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袁文紹說過之後,華蘭便做出改變了,不論她心中偏愛誰,明面上對兩個孩子保持了一致。
專門在後園子中找出一塊地方,閒了就教莊姐兒打捶丸,帶著孩子踢毽子。
還買了最時興的磨喝樂給莊姐兒。
這不是華蘭的心中沒有莊姐兒,在這個男權社會,實哥兒給華蘭的是她立足袁家大聲說話的底氣。
加上這個年代孩子夭折率很高,所以華蘭對實哥兒有所偏愛也是實屬正常。
小孩子都是很好哄的,袁文紹勸了,華蘭改了,莊姐兒的笑容也漸漸的變得多了起來。
袁文紹又以華蘭的名義給閨女打了幾套首飾,做了幾件漂亮衣裳,漸漸的這件事也就被莊姐兒忘了。
除夕前,宮中舉行大儺儀,袁文紹帶著侍衛步兵司的人嗎幫著維持秩序。
這日宮中守備的殿前司各班值士兵帶著面具,身穿彩繡繪畫的衣服,手拿金槍龍旗。有的裝扮成門神,有的裝扮成鍾馗,或是判官,土地神,灶神等各種神靈,加上今年趙禎兵了,曹皇后親自下了懿旨,往年千人的儺儀隊伍足足翻了三倍。
這些人從宮中驅逐鬼祟,一直到南燻門外的轉龍灣埋祟這才結束。
當天下午,袁文紹去了忠勤伯爵府守歲。
袁文純早早便領了兩家的年節賞賜。
元旦大朝會,趙禎是強拖著病體參加了。連宴請使臣都沒有參加,見過面後,便讓邕王代勞了。
眾大臣忙了一天了,也都給放了半天假,朱紫官員第二日還要跟隨去南御苑射箭。不過這次定下的是邕兗二王同行。
趙禎在提高邕王地位的同時,也不忘了安撫住兗王。給他一些希望,不至於讓他走向極端。
回家後,袁文紹見到莊姐兒帶著兩個小丫鬟在院子裡踢毽子。
“你母親呢?”袁文紹抱起因見到他就開心的跑過來的莊姐兒。
“剛才蟬姑姑來找孃親,孃親就出去了。”莊姐兒回答道。
“那和爹爹一起寫九九消寒圖好不好。”袁文紹頭貼著莊姐兒的頭詢問道。
“好。”莊姐兒高興的點了點頭。
袁文紹一手抱起閨女,一手拿著毛筆,帶著莊姐走到已經寫完三十筆的九九消寒圖前,握著她的小手,添上了一筆。
“寫的好看,我們莊姐兒真棒。”袁文紹誇讚著女兒說道。
就在父女兩個互動的時候華蘭拿著一封信走了進來。
“昨日剛得了信,祖母在臘月十六的時候就已經啟程走陸路返回汴京了。”華蘭拿著信件對著袁文紹說道。
“怎麼這個日子回來?我記得臘月初寫的那封信不是說,要過了年再從宥陽啟程嗎?”袁文紹停下和莊姐兒的互動說道。
“祖母原打算是這樣的,信中說臘月十三祖母接到了父親去信祖母感覺到朝局不穩,只怕會有動盪,不敢在宥陽多留。當初祖母要回宥陽的時候,父親也想著跟去,當時祖母便說,管家年紀大了,只怕立儲有變,讓父親留京,仔細著風向。”華蘭向袁文紹求證老太太的推測。這些日子她也在貴婦圈裡聽到了一些訊息。
盛老太太這時候回京就是來幫著盛紘拿主意的,不讓盛家這艘小船,在海浪之中傾覆。
“老太太果真是見識長遠,只怕汴京真的要亂起來了。若是老太太為男子,縱然沒有家族扶持,只怕也是紫袍有望。”袁文紹感慨一聲說道。
“夫君可是察覺到了什麼?”華蘭暗中詢問道。
“如今的汴京看似與往常無二,實則外表平和之下,暗地裡風雲激盪,朝陽門,還有景龍門都換了守將,前兩日傅大哥登門求我調動告訴我五城兵馬司換了一批副指揮使,都是從西北戰場上下退來的。”袁文紹對著華蘭說道。
“是景龍門哪家的人?”華蘭詢問道。兗王住在景龍門,所以華蘭才這麼問。
“嗯。這個時節想有大動作,也只能是他了。”袁文紹點了點頭。
“官人可是有了應對之策?”華蘭詢問道。她知道袁文紹打聽的如此詳細必然是做了打算的,這倒是與她印象中那個一直以來明哲保身的官人有所不同。
“其實如今什麼都不做反倒最好。安心等著權利的過渡,無論誰上位,暫時都得依仗京營眾將士。做的多了反倒不好,當初與皇室親如一家的衛青,私自調動虎賁軍,也同樣遭受到了武帝的猜忌。”袁文紹長嘆了一口氣說道。
無論你立下什麼功勞,你的目的是什麼,無兵符調動兵馬就是大罪。
神衛軍是袁文紹一手帶出來的,又帶著他們徵南,賞賜不斷,各個都發了財,但是在這些兵魯子的心中,能帶著他們打贏,能獲賞的袁文紹就跟天神一般。
範永吉和吳距文也都升了一軍指揮,這二人對袁文紹是完全信服的。
有他們在,袁文紹沒有虎符也能最少能調動兩千人馬。
在華夏屁股決定腦袋,什麼位置想什麼事,只要坐到了那個位子上,必然會對所有能對其造成威脅的人進行猜忌。
但是袁文不動只覺得心中過不去,趙禎待袁文紹不薄,對於封賞不打折扣一戰封侯,一戰升了差遣,武將近乎已經做到頂了,再往上只有三衙指揮使,真正的太尉之位,以及國公爵位或是出將入相。
田產,鋪面銀子,也都是格外的大方。這些東西已是超出了他本身功勞的封賞了。
“最起碼也要保證趙禎的安全。”袁文紹在心中暗暗想到。
“不過,祖母他老人家這個時節回京,只怕路上要耽擱了,前些日子南邊奏報,京城往南有大雪阻路,按照時間算的話只怕要通行還得兩三天天才行。依著她們的腳程只怕還得等上幾日才能到京。”袁文紹說了一句。
“哎,對了今日和鄭侯說話聊起兒女讀書的事,聽他說海家在京城有專供女子讀書的書塾辦的不錯。”
“莊姐兒的年紀不小了,我想著她也該和同齡人接觸接觸,咱們家子女少,單獨請個女先生,教她一來不划算,二來她與人接觸也少,不如讓她去海家入學。”袁文紹對著華蘭說道。
“我倒是不知道,回頭我回孃家的時候問問朝雲。”華蘭說道。
或許都是幸福之人,如今她倒是和海朝雲關係處不錯,二人互相得了什麼稀奇的物件還會互相分享。比別的大姑子和弟媳婦強的不是一點。
“莊姐兒,咱們去唸書塾好不好。”袁文紹將女兒抱在腿上莊姐詢問道。
“爹爹,什麼是書塾啊?”莊姐兒好奇的詢問道。
“就是有很多和你年歲一般大的女孩,一起上學玩鬧的地方,在那裡你能認識到很多朋友。”袁文紹哄著莊姐兒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