兵的數量明顯不符常理。\"匡章面色稍有慌亂。

“呵呵,你太緊張了,依我看,秦國一定是在馬尾巴上掛了木頭,以此造成塵土如此漫延的。\"燕丹淡笑安撫,認為無需過於緊張。

“真不愧是我的侄子,機智過人啊!”聽了這話,匡章如釋重負。

燕丹更是趾高氣昂地說道:“越是在這樣的混亂下,秦軍的勇氣只會下降,他們越不敢明面作戰,只能玩弄陰謀詭計。

這對我們而言,又增加了勝利的可能——高達九成五的勝算,看秦國如何阻擋。\"

這股豪情讓年邁的將領匡章臉上露出了笑意。

騎兵很快進入了激戰階段。

悲壯廝殺綿延不斷,等到步兵加入,恐怖的血腥氣息四處瀰漫。

頃刻間,這片戰場成了恐怖的大絞肉機。

無數士兵在每一分每一秒倒下,屍骨成堆。

現今的秦國急切需要拖延時間。

而這二十萬軍隊可以說是齊軍的核心力量。

他們的潰敗無疑預示著齊國即將走向 。

同樣的道理,如果秦國兵馬全殲,秦國也將實力大幅度削弱。

絞肉機制作良久,但騎兵衝殺卻迅速無比。

短時間內,雙方的損失都十分慘重。

秦國騎兵非但未曾減少,反而在持續增員。

“殺殺殺!!!!”

“轟轟轟!!!”

戰鼓雷動,悲壯呼喊響徹耳畔。

這殘酷如屠戮場的戰場讓人不忍直視。

此時的衝殺,正持續上演。

然而此刻,遠方煙塵滾滾。

一列列駿馬狂飆突進。

時間漸移,令匡章驚訝不已的,發現那些竟是秦國騎兵。

“將軍,發現大批秦軍從右側來襲。\"

“將軍,左邊也有大量秦國騎兵。\"

“將軍,前陣騎兵抵擋不住對方的壓力。\"

每一條戰場的情報湧入匡章耳畔,他的暖酒砰然落地。

“噗!!!”

一口鮮血,匡章猛地吐出,難以置信地看著眼前。

怎麼可能,秦國居然有如此可怕的騎兵數目?

不對……事情似乎出了些偏差。

匡章猛然回頭,才驚訝地發現身旁竟空無一人。\"該死,燕丹竟然跑了?”匡章大聲嘶吼。

完了,自已竟然上了燕丹的當!

