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著從小在伯爵府長大接受伯爵府的劉武仁幫襯,衙門裡事都熟,用不上幾個門客幕僚。

他們除了幫著袁文紹潤色摺子外,正常時間便是幫著華蘭做事。

畢竟是花了錢的,總不能讓他們閒著吧。

一轉眼便到了八月十五。

大周對中秋不重視,只給了一天的假。

八月十四平昌侯府開始收禮,都是些往日交往甚密的姻親。

“官人你看這兩份禮。”下午等到袁文紹回家之後華蘭拿著禮單走了過來。

“怎麼了?”

“這兩家跟咱們平日裡也沒有交往,如今倒是送來了這一份大禮。”袁文紹接過禮單一看,一家是和兗王有關的邱家,一家是和邕王有關的何家。

兩人的禮單都不輕。

“都收下,正常回禮就行。”袁文紹思索片刻後點了點頭。

兗王他見過了,對於邕王來說只要自己不投奔兗王,只怕他也不會太在意自己究竟他哪一方的人。

翌日清晨,袁文紹和華蘭兩個人便一起去了盛家。

盛紘單獨把袁文紹叫到了書房。

“我聽人說你前些日子見了兗王,還相談甚歡。”

剛進門,等著下人們都把守好了門戶,盛紘便拉著袁文紹急切的詢問道。

這畢竟關乎朝堂站隊問題,盛家的興衰由不得他不重視。

盛紘是一個好主君,好父親,但不是一個好官人。

在他小的時候老太太給他灌輸的理念就是盛家的榮辱興衰,尤其是後來見識多了之後,更加在意了。

說他是一個好父親也是因為起碼每個女兒的婚事雖然有算計但是都有一個好的歸宿。不管他的初心如何,但起碼兒女的婚姻都還不錯。

雖然一碗水沒有端平,但是起碼庶女沒有作妾,在這個時代他算是一個好父親。

“嗯,見是見了,不過相談甚歡沒有,我當即就告辭就走了。就初一大朝會的時候,當時被堵著了,人家畢竟是個王爺,我總不好不去。”袁文紹解釋道。

“那也就是兗王故意放出來的風。看來邕王給他的壓力很大啊。”盛紘分析道。

“朝中的相公都隱隱支援邕王。這件事兒薄帥給我說過。”袁文紹說道。

“你的意思是邕王很有可能會繼承大統。”在自家盛紘也很是小心點小聲道。

說完還捂了一下嘴。

“這件事不一定,另外管他誰能承繼,咱們都忠於陛下,到時無論是誰繼位,咱們都不會有事。”袁文紹說道。

盛紘一下子就明白了過來,袁文紹的意思是就等新皇繼位,到時候誰在那個位子上,他們再選擇忠於誰。

點了點頭。“賢婿有此心便是好事。”

如今以袁文紹為首的姻親也是一股不小的勢力。算上康王兩家也有五個五品以上的官員。

又有袁文紹這個領頭羊,只是可惜了,袁文紹要是文官那勢力將會更加龐大。

“如今朝堂之事。最好還是不要摻和。岳父大人更應該看重的是兩位哥兒的學業,柏哥兒是個穩重的,楓哥兒卻要好好管束了。”袁文紹建議道。

“賢婿說的在理。”

。。。。。

於此同時,壽安堂內。

“我那老姊妹在你府裡怎樣?”

