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來收穫功德喜笑顏開,鳳陽城的安和此時愁容滿面,正在後衙內來回走動著。

之前他貪軍功阻止梁科乘勝追擊韃靼軍,這事被軍民傳開了,不知道怎麼就被天朝皇帝陳崇厚給知曉了。

對方嚴厲斥責了安和一番,若不是這混蛋是陳崇厚的心腹宦官,早就抓入大牢砍了狗頭。

“肯定是梁科這賊子給捅到陛下那邊的!他簡直是找死!”安和想破了腦袋,最後認定就是梁科告密給陳崇厚。

邊上的徐少年聽到這聲謾罵,突然湊了過來:“安將軍,我有一招可以挽回陛下的心,不知道當講不當講。”

安和看了他一眼,示意他講吓去。

只聽徐少年清了清喉嚨,而後低聲說道:“不就是要軍功麼,這韃靼大軍跑的快,但附庸韃靼作亂的那些流民不是還在咱們天朝境內麼。

這些賤民以為之前犯上作亂神不知鬼不覺,大人何不趁他們一盤散沙之時將其一網打盡。

此舉即可震懾宵小樹立威望,又能提振邊關大軍士氣,一舉兩得!”

聽到徐少年這個毒計,安和猛地一拍桌子,嘴裡喊道:“妙妙妙!”

他們嘴裡的那些作亂的流民,正是被王來搭救回來的天朝百姓,此時正在重返故土,準備重新建立他們的家園。

安和衝徐少年讚賞說道:“若是獲得軍功,定能在陛下面前將功補過,徐大人之才華,本將必然在陛下面前為你美言!”

“如此先行謝過安將軍啦!”徐少年臉上滿是肉褶,此時激動之下抖動著。

安和喊齊了自己的親兵,隨後大步去找梁科。

“安和又來找我做什麼?”梁科聽到兵卒彙報,忍不住疑惑。

雖心中有些不好預感,但還是連忙吩咐道:“去將其請進來,不得怠慢!”

安和大搖大擺進入了軍營之中,見到梁科後率先走到主位上坐了下來。

梁科連忙拉住準備發飆的韋有番,緩緩開口詢問道:“不知監軍此番有何指教?”

“梁科,我現在要調兵出城剿匪,找你分兵!”安和直接說明了來意。

“出城剿匪?不知道這匪患是何身份?”梁科有些稀裡糊塗,這鳳陽城剛解困,這安和就要剿匪,真是莫名其妙。

“如今前線戰事還在繼續,為了穩定後方,那些附庸韃靼軍的逆賊必須全部肅清,避免他們捲土重來,威脅後方補給!”

安和換了個說法,只是聽到這話後,梁科當即臉色就變了。

“什麼!你要對那些九死一生的百姓動手,此事萬萬不可!!他們乃是被韃靼人擄走的無辜良人,絕不是什麼逆賊。”

聽見梁科語氣中的冰冷,安和感覺自己的權威受到了蔑視,頓時重重拍了下桌面。

“大膽梁科,我乃是陛下派來的監軍,你敢無視我的調遣,就不怕你治你個抗拒皇命的罪麼!”

“安和,你少拿監軍身份說事,這些百姓好不容易虎口脫險,此時人心剛定,你若對他們下毒手,定然會引起民變,到時候影響到大局,你的項上人頭夠陛下砍的麼!”

梁科的態度超乎安和預估,此時安和指著他的鼻子,氣得手指都在微微顫抖:“好啊你梁科,你這是要叛亂,你等著陛下治罪吧!”

安和拂袖離去,回到鳳陽府衙後還在一通亂砸東西。

他找來了徐少年,開口說道:“徐大人,本將找你借些衙役,再加上本將帶來的一千兵卒,足夠平定鳳陽城外匪亂。”

徐少年聽完之後激動極了,想也不想就答應了下來。

這軍功上若是有自己的名字,還怕升不了官嗎?

這可是安和送來的滔天富貴啊。

看到徐少年態度後,安和憤怒的心情這才好受一些。

當即又寫了一封檢舉信,讓親信送回奉安。

信中列舉了梁科數條罪狀,說他剛愎自用,對朝廷沒有獎賞他懷恨在心,無視監軍的調遣,包藏禍心。

總之添油加醋後讓人覺得不殺就會造反!

看到信件送出鳳陽城後,安和召集了手底下所有兵力直奔城外,這麼大的動靜自然躲不開守軍的耳目。

於是急急去阻攔,但安和又下了軍令,不準鳳陽守軍出城,否則視為違抗軍令!

梁科心中著急,知道安和急於求功,但沒想到對方卻如此喪心病狂。

他又不能帶兵阻止,否則真就坐實了那些子虛烏有的罪證。

單單領兵頂撞朝廷監軍這項罪,就足以讓梁科全家的項上人頭不保。

聽城中百姓說老道廟很是靈驗,病急亂投醫的梁科帶著韋有番就只能死馬當作活馬醫,帶著香火去求救。

王來其中一道分身就聽到了梁科敘述的內容,對安和準備殺良冒功之事勃然大怒。

城外那些百姓是王來功德的來源,對於他來說,那些窮苦百姓就是自己的衣食父母。

如今有人要動他的父母,這如何能忍。

王來分身縮地成寸施展開來,遠在前線的他頓時就出現在了老道廟中。

數縷光線透過屋瓦縫隙照射進入老道廟,仙風道骨衣袂飄飄的老道憑空出現在了眾人面前,附近的百姓臉上見到後先是驚詫,隨後慌忙跪下磕起了頭。

“神仙顯靈了!”

“上仙保佑世道太平!!”

虔誠的百姓紛紛低聲呼喊,為自己祈福,盼望世道太平。

“無量天尊,諸位請起來吧。”一道浩瀚的聲音響起,百姓感覺周身被神奇力量給原地扶了起來。

見到老道含笑望著自己這些人,百姓們興奮地臉色潮紅。

王來看這人群中鶴立雞群的梁科等人,隨即點頭稱道:“你所說之事我已知曉,此事我會出手,你且將安和在鳳陽城內所做之事詳細寫明,派人送回京都,公道自在人心!”

話剛說完就直接消失在了原地,剛剛安靜一片的百姓,又重新跪了下來,態度虔誠且認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