“殺!”在他的率領下,擁有輕騎兵的插隊衝擊下,齊國步兵遭受了嚴重打擊,但仍保持堅韌未撤退。

這就是匡章的指揮才能以及齊國部隊的實力證明。

不過,在數量和永續性上,這場戰爭仍是時間問題。

在左右兩側,將領呂帶領先鋒部隊衝鋒,率領二萬兵馬衝擊齊國主力騎兵;三萬士兵抵禦其主力軍。

齊國做夢都想不到,因為配備了馬蹄鐵,呂的騎兵幾乎沒有任何傷亡便達到了壓倒性的效果。

隨著時間流逝,將近一天過去了,齊軍逐漸崩潰無法挽回局勢。

呂勇冠三軍,手握一米八的巨刀,砍人似如屠羊。

一次橫向揮舞,十數人瞬間喪命。

他的氣勢和決心激勵著後續的軍隊群情激昂地跟進。

\"完了,齊國完了啊!\"匡章呆滯地看向遠方,那機關獸,雖然是燕丹提供的,雖然只有一臺。

但在戰場上,這種劣勢已無力迴天,軍隊敗退就像山崩一樣難以阻擋。

如今面對如此局勢,匡章哪還敢回鄉?當齊軍士氣越來越低落時,秦軍開始以一面倒的姿態狂攻。

無險要的廣大平原,齊國只能四散而逃。\"燕丹,你以為你是隱藏得很深的秦奸嗎?就算作鬼,我也絕不會放過你!”憤怒的匡章厲聲吶喊,最後拔劍 以表忠誠。

其近身衛隊捂臉悲泣,眼中充滿怒火,心中對燕丹充滿了復仇的意願。

戰役進展迅速,出乎所有人的預料。

原本想要拖至新年以後才正式開打,結果轉瞬之間,連齊軍主力也被瓦解。

廣闊的平原對數萬秦軍來說,宛如無敵之境。

“燕丹,真是我的恩人......”將領呂感慨萬千。

跟隨他衝鋒的秦國騎兵也在微笑,整個戰鬥,從打響到現在,僅僅是一天,而在撤退路上更是僅用了不足二十天。

新的一年馬上來臨,那時,呂便即將年滿十七歲。

然而在十六歲時,他就主導了一場涉及四十萬大軍的戰鬥,雖血腥但也帶來了輝煌的成果。

生命中的意外總是讓人措手不及。

戰役結束得如此乾脆利落,當呂領軍擊敗大潰不成軍的齊軍,尤其是見到匡章拔劍自刎那一刻,戰場上的局勢變得完全一邊倒。

確實是毫無情面的碾壓,俘虜?呂當然渴望獲取,但這並非問題的關鍵。

秦之所以覆滅,源於核心癥結在於王翦沒能根除楚國殘存的力量。

隨後兩面作戰百越和匈奴的軍隊散落在民間,成為了秦國內部的巨大威脅。

如果主力尚是青壯年且心向秦仇,那秦國內政之脆弱何以為擋?

設想一下,此時軍隊多是十幾歲的年輕人,過了十到二十年也是風華正茂之際,正是秦朝的反對力量。

如此風險,削減一半留一半成了呂戰略的重要考量。

這場戰役,持續得相當漫長。

一直到深夜,疲憊的秦國戰士才手持後勤部門早早備好的農具開始挖掘地溝。\"將軍已經統計了戰果,此役我們擊殺了齊軍十萬,俘獲六萬,剩下的全部失蹤。

然而,我們也遭受了巨大損失。\"擊殺十萬,這個數字何其恐怖。

在聽聞王賁彙報戰況後,將閭微微出聲。

一人功成,則千千萬萬人的骨髓化為朽土。\"這一系列冰冷的資料,都代表著鮮活生命的一滴滴血液啊!”融合冥王模板之後,將閭的心境已變得相當冷靜與沉著。

但在聽到這一系列資料時,面對眼前慘烈的戰場,還是不由內心觸動。\"這是‘叢林法則’!”對於冥王經常提到的話語,此刻的將閭有了更深層的理解。

二十年前的他們,秦國是否同樣承受著來自敵方的清洗和屈服求饒的命運呢?世間無論何時何地,弱者始終要向強者俯首。

這一瞬間,將閭對於統一大陸的決心更加強烈。\"傷亡情況如何?”他語氣平靜如水,彷彿齊軍的大規模傷亡對他毫無影響。\"輕傷兩萬人,陣亡四萬人,總計傷亡六萬人。\"即使是大獲全勝,也帶來了驚心動魄的犧牲。

對此,將閭早有預料,因為在故事裡的數十萬大軍戰後傷亡寥寥無幾,往往只是一廂情願的美化了。\"即便是那次三千破三十萬的輝煌戰役,戰鬥結束,三千士卒也換上了大部分新面孔。\"強大的實力並不能改變戰爭所帶來的大量犧牲,只有神仙才能辦到此事。

新年已近,但今年的氣溫卻格外地冷。

獨自站立於秦王宮中,眺望著階下的漫天飛雪,嬴政神色憂慮。

今年的寒冷,似乎連人也要凍成冰雕般無法動彈。

咸陽雖地處關中氣候較溫暖,但在北方特別是燕地戰場,那可真是酷寒難耐。

眉頭緊鎖著,他知道今年不可能再戰。\"公子將閭依舊在推進,但齊軍還未出手,看來這場戰恐怕會陷入膠著。\"趙高站到後面向他稟報,“這樣的消耗戰對我國而言並不佔優啊!”他也無計可施,因為天氣惡劣,他擔憂秦軍能否適應這樣的極端氣候。

雪勢愈發兇猛。\"陛下,請回宮休息吧,天氣太冷了。\"看出皇帝受凍,趙高連忙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