“嬤嬤教了我不少,這些日子也在上孔嬤嬤的課。只覺得受益匪淺,前些日子的開府宴要是沒有孔嬤嬤,我一個人只怕要鬧出不少笑話。”華蘭感激的說道。

“對你有用就行。”盛老太太點了點頭。

另一邊,明蘭和如蘭正在逗著莊姐兒玩。

“六姨,我要。”莊姐兒抱著明蘭指著一旁的點心撒嬌道。

“好,莊姐兒等等六姨給你取。”明蘭說著從盤子裡拿出一份糕點來掰了一半給莊姐兒。

“剩下的給六姨吃好不好。”明蘭詢問道。

“我說小六,你羞不羞啊,跟孩子搶吃的。”如蘭在一旁嘲諷道。

“五姨也吃。”莊姐兒說著將手中的半塊點心遞了過來,討好如蘭。

逗的一屋子人大笑。

“大姐姐纓妹妹怎麼樣?如今的各家宴會也都沒見她。”明蘭詢問道。

袁文纓也是個吃貨,和明蘭兩個可謂是臭味相投,親戚裡明蘭就和她關係最好,加上都被華蘭帶過,也算是有特殊的羈絆。

“她呀,好著呢,能吃能睡的,至於宴會過些日子我帶她出來。”華蘭這才想起如今大章氏和章秀梅不出來,袁文纓一個小姑娘家沒有人管,自然出不來。

也是她和袁文紹近來都有事沒顧慮到。

幾個人又說了一會話,華蘭和盛老太太還有王若弗單獨去了內堂。

“你的肚子還沒有動靜?”老太太詢問道。

這年頭女子要想在夫家立足,最好的辦法就是生下兒子來。無論是正妻還是妾都是如此。

母憑子貴,正妻剩下嫡長能穩固自己的地位。妾也一下子就成了貴妾,不容隨意打殺,畢竟還要照顧著兒子的情緒。

一個大家族傳承幾代。

“嗯。”華蘭點了點頭。“這些日子除了我來月事了官人都在我院裡,但不知怎麼的就是懷不上,按照太醫的方子吃了幾副也是不管用。”

“母親,這可怎麼是好。”王若弗焦急的說道。

“我請了賀家老太太來。翻過八月十五,最多重陽前後他們家就進京了。”盛老太太說道。

“老太太說的賀老太太比得上太醫院裡的太醫?”王若弗有些不信的問道。

“先前的太醫院正是他的夫君,如今的太醫院正只不過是他夫君身旁的一個徒弟罷了。她孃家姓莊長於婦人內症。”老太太將這個關係說開了。

“莊家,那豈不是兩朝太醫世家?”王若弗說道。

“嗯,請她來看看,給華兒好好調養調養。既然能生下頭胎,想來也是沒調理好的問題。”盛老太太說道。

“自古女子看病都不易。我在宮裡住過是最清楚那些太醫的秉性了,太醫院的那些人用藥太溫和了,不敢承擔責任。”

“想當年我曾感染了風寒,就是吃這些太醫的藥。險些沒把我葬送了。後來還是這位好友的父親出手這才保了我一命。據說她的醫術已經超過了她的丈夫,父親。”盛老太太提起往昔不由的感慨萬分。

“還有這件事兒母親從來沒有跟我們說過。”王若弗有些吃驚道。

“都是陳年往事兒,如今想來也不過一場夢罷了。”

“既如此,這位賀老太太定然是醫術極高的。”聽完盛老太太的話王若弗也放下了心來。

“華兒的事兒說完了。走,咱們去看看華兒給咱們帶的料子。”

“這次的料子不錯,前些日子從蜀中送上來的。我還找了一匹紫色的,給官人做外袍。”華蘭也是聽完後也是信心倍增。

沒辦法,這些日子搬出府來了,也請過不少太醫來醫治,但是就是不行。

一連四個月了,華蘭心裡也打鼓,想著要不要給袁文紹納個妾。

如今盛老太太這麼一說,也就看看這位賀莊是老太太的手段了。

“如今據說江南的雲錦也不錯。”一家子看著料子華蘭說道。

“前些日子,送上來一匹,據說裡面有金絲編成。就是紋飾上感覺還是不如蜀錦。”

江南的雲錦此時才剛剛起步,蜀錦自東漢之時便在華夏之地興盛了,諸葛丞相養兵的一大經濟來源。

“江南的雲錦也就這兩年的事兒,感覺還比不上蘇錦。”盛紘當初是揚州通判,手裡倒是過過不少好東西。

經過東晉的開發如今南方雖各方面仍比不上北方,但是揚州蘇州,這些地方,卻也是富庶的地方。

佔據著如今朝廷的三分之一收入。

華蘭拿起一旁的建盞喝了起來。

這蜀錦她共也就得了十匹,給了孃家三匹作為中秋禮物,袁家那裡今年因為袁文紹封侯,到是也有了宮裡賞下來的,倒是不用